
长沙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实施方案.docx
15页长沙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实 施 方 案实施责任单位: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环保局 实施承办单位: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协办单位: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长沙汽车电器检测中心主 管 部 门: 湖 南 省 中 小 企 业 局协 管 部 门: 长 沙 县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局 2014-06-10一、汽车产业及零配件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建设必要性1、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及 SWOT 分析1.1 产业现状分析1.1.1 规模迅速扩张: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长沙已成为我国首个最完整车系制造城市,整车生产能力涵盖了轿车、轻中重载货汽车、越野车、专用车、客车、新能源汽车等六大类,拥有规模以上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 200 多家,整车年生产能力超 40 万辆,随着产业环境的优化,先后引进博世、日立等世界 500强企业,并成功引进长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菲亚特、比亚迪、陕汽集团、众泰汽车等一大批国内汽车骨干企业从 2000 年以来,由于政府的逐步重视及外来投资的不断增加,使长沙的整车制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空白状态发展到形成六大整车和三大零部件(发动机系列、电子电器系列、车身系列)汽车制造业格局,特别是 2015 年上海大众将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区投产,推动长沙汽车产业迎来第六极。
1.1.2 产业集群初具形态: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经开区及其周边地区长沙经开区规划控制面积 60 平方公里,有广汽、福田、众泰、菲亚特、三一汽车 5 个整体生产基地此外,在经开区周边的长沙县及浏阳市也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同心实业、榔梨车身为代表的百余家中小企业组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因此,长沙已初步形成了以“二区二园一廊”为基地,以六大整车(轿车、越野车、轻中重型载货车、客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1.1.3 消费市场优势初现:长沙是一座既有汽车制造企业也有汽车消费市场的城市,从 2008 年以来,长沙的汽车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年均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突破 130 亿元,据统计数据长沙乘用车(含轿车、SUV、MPV 及微型客车)购买量年均增长 24.63%,高于全国 14%的增长率1.1.4 新能源汽车逐步产业化:作为国家首批 13 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一,长沙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都已经走在了前头已成为全国首批公共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运营的体制机制也日趋完善最近几年,长沙汽车产业后发先至的势头非常明显,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和锂动力电池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
1.2、产业对比分析1.2.1 汽车产业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比较 据统计广州汽车产量、工业总产值分别是长沙的 8.86、12.67 倍;长春汽车产量、工业总产值,分别是长沙的 8.66、16.23 倍;北京汽车产量、工业总产值为 778.52 亿元,分别是长沙的 7.96、5.33 倍可见,与我国主要汽车产业基地的城市相比,长沙汽车产业规模不足的矛盾较为凸显 /1.2.2 零部件产业相关信息比较长沙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汽车销售市场日趋旺盛,其产值及占有率也有所上升近年长沙市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40%,并开发了部分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新产品但相对于汽车零部件较为发达的城市,长沙汽车零部件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1.2.2 汽车产业科研机构的比较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成立于 1961 年,承担汽车电器行业技术归口管理职能该所承担汽车电器、电机、电子新产品设计及开发;承担行业汽车电器、电机、电子产品的鉴定、实验与质量检测工作等,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器分技术委员会挂靠单位,并与 SGS、HAP-LA、CTI、S.M 等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与科技交流全国有 4 个国家汽车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的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湖南大学的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围绕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为主题,对车身设计与制造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基础性、原创性和系统性研究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与交流,开展了多项活动,并与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奇瑞、长丰、宝钢、华菱、东风柳汽及上海赛科利模具等企业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1.3 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 SWOT 分析1.3.1 优势 S(Strength) (1)产业集群初具形态 长沙规划的轿车整车生产基地所需核心零部件(除发动机)配套协作半径不超过 400 公里此外,长沙已初步形成了以“二区二园一廊”为基地,以六大整车(轿车、越野车、轻中重型载货车、客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在 15 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 140 多家本地企业为之配套,形成了一条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较完整产业链,已具备发展汽车制造产业的显著优势2)市场需求旺盛 以长沙为圆心, 500 公里为半径,可以覆盖 3.7 亿人口,以 1000 公里为半径,可覆盖 7 亿人口,1500 公里为半径,可覆盖 10 亿人口长沙紧贴内地汽车潜在消费市场,是中国汽车产业南方基地重要城市。
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长沙在越野汽车和混合动力客车的部分产业技术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不断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电动轿车、菱型汽车、混合动力客车及方型镍氢电池、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这些产品已具有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4)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国家首批 13 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一,长沙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都已经走在了前头目前,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运营的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并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成功下线,标志着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5)以产业为纽带,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模式已初步建立,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已达到 60 家以上,初步建立了高校、整车、零部件企业链合技术创新模式1.3.2 劣势 W(Weakness)(1)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与一汽、上汽、广汽等相比,整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此外,从产品技术结构看,除越野汽车外,其他如载货车、轿车等产品基本处于中档以下等级产品;零部件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关键零部件产品依赖于进口或从国内其他区域购买,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
