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96841722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 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 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 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 文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 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 以一种新鲜感文章说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 之前先要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 , 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 熟,然后振笔直书 , 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 . 相反 , 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 活竹子这实际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上的“神 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述和发挥的 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们处事的准则,和活在群众笔底口头的 成语了上述行文生动流畅,如用“兔起鹘落”的比喻,就非常形 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神速。

      下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这个文与可教给 他的道理,虽然心里明白,但实践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就在 于“不学之过”,并把此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 明了这一点最后又引用其弟子由(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斫 轮两个典故,说明子由对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 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 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 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作者认为子 由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这段 通过叙述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子由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 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绝,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 可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其中有议论,有描写,或述人之言,或直抒 己见,纵横错落,灵动多变,显得言而有味,情理俱谐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先写与可画竹开始不 自贵重,于是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引起他的讨厌,把 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 ! ”要把细绢作袜穿。

      后苏轼为徐州 知州,苏轼自己也是个善画墨竹的名家,所以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 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 ,可到彭城 (即徐州 )去求画 ,“袜材当萃于 子矣 " 临末还写了一首诗 ,其中两句说 : “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 梢万尺长"鹅溪在今四川盐亭西北,是盛产作画用的名绢的地方寒 梢指竹子,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 苏轼就风趣地回答说:“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 砚,愿得此绢而已!”接着叙两人书信往返,就世上是否有万尺竹展 开争论苏轼证实有这样的竹子,并写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 落庭空影许长意即在想像天地或艺术意境中是存在具万尺长气势2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的竹子的这里苏轼偷换了一个概念,回答得十分巧妙所以文与 可又回信笑着说:“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并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送与苏轼,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 势”,形容他画的竹子形神兼备,气势非凡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苏 轼的竹有万尺之说 , 而且也可看作是他“胸有成竹 "画论的卓越实践 , 既巧妙点题,非常自然地交待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又和开 头画竹理论的叙说相呼应,衔接十分紧凑。

      下面就抓住筼筜谷这一地 名,继续写两人信牍往来: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要苏轼作《洋州 三十咏》,《筼筜谷》即是其中之一,诗云:“汉川(汉水 ) 修竹贱如 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 竹笋斤斧何曾赦”,即把竹笋砍伐了,连下称“馋太守",又把笋 都吃了,所以说“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 竹"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诗信时,正值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 碰巧被苏轼的话说中,所以读罢诗句“失笑喷饭满案"全段写得幽 默风趣,亲切自然,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在这些戏语笑 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 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 先说在文与可死后七个月,“曝 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哭失声”三字写尽了作者睹物思人 的无限悲痛接着又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文章主旨此典 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年少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 很赏识他.桥玄死后,曹操有次行军经过桥玄的故乡睢阳,曾遣使致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 ‘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 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作者引 用这个典故来强调“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 厚无间如此也”,引用典故十分自然贴切,平淡语中现出悼念亡友的 挚情一片。

      如果说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那么这简短的第三 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该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 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 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环绕 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先是议“胸有成竹” 的绘画理论,这是画《筼筜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两人的诗歌赠 答,书札往来,交代《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 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 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篇悼念性的 文字,而前人曾评此作“戏笑成文” ( 郑之惠《苏长公合作》).这篇 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惟其如此,正 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 , 作者的悲 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 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 出 , 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 , 文从字顺 , 活泼流畅。

      4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是 文."(《苏长公小品》)(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年版)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