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金融衍生证券的供应链价格协调机制分析I.doc
4页基于金融衍生证券的供应链价格协调机制分析I【关键字】供应链;价格风险;风险规避【摘要】供应链是相互间提供原材料、产品、技术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组成的一个价值网络供应 链能否稳定合作取决于供应链价格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成本的配比对我国H前來说,对供应链价格风险的 认识和防范的缺乏,则是制约我国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索本文从价格风险对供应链稳定性有巨大影 响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衍生品工具,指出供应链价格风险规避的难点和关键,并提出了供应链价格风险规避 的策略选择供应链是一个多环节、多通道的复杂系统,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llll、市场不确定性、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等因 索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给客户供 应恰当数最和类型的物品,以使链上企业运作成木降低,从而实现企业利润和价值的故大化但市场价格的 不利波动,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严匝时会导致供应链坏节的中断,从而引发供应链风险一、 加强供应链下企业价格风险规避的必要性分析供应链各个金业对外面对的是山市场决定的交易价格,对内则是在自愿基础上以协定价格提供原材料、 部件等产品。
协定价格要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和制约,在外部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极容易 导致交易成木的上升,从而引发毁约行为能否加强对供应链价格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是关系到供应链管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近几年來, 我国棉花、钢材、铜等商品价格一直在频繁波动以棉花价恪为例,1999年7800元/吨,2000年10400元/ 吨,2001年8000元/吨,2002年初6100元/吨,2002年底价格则达到11000元/吨,到2003年,山于各种因索 的影响,棉花价格冲到18000元/吨,达到历史最高点,给整个涉棉产业链条带來巨大的结构性冲击上游的 棉麻公司等收购企业盲H抬价抢购棉花,并在高价位上匝I积棉花,经营风险增大中游的纺纱企业山于原料 短缺和采购成木飞升,纷纷限产,并有一半停产,下游的面料和成衣企业则因成木上升丧失了在市场上的价 格竞争优势,纷纷流失客户棉价风暴已经超出了我国众多用棉金业的价格承受能力,使供应链上的生产者、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简、零售商都具有因价格风暴而随时中断供应链环节的可能它们或者会因价格飞升而着重短期利益拒绝按照预定价格交付材料,或者会因原材料中断而无法提供 下游企业需要的半成品,或者会因成木上升而使产品竞争力下降,销量降低,从而使收益减少。
因此供应链企业间传递的价格信息波动直接影响到各个企业的收益和成木,各个坏节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反过來又增加了供应链内部的价格风险,导致具有共同利益的供应链难以有效运作其金中断■供 应链具有环环相扣的特征,任何…个环节出现问题而中断,都可能影响供应链的正常工作因此构建有效的价格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系统模 型,建立供应链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的协调机制,就成为我们面临的:®要任务二、 建立供应链企业价格协调机制的难点与关键国内外学者己有不少人对供应链环境下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风险的类别、起因及特征等),并在 将供应链风险划分为内生风险(如道徳风险)和外生风险(如政治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 策但他们的研究只是侧重于供应链的结构与功能,如供应链的技术整合和管理其中,伊兰徳和舒格 (Jeuland, Shugan, 1983)研究了存在协调时产品的销售定价问题;温(Weng, 1997)研究了当生产成木为二次 函数时,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定价策略与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米尔纳和罗森布拉特(Milner, Rosenblatt, 1997)分析了两阶段进货问题,根据第一期观察到的需求确定第二期定货最,描述了买 方在初始订单和后期调整两方面的最优行为。
克维里斯(Li, Kouvelis, 1997)研究了带有漂移的儿何布朗运 动买方价格模型,扭述了买方所需要的灵活性和买方价格的不确定性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则相对处于萌芽阶 段,模仿和照搬国外的色彩比较浓厚,缺少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宜模式,供应链价格风险的管理更是处于 一种摸索的状态现在国内己有不少学者如:马士华、邵晓峰、罗定提、仲伟俊、边旭、刘瑜、陶文源、韩 晓军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供应链中买卖双方的协调与数帚:折扣问题进行J'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还没有具体 到某…特:定的风险,如价格风险,也没有运用现代的金融衍生丁•具來规避价格风险供应链卜•企业价格风险观避的第一个难点就是论证市场经济条件卜-供应链是否是一个独立封闭的链条, 是否受外部的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 上受外部的爆响物流界中有不少专家认为供应链是山相互之间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服务 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所组成的价值网络因此,供应簡等组成的是一个内部网络,它们通过协议來约束彼此的行为,从而使自己与外界的变化隔 离,可以相刘独立于外部市场的变化这种合作的稳定性,就使供应链各企业在存在价格风险管理合作时, 能够中和和抵消价格风险,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的价格风险都集中在供应链的两个端点(进货端的原料风险和 出货端的产品风险)。
这样既降低了供应链整体上的风险管理成木,又简化了链内企业进行风险规避的丁•作 但对于这种观点,目前还没有一个人用数学模型的方法來论证第二个难点就是供应链上各企业Z间收益与风险的配比划分问题企业参与供应链的冃标是为了使内 部市场外部化,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分工与合作,同时也会导致金业交易成本上升因为在供应链的众多企 业中,进货价格上升少(或下降多)、出货价格上升多(下降少)的金业受益,反之企业则会受损但当市场整 体形势不好,就会产生供应链的整体利益与各个企业局部利益的矛盾因此如何在保证供应链既定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供应链金业收益的划分与成木配比就成为供应链能否 稳定存在并发展的前提因为一旦 价格出现不利变化,在短期效应的引导下,企业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何最大程度 的増加收益,减少亏损就成为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但供应链价格风险管理面向的是整个供应链而不是某个 单独的主体,要实现的是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供应链内部定价和成 木划分就成为制约供应链发展的另一个垂要因素第三个难点是供应链金业内部协商价格的确定上游金业和下游企业Z间的合作是实现供应链利益最 大化的关键。