2)产业集群中联合行动效应弱:长沙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较多,但具体到细分产品市场,生产的每一款车在全国市场上都没有太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此外,长沙汽车产业各相关行为主体之间虽然已产生一定的联合行动效应,但还相对较弱,尚未形成一种动态的、主动的集群效应3)市场占有率低,整体竞争力不强:长沙汽车整车市场占有率分别仅及上汽、一汽、东风汽车、北汽的 7%、15%、14%和 19%,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矛盾凸显长期以来,长沙较为重视产品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缺乏研发产品的实践,尚未形成产品研发的整体力量受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规模实力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吸引专业技术、管理、销售及外贸人才上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4)零部件技术水平低,整—零关系不紧密:长沙汽车零部件起步于农机、配件等,并过度依赖主车型、主机厂,导致企业产品单一,技术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整车企业的技术升级步伐由于缺乏产业链中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底层零部件供应商聚集现象不明显,长沙的整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链接较少,整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脱节5)汽车人才紧缺 随着以长沙为核心主体的湖南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人才紧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找不着,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又用不上,这种“企校脱节”现象直接导致湖南汽车人才缺陷因此,人才匮乏将成为制约长沙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6)设备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长沙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部分是从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企业占 80%以上,设备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自身能力难以转型升级,没有外力,企业仅停留在粗放式生产经营上1.3.3 机遇 O(Opportunity) (1)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湖南省政府出台的《湖南省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 《湖南省汽车产业振兴实施规划》 , 《湖南省汽车工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 ,长沙市政府提出的 《长沙汽车工业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 《长沙市汽车工业“ 十一五 ”发展规划》来看,无疑将会进一步优化长沙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降低外来投资的进入壁垒,为长沙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2)立体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 以长株潭为中心,以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娄底、益阳、衡阳在内的“3+5”城市间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使得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实行产业间的合作、对接和交流成为可能。
武广高铁的开通,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部崛起战略的加速实施,将促成一条特殊的经济走廊——“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同时,随着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凸显长沙交通枢纽中心位置,形成至武汉 1 小时、广州 2 小时、上海 3 小时、昆明 4 小时、北京 5 小时交通圈,将增强城市间汽车产业的合作机会与合作效率,并实现在合作中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旺盛 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处在快速普及阶段的后半段,由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差异大,所以中国的快速普及进程的周期较长,增速相对平缓根据中国社科院数据,预计未来中国经济以 6%以上的增速增长,在未遇到道路、环保和政策限制的情况下,中国保有量年增速也将维持在 11 辆/千人左右水平,预计中国的保有量瓶颈在 330 辆/千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估计仍有 3 倍的成长空间,这充分显示出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非常旺盛,为长沙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4)新能源汽车持续“升温” 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全球节能减排成为一致行动,拥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逐步进入了大众汽车消费时代,使得能源和环境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严峻的挑战从“十五”期间至今,政府就不断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提出并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十城千辆的工程,很多汽车企业也纷纷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数年内汽车板块最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
1.3.4 威胁 T(Threat)(1)竞争激烈中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广州广汽为核心的珠三角板块、以上海上汽为核心的长三角板块、以一汽为核心的东北板块、以东风雪铁龙为核心的华中板块以及京津板块等五大板块的基本格局这五大板块的汽车产业发展逐渐成熟,配套产业较为齐全在这种背景下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2)汽车消费要求多样化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越来越理性消费者对汽车的关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价格+品牌+外观”范畴,真正关心性价比,包括燃油经济性、售后服务、安全性、舒适性、乃至配置细节都将成为消费者选车或不选车的理由长沙汽车企业要满足新一代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必须认真研究各细分市场消费者主体,因地制宜,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2、汽车产业及零配件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建设必要性2.1 长沙市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长沙汽车产业立足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在政策和科学规划引导下,激发长沙汽车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重点发展现有整车企业,继续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整车企业形成年产各类汽车 120 万辆,整车企业产值达到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