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和谐环保绿色水电站建设的赞歌.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世***
  • 文档编号:178840340
  • 上传时间:2021-04-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9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和谐环保绿色水电站建设的赞歌——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乌江,贵州第一大江,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区,全长1037公里,天然落差2124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是水能资源集中地,为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水电富矿”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借鉴国际水电开发成功经验,推行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的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和管理  目前,公司已建水电站有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和清水河大花水水电站,在建水电站有构皮滩、思林、沙沱和清水河格里桥水电站  公司在发展上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机遇,加快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环保与开发并重,企业与社会双赢,传统水电精神和科技进步结合的大型水电建设的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电开发提供了成功的模式与经验建立环保组织 落实环保措施  乌江公司电站建设和生产实行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项目负责制度坚持贯彻“开发乌江清洁能源,建设环保水电”的原则  在开发建设中坚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从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建设分阶段逐步组织、落实。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转变思想,从被动环保走向主动环保,从要我环保走向我要环保,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各建设公司制定了工程环保目标为实现目标,公司制定了保证环保实施的72字方针,即:“加强环保意识,提高宣传力度;加快土壤改良,保证植物成活;加强环保实施,控制投资管理;选好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落实合同条款,抓好施工监督;建立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管理推行环保技术 提倡环保理念  根据水电建设的特点,工程建设中尽量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电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工程高边坡明挖对植被破坏和边坡安全不利、大量石渣下河堵塞河床、施工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上述问题,从电站的设计、勘测开始 ,就加强了电站建设环保的战略研究,积极推行技术环保,提倡“不破坏就是最好的环保”理念通过认真研究并优化工程枢纽布置和施工技术方案,力求最大程度的降低土地扰动面积、减少开挖量如在索风营水电站进行了如下优化:  (1) 原布置于左岸的地面厂房调整为右岸地下厂房,减少明挖近60万方,使得近300米高边坡上的植被得以保存;  (2)取消原布置的缆机而用门塔机替代,减少两坝肩明挖近20万方;  (3)优化位于两坝肩的3、4#堆积体处理方案,将原全部挖除方案改为局部加固,减少明挖40余万方;  (4)优化下游索桥右岸桥台连接段和左岸上坝公路,将明挖改为洞挖,减少下河石渣10多万方;  (5)索风营人工砂石系统在国内第一次应用先进的“半干法”制砂工艺,较常规砂石系统大大降低能耗、减少粉尘、废水的同时,废水回收再次利用率达到80%,属国内领先水平,被誉为“环保砂石系统”。

        (6) 将原布置于左岸的地面厂房调整为右岸地下厂房,减少明挖近60万方,使得近300米高边坡上的植被得以保存;  (7)砂石系统在国内第一次应用先进的“半干法”制砂工艺,废水回收再次利用率达到80%被誉为“环保砂石系统”  乌江渡扩建工程的渣料,运往对岸堆填作为古滑坡山体的基脚,既减少了渣场用地,又节省了投资,还扩宽、美化了厂区,一举多得现在厂区成了百树竞绿,百鸟争鸣的乐园  构皮滩水电站及思林水电站虽然正值施工高峰,工地上川流不息的巨型汽车、装载机 , 忙碌有序的指挥人员、操作工人 , 绘成了一幅幅热气腾腾、和谐协调的现代水电建设的生动画卷然而这里看不到乱扔的杂石废料、尘土飞扬的情景展现的是: 一排排昂首挺胸的香章树、夹竹桃,临风摇曳 ; 一行行迎春、火棘 , 争相显绿 :施工营地内园林小景错落有致,呈现出“ 开发清洁能源 , 建设环保水电 " 的绿色风景建设环保设施 完善环保硬件  公司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环保措施,对有处理条件的扰动体及时进行处理,及时投入环保资金,努力营建和谐环保的施工氛围,及时的绿化措施不仅对美化工区,对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使施工现场呈现绿意悠然、鸟语花香的和谐氛围。

