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初开学摸底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
7页A10联盟2023级高二上学期9月初开学摸底考思想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封建土地所有制C. 封建专制制度 D. 封建等级制度2.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难以解决,就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试图通过对外干预别国内政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造成阿富汗、中东等地的混乱这表明( )①混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痼疾③资产阶级通过制造混乱掩盖经济危机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危机的根源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由此可见( )①持续不断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进行到底③中国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前者规定了根本方向,后者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②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方向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阐明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路径和科学方法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一重大论断( )①是回答时代之问、契合实践所需的理论创新②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③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④创新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丰富了生产力的时代内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十年来,我国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8家,在船舶、钢铁、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从2012年的43家增长到2023年的47家,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的中央企业从2012年的13家增长到2023年的21家这体现了( )①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央企高质量发展②国有经济主体地位表现在国家经济命脉重要行业③国资央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增强了竞争力④国资央企实力增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加快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7. 安徽省政府以“人才兴皖工程”为牵引,以“人才安徽行”等活动为载体,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重点,形成高等教育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将安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行示范区,让高等教育成为推动安徽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强变量。
此举旨在( )①完善人才支撑,建设美好安徽 ②增强创新能力,淘汰传统产业③做到科教融汇,实现协同育人 ④扩大政府权力,提升政策效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时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21年的67个到2023年的248个,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大合作项目的增加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提速的标志之一,上述4个领域也是两地提出共同打造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两地区位资源互补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②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充分发挥成渝双城垄断优势③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基点,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④助力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9.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下列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举措和传导正确的是( )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做大国民收入蛋糕→分好国民收入蛋糕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初次分配格局→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④完善慈善褒奖制度→注重第三次分配→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 世界经济的每一轮爆发式发展都与新的生产要素密切相关。
从土地、资本到技术,新生产要素逐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并最终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伴随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爆发式涌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因为( )A. 数据要素逐渐成为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B. 数据要素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C. 健全数据要素分配机制可缩小劳动者收入差距D. 数字经济正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成为孕育消费市场的“新蓝海”与此同时,银发市场也乱象丛生,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甚至诈骗频生,使不少老年人身心遭受严重伤害,庞大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此,国家应(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②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养老市场秩序③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依法诚信经营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75年沧海桑田,新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又踏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史诗。
由此可见( )A.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目标B. 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D.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13. 2023年以来,某县以某食品城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党工委为抓手,联合10个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1+10”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党建联盟成立以来,推动链上企业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融合发展转变,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组建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 )①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提高党管理企业的能力②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了党的意志贯彻落实③发挥坚强的堡垒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④创新了党建工作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2023年1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要求国务院立行立改的问题中有92%已完成整改,要求分阶段整改的问题总体进展顺利,要求持续整改的问题制定了措施和计划。
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决定权实现国家机关相互制衡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财政收支,积极行使了审议权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监督权,督促行政机关改进工作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提供保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西藏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与全国一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西藏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实现历史跨越的根本保证②社会主义制度为西藏人民享民主权利提供制度保证③当地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是建成新西藏的根本动力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了西藏发展的不平衡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法律制度,主要功能是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行政复议法》( )①有利于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法制保障②遵循了立法程序,旨在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③完善了我国立法体制机制,顺应了科学立法的要求④表明立法机关从实际出发,通过制订良法促进善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回眸历史,我们看到,100多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进入新时代,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生态建设到民生改善,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程中,总是能看见青春足迹和青春奉献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如何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诗篇?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冬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凭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冲上顶流,接待游客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692.5亿元哈尔滨回馈给游客的是一系列“宠粉”行为,在产品和服务上下足了功夫:不管是热气球还是人造月亮,不管是网红“淘学企鹅”还是鄂伦春族驯鹿,统统安排,东北特产冻梨不会吃也没关系,可以切好摆盘再上桌,怕挨冻就给建“温暖驿站”……对于这些新花样,哈尔滨人对南方小土豆们真是“羡慕、嫉妒”。
相比对于游客的“宠”,哈尔滨对一些破坏营商环境的商家却用的是“硬要求”要求景区、酒店、出租车不得随意涨价、不变相涨价、不欺诈顾客,对违规商家一律顶格处罚,绝不手软有人认为,“尔滨”的火爆出圈在于政府对文旅市场的监管绝不手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加以评析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某地以“党建+网格”为模式,推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把党支部建在社区网格上,并设立楼栋党小组,每月召开基层党建引领治理创新联合会、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梳理整合政法、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