而连接上下游企业的关键因索就是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将导致供应链企业合作的不确定性, 从而影响供应链-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供应链各个一企业通过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而构成一个合作博弈但 这个购弈是一个不稳定的合作购弈博弈稳定与否的关键是如何分配合作带來的利润,因为利润分配将改变 参与方Z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博弈的状况如果利润分配发生变化,供应链企业将对自身收益和成木进 行分析,企业如果认为没有实现自身利益的垠大化,就有可能从稳定合作变为不稳定合作,博弈也就从合作 博弈转变为非合作博弈利润分配的关键则是内部协商价榕的确定内部协商价格的确定必须遵循两个原 则,即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链上企业收益损失的最小化三、供应链下价格协调机制构建的措施木项H的研究首先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的假设,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追求自身经 济利益的最大化;(2)理性行为的假设,企业属于风险厌恶者,若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会选择收益垠大、成木和 风险最小的策略,但理性是相对有限的;⑶市场上原材料(产品或现货)价格分布未知或己知(这里假设它们 分别服从1T0过程、脉冲干扰过程和混合过程:即1T0过程与脉冲干扰过程的混合);(1)经济主体的行为过 程是i个不断改变、学习的过程,并随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5)供应链企业面临信息不对称,在彼此 合作中存在明显的逆向选择和道徳风险问题。
1、构建价格预警机制,提早进行价格风险预测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价格更是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对未來市场不确定的价格,必须建立一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随时对市场的不利变化进行监控当 输入各种爆响供应链合作的风险参数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数值,若数值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预警机制确定的 临界值时,机制就会发出预警信号,说明价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临界值的确定 临界值的范用如果过大,就会使预警机制在危机尚未到來Z前就发出预警信号,从而增加金业不必要的惊慌和风险处理成本;但如果临界值的范用过小则会使预警机制滞后于市场价格风险,从而失去了本身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各种指标的具体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错谋信号比率小的临界值,同时建立应急处 理机制,在预警机制发出警告信号后,使供应链企业能及时对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从而化解供应链 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带來的风险(如缺乏原材料,如购买成本上升等),减少山此带來的实际损失2、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性,提出价格风险的规避于•段,以降低供应链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就是为规避现货价格风险而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其特有的财务杠杆(保证金交 易)和对冲交易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独特的双向建仓(买空卖空策略)使投资者的交易具备很大的 灵活性,无论现货价格怎样变动,都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來有效的规避和转移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來的系统 性风险,将风险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风险厌恶者■,如套期保值者)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风险偏好 者,如投机者),有的甚至转化为投资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投资者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1)建立一个提供专业化、全方位服务的供应链服务中介,在整体上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运作供应 链价格风险管理血向的是密个供应链而不是某个单独的个体,执行价格风险管理的组织应该具有管理供皿 链全局的能力和权利,以能对供应链整体收益进行分配和成本进行划分因此在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不 是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而是管理协调企业,它在很大程度 上育效整合管理供应链内外各种资源,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使供应链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來 消除信息扭Illi,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它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分 摊两端点企业价格风险的成本,如何准确的预测价格变动的方向,确定链内企业的交易价恪,如何在价格剧 烈波动的环境下,利用 金融手段,使链内的损失最小,从而进行整个供应链价格风险的规避⑵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來锁定成木期货市场的产生是以冋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商品生产商、批发商、 经营商利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相同的原理,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操作,取得 一个市场盈利,另一个市场亏损的结果,达到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H的,从而有利于减缓价格剧烈波动带來 的供求冲击。
供应链的开始坏节(即生产资料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规避出去同时设计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实物远期合约,通过远期交易买空卖空,使供应链上游企业承诺 在未來各期购买一定数杲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向供应商购买一个选择权,通过选择权供应链企业可以调整未 來定单的数就,从而使价格波动的风险通过供应链企业的共同承担來规避出去,最终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稳 定性、效益性3)利用期权的相应特点,进行期货和期权的合约组合,最大限度地増加盈利的机会,降低亏损期权交易是期货交易 的避险工具,具有比期货交易更大的优势期权交易是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以申先规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戢的某种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购买或卖出的义务超过规定 的期限,期权合约就自动失效,损失的只是所支付的权利金这样,买方基本上就没有风险管理的问题,而卖 方则有比期货多得多的策略可以规避风险期权交易就可以使投资者在面对剧烈价格波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形式无论期货价格上涨还是下跌, 只要波动达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