      同时在生活区建立纯净水处理室,生活水经过净化程序处理后,向办公及生活营地提供桶装饮用水,施工产生的污水经排水沟进入沉淀池,经充分沉淀后,再通过排水沟排入河道;在生活营地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汇集进入该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厌氧-好氧等工序处理后,用于浇灌生活营地附近的植物;在施工区人员较为集中的公共区域修建公共厕所或者安装流动公厕,并定期进行处理使建设工地建设有序,绿意竟然加大环保投入 积极研究对策  河流梯级水电开发建设给社会经济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如我国三峡枢纽工程的建成,可有效解除长江中下游洪灾危害,改善川江600公里航道,使运输成本降低35%~37%,投产6台机组,每天可创造2025万元经济效益美国的圣地库大坝的修建,有效的满足了美国30年代的需要,为不景气的经济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供给廉价的电力以复苏农业经济、扶持工业生产和海军建设在19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帝国河流域受淹达16个月之久,为此美国修建了胡佛大坝,使河灾变成了资源,改善了科罗拉多河下游63万km地区严重的经济状况,保证了城市、工业和农业灌溉,改善了航运,得以开发新旅游区巴基斯坦塔贝拉工程被认为是国家的命脉,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灌溉用水和电能。

      然而,水电开发建设也会对河流生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清势变化、淹没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有的环境问题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乌江水电开发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主动环保理念乌江公司将《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环境环境影响后评价》纳入到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多角度地研究乌江流域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更完善的流域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2008年5月,该课题经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针对修建大坝对水生生态的影响问题,公司及时与国内权威鱼类研究和养殖机构合作,在索风营水电站成功建成了国内首家专业的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在思林水电站也正在同期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年增殖能力达54万尾的生态鱼类增殖放流站通过对珍稀鱼类的增殖放流,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电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组建测报系统 提高利用能力  根据乌江梯级电站开发战略和梯级电站防汛渡汛及梯级联调经济运行管理要求,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乌江公司投资建设了乌江流域卫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卫星迅速准确自动传递流域水情信息,使乌江流域在防洪渡汛、实现梯级水能优化调度及防灾减灾方面,跃上新的台阶,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系统2001年建成投运,利用该系统及时掌握流域洪水,基本做到空水库迎汛、有效地拦蓄尾洪,当年就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该系统,通过预泄、梯级联调等方式,削减洪峰,均匀下泄洪水,极大的降低了洪水对库岸的冲刷,实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投运,不仅确保了乌江流域已建电站汛期的安全,同时也为乌江流域在建的“西电东送”工程的安全渡汛和增加工程施工有效工作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证建设地震台网 防止地质灾害  如何控制水库诱发地震?对于首尾相连的大型水库群诱发地震又是怎样预防?为解决此难题,乌江公司投资兴建了我国第一个沿流域的地震台网——乌江流域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结束了我国以前只是对单体水库诱发地震进行监测研究的历史乌江流域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我国第一个从全流域考虑的、以监测多个水库的诱发地震为主要目标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设计的34个地震台分布于乌江干流约600公里,覆盖7个水电站及周边地区地震台建设随水库建设情况分两期工程完成,目前已经完成监测上游4个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系统,包括16个台站、1个台网中心乌江流域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和运行,不但对水库安全施工提供参考,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还将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科学研究提供详尽资料。

      建设绿色电站 留下一片风景  长期以来,乌江公司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子,在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同时,十分重视已建电站和在建工程的环境保护,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绿色电站,生产清洁能源、建好一座电站,留下一个风景”的目标,并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列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   公司坚决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坚持环保“三同时”,并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管理同时,积极落实环境评价报告及批复意见,通过搬迁保护古大树及珍稀植物,通过建设藏酋猴栖息地保护陆生环境,通过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保护水生生态环境  2005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率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来到贵州视察指导工作,并到正在施工建设的索风营水电站考察对索风营电站工程建设情况给予了很高评价:“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水电这种形式很好索风营电站建设公司的绿色环境搞得非常好,从工程开始就把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今后的电厂建设都应这样做  2007年4月,由8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组成的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水能组,在对乌江水电开发考察后认为,“乌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已经找到一条又快又好,与自然和谐、与生态环境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水电的路子。

      洪家渡水电站外景乌江水电公司沙沱水电站设计图构皮滩水电站下游右岸边坡植草绿化索风营水电站绿化前的1#堆积体索风营水电站绿化后的1#堆积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