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项目连续梁QC成果.doc
30页XXXXXXXXXXX项目部支架现浇连续梁QC小组成果组长:XXX发表: XX中铁X局XXXX项目部目录1、小组概况 32.选题理由 33.基本做法 43.1工程概况 43.2小组活动目标 43.3小组活动简况 53.4开展第一次PDCA循环 53.5第二次PDCA循环 174.主要成果 235. 标准化 235.1 连续梁技术指标 236. 巩固措施 267.遗留问题和今后打算 271、小组概况.1.1小组基本概况 表11小组名称客运专线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管理QC小组2成立时间2008年7月1日3登记时间2008年7月1日4课题名称确保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质量和进度5文化结构本科3人,大专5人6技术结构工程师2人,助工1人,技术员3人7预期经济效果节约成本100万元8预期质量效果连续梁主体结构工程达到优良标准1.2小组成员状况 表2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 称职 务组内分工受QC教育时间1男34大专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组长72小时2男28本科工程师工程部长副组长64小时3男25本科技术员连续梁现场技术主管组员48小时4女27本科助理工程师安质部长组员48小时5男24大专技术员技术员组员36小时6男23大专见习生技术员组员36小时7男23大专见习生技术员组员36小时8男24大专技术员测量主管组员36小时2.12.选题理由2.2客运专线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目前在国内尚不十分成熟,只有几条已建或现建的客运专线使用过,其施工工艺比较新颖,验收标准十分高,现场施工管理相对一般铁路项目更加复杂。
客运专线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法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没有成熟的施工方法和经验可以参考或借鉴,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 广珠项目XXX桥共有3联(32+48+32)m支架现浇连续梁,其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由于是第一次施工,且没有现成实用的经验借鉴,所以对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的研究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2.3按以往兄弟单位建设同类工程来看,一联的施工工期都比较长,一般都平均要4个月,广珠项目有3联连续梁,是整个工程规模最大的单位工程,能否总结摸索出一条确实可行了施工方法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至关重大3.基本做法3.1工程概况XXX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貌区,江门市外海区境内,起讫里程JDK058+219.05~JDK064+119.22,中心里程JDK61+164.94,桥长5891.77m;其中12#~15#墩、45#~48#墩、79#~81-1#墩三联均为(32+48+32)m连续梁,分别跨越江睦路(规划城镇道路)、龙溪路(已开通的城镇道路,混凝土路面)、南山路(规划城镇道路)其中,12#-15#、79#-81-1#连续梁部分基础位于鱼塘区,须进行地基加固处理,45#-48#连续梁横穿现用市政道路龙溪路,须进行封路施工。
3.2小组活动目标确保连续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节约成本不少于100万3.3小组活动简况小组共进行了两轮循环,循环时间:2008年7月~11月,详见图1: 小组活动简况图3.4开展第一次PDCA循环第一次循环时间:2008年7月第一次循环目标:提高连续梁施工质量,确保结构达到优良标准P阶段(计划阶段)3.4.1现状分析79#-81-1#连续梁已完成所有工序施工,此联连续梁由于受横穿高压线影响,以及施工班组的不稳定,施工工期相对较长,主体工程质量控制也相对较差,给项目部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压力此联情况分析总结如下:3.4.1.1支架基础通过该联连续梁的施工,拟定的支架地基处理方案可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因81#墩附近电缆沟处的原地面较低,暴雨时支架基础左侧边处存在积水现象;后经挖积水坑采用抽水泵排除,未对支架地基造成影响2)、因79#、81-1#墩操作平台支架地基础平整度差,先用石粉回填后易被雨水冲空;后用砂浆处理后能满足要求下片连续梁地基决定采用砼基础,确保支架安全3.4.1.2支架搭设通过该联连续梁的施工,拟定的支架方案可行,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支架局部部位底托外露长度超过30cm,后增设了12*14cm的方木作底木,满足使用要求。
2)、因租用的碗扣钢管支架存旧,部分钢管扣件损坏严重,扣件无法扣牢;采用普通扣件进行紧固3)、支架局部部位底托方木下用石粉回填后易被雨水冲空;后用砂浆处理后能满足要求4)、支架搭设时,横向剪刀撑设置的间距较大(为5~6m),后在连续梁的大断面段增加的一排横向剪刀撑(其间距约为2~3m),并按规范要求每间隔二层设置了水平剪刀撑5)、支架顶人行走道搭设时,加固横杆设置的间距较大,且采用3cm厚的木板偏薄;后加密了加固横杆3.4.1.3支架预压预压在支架搭设完毕之后进行;先安装底模,然后采用砂袋进行预压经预压后,支架满足使用要求但因加载工程量较大,时间长;在今后施工时应注意增加吊车和运输车,增加作业时间;以减少施工时间;3.4.1.4支座安装支座安装精度符合要求,但应要控制好灌浆的拌和料的质量3.4.1.5模板制作安装通过该联连续梁的施工,拟定的模型施工方案可行,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钢模除锈工作未能彻底,涂保护膜前局部钢模上的灰尘、锈尘未清理干净;造成保护膜脱落2)、局部外侧模木模在安装时未能加固好,有下沉现象;后进行了处理,但在79#墩处右侧还是有下沉现象木模安装时与已安装好钢模局部有少许错台,接缝采用原子灰处理不是很到位。
3)、在内箱制作安装方面,因加工后间隔安装的时间较长,多数内箱模木板破损严重,无法使用;且加工好有张拉钜齿块的内模安装困难,且易弄脏内模,不易清理;为此在下一步施工中,有张拉钜齿块的内模可不加工,直接在现场拼装;但需投入足够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拼装,先加工无张拉钜齿块的内模段,以确保施工工期在内箱拼装时拼缝处理还要进一步完善4)、在保持模内清洁工作方面,因该连续梁施工期长钢筋锈多,施工内模时未作好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钢筋头、绑扎丝、焊条、木屑等杂物无专人及时清理垃圾,给冲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在下一步施工中在跨中增设专用的上料平台,且在施工中设专人及时清理模内垃圾,冲洗工作还应更彻底一些3.4.1.5钢筋制作、安装在钢筋制作安装方面,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钢筋制作时,未能对图纸上钢筋尺寸仔细复核,部分型号的钢筋加工尺寸不符,造成返工,影响施工进度2)、因80#墩处高压线拆迁影响不能施工,加之施工人员少、施工工序慢,施工时间长;钢筋保护困难,造成钢筋生锈现象3)、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先未仔细核对钢筋的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等无误后进行绑扎,造成上料返工,影响施工进度安装时,施工队未能按要求充分考虑到钢筋的穿插就位的顺序(如:先绑扎底板筋,骨架钢筋及与横隔、腹板交接处的箍筋,安装好纵向预应力筋、竖向精轧螺纹筋,再绑扎腹板、横隔的构造筋等,最后绑扎顶板钢筋)以及与模板、钢铰线的相互配合,给后期纵向预应力筋、竖向精轧螺纹筋的安装工作造成安装困难并返工。
采用高强砂浆垫块数量少、间距大,砂浆垫块有压坏现象;钢筋接头采用绑扎较多,钢筋骨架稳固性差,绑扎丝易断后,安装的钢筋较零乱,钢筋间距不均且底板、顶板钢筋架立筋设置数量偏小为此在下一步施工中应仔细改进3.4.1.6预应力筋制作、安装(1)、竖向精轧螺纹筋长度按设计要求下料制作,给张拉带来困难,应比设计长10cm;制作时必须在上端设置压浆通气管;钢绞线采用切割机切断,切断长度及误差满足设计要求及张拉操作需要,两端预留长度不得少于1.0米原设计预应力筋的波纹管直径偏小,已变更处理2)、竖向精轧螺纹筋安装过程中,因下端的锚端钢板与纵向W1钢绞线位置冲突,对竖向精轧螺旋筋位置进行了调整;其上端预留张拉槽的PVC管固定困难,在今后施工中改用加工铁皮管,先安装好后再安装普通构造钢筋3)、安装纵向预应力筋波纹管时,固定数量偏少、间距偏大,且焊接固定不到位,穿束时易脱落;造成其线型不好、精度不高,存在穿束困难返工现象4)、安装横向预应力筋波纹管时,部分其线型不好、精度不高;为此在下一步施工中应仔细改进 (5)、安装预应力筋波纹管时,部分普遍构造钢筋有切除现象;为此在下一步施工中需改进6)、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穿束,将钢绞线束固定在一个锥形的牵引装置上,用卷扬机牵引锥形牵引装置,满足要求。
3.4.1.7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方案(由低端向高端、分段分层平行向前推进整体一次进行灌注成型混凝土的灌注应按先浇底板、再浇腹板和横隔梁、最后浇注顶板的顺序进行灌注时应根据灌注速度调整分段长度,并严格控制底板,腹板和横隔及顶板混凝土浇注的时间差,确保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可行;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人员、设备组织不到位,砼捣固工作没及时跟进,局部地方存在麻面、蜂窝现象;由于内模清洗不彻底,大量施工废渣、铁锈囤积于死角,造成局部砼面有空洞、色差;梁顶面标高控制措施还要加强3.4.1.8预应力张拉、压浆及封锚1、纵向张拉采用四个千斤顶型号350T,油泵型号OVM-ZB4-500张拉时两端对称进行2、竖向张拉采用两个千斤顶型号100T和两台千斤顶型号80T,油泵型号OVM-ZB4-500采用千斤顶由墩顶现浇段向两边与桥轴线对称单向张拉;施工中应采用二次张拉工艺3、横向张拉采用三个千斤顶型号27T,油泵型号OVM-ZB4-500利用翼板的支架搭设工作平台,由墩顶现浇段中心向两侧逐束单根张拉3.4.1.9 施工工期控制总结工程项目计划工期实际工期原因分析下步措施支架搭设、预压3090从元月9日开始,3月17日完成。
1、原施工组到元月30日后不原施工而停工后又从3月7日开始施工2、80#高压线未拆,停工10天3、底模材料未到影响了2天4、施工人员工序不熟悉,第一孔底板施工了4天还返工5、预压上料时间长,设备少6、工序未能有效安排施工,未能安排加班1、施工人员必须保证,保证有40人以上施工2、材料必须及时保证施工3、加强技术交底和工序质量控制,以免造成返工4、预压施工时增加吊车、运输车5、施工中安排两班制(24小时)作业,以缩短施工工期侧模安装2138从3月17日开始,4月25日完成施工到4月10日,因高压线未能拆改,局指要求不能施工后因高压线未能拆除,停工了5天,后钢模采用纵向平移安装,安装时间长侧模安装不牢固,局部段下沉,拉杆没及时安装,影响工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