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化学第0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与测评课件新人教版.ppt

11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0209328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4MB
  • / 1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________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非电解质:在________和________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物质类别:大多数有机物、酸性氧化物(如CO2、SO2)、氨气等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 ②常见的强碱、弱碱常见的四大强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一般是弱碱(如NH3·H2O)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如H2SO4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电解质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完成电离: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元弱碱的电离与多元弱酸电离的情况类似,但在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时,往往当成一步完成④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完全电离,如NaH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想一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答案答案】】不一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定义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的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 电离平衡的建立3. 特征“逆”: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 “等”:v电离=v结合 “动”:动态平衡,v电离=v结合≠0 “定”:平衡时电解质分子、离子的浓度________ “变”: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可能要移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定义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的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的建立3. 特征“逆”: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 “等”:v电离=v结合 “动”:动态平衡,v电离=v结合≠0 “定”:平衡时电解质分子、离子的浓度________ “变”: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可能要移动 【【想一想想一想】】 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吗?离子浓度一定增大吗?【【答案答案】】都不一定如向醋酸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冰醋酸,平衡右移,但醋酸分子的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平衡右移,但H+的浓度减小 三、水的电离三、水的电离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在25℃时的纯水中,c(H+)=c(OH-)=1.0×10-7 mol/L,此时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KW只与______有关温度升高,KW________ 【【想一想想一想】】25℃时,纯水的KW=1.0×10-14,那么25 ℃时酸、碱、盐溶液中KW是多少?【【答案答案】】酸、碱和某些盐虽然影响水的电离平衡,造成水电离出的H+或OH-的浓度发生变化,但由于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25 ℃时KW仍然不变。

      【答案】一、1. (1)熔融状态 酸 碱 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2)水溶液 熔融状态 2. (1)完全离子 强酸 强碱 绝大部分盐 部分 离子 分子 弱酸 弱碱 水(2)①H2CO3、CH3COOH、H2SiO3 HNO3 H3PO4 H2SO4 H2S、H2SO3 HCl、HClO4 HF、HClO ②NaOH KOHCa(OH)2 Ba(OH)23. (1)H2SO4===2H++SO(2)①CH3COOHCH3COO-+H+ NH3·H2ONH+OH- ②H2CO3HCO+H+、 HCOH++CO2-3④NaHSO4===Na++H++SO2-4 NaHCO3===Na++HCO、HCOH++CO2-3二、1. 电离成离子 离子结合成分子 3. 不再变化三、1. 2H2OH3O++OH- H2OH++OH-2. (1)c(H+)·c(OH-)=1.0×10-14 (2)温度 增大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例例 1】】   已 知 0.1 mol/L的 醋 酸 溶 液 中 存 在 电 离 平 衡 :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降低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 【解析】A项,加入NaOH溶液,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c(CH3COOH)减 小 , 但 减 小 程 度 较 小 , 因 此 c(H+)/c(CH3COOH)减小;B项,降低温度,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c(CH3COOH)增大,因此c(H+)/c(CH3COOH)减小;C项 , 加 入 少 量 冰 醋 酸 , 电 离 程 度 减 小 , 因 此 c(H+)/c(CH3COOH)减小;D项,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而c(CH3COO-)减小, ,因此c(H+)/c(CH3COOH)增大。

      【答案】D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CH3COOHCH3COO-+H+为例Ka是电离平衡常数) 【【温温馨馨提提示示】】电离平衡仍遵循勒夏特列原理,要正确理解“减弱”的含义如加水稀释类似于气体反应的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知知识识关关联联】】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与化学平衡、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等联系 1. (2010·福建泉州一中期中)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滴加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错;加水,反应速率减小,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错;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小于0.1 mol/L HCl溶液中c(H+),故滴加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C错;加入少量NaOH固体,c(H+)减少,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答案】D 强酸(或强碱)与弱酸(或弱碱)的比较【例2】 (2010高考·全国卷Ⅱ,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相比较,中强酸溶液②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起始产生氢气的速率相等,反应过程中中强酸继续电离,溶液的c(H+)大,产生氢气的速率快,C正确答案】C 1. 强酸与弱酸的pH、溶液导电性、反应速率等都与c(H+)或c(OH-)有关,而中和碱的能力、产生氢气的量等与强酸或弱酸的物质的量有关2. 强酸与弱酸的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强酸与弱酸时要注意等物质的量浓度和等pH的两种酸的差异常用的实验方法有:(1)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酸的导电性2)配制一定浓度的酸溶液,测定其pH3)将一定pH的酸溶液稀释100倍,测定pH的变化4)配制一定浓度的某酸的强碱盐溶液,测定其pH知识关联】强酸与弱酸的比较与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的比较等联系 2. 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 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c(H+)=1×10-3 mol/L的两溶液稀释100倍,c(H+)都为1×10 -5 mol/LD.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少【解析】A项盐酸和醋酸浓度相同时,因两者电离能力不同,c(H+)盐酸>c(H+)醋酸。

      B项两者均为一元酸,在同体积、同浓度时,其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相同C项稀释后,盐酸的c(H+)为1×10-5 mol/L ,而醋酸继续电离出H+,其c(H+)>1×10-5 mol/LD项盐酸中加NaCl固体,c(H+)几乎不变;醋酸溶液中加CH3COONa固体,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答案】B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以及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 【例3】 (2010·山东潍坊期末)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解析】A项,稀氨水是弱碱,加入稀氨水后水溶液中的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项,NaHSO4溶于水中电离使c(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故KW不变;C项,向水中加入CH3COONa,CH3COONa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c(H+)降低;D项,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变大,pH变小。

      【答案】B 2. 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25℃时)(1)中性溶液:c(H+)=c(OH-)=1.0×10-7 mol/L2)溶质为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电离和水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如计算pH=2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10-12 mol/L,即水电离出的c(H+)=c(OH-)=10-12 mol/L3)溶质为碱的溶液 OH-来源于碱电离和水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如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即水电离产生的c(OH-)=c(H+)=10-12mol/L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H+和OH-均由水电离产生,如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2mol/L,[c(OH-)=10-12mol/L是因为部分OH-与部分NH结合了];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2mol/L 【温馨提示】①升高温度、加水解的盐、加非常活泼的金属(如Na)等能促进水的电离;加酸、加碱、加NaHSO4等能抑制水的电离②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pH=2的NH4Cl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对水电离的促进程度相同。

      知识关联】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电解、金属腐蚀等联系 3. 25℃时,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为(  )A. A>B B. A=10-4BC. B=10-4 A D. A=B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离时是否存在电离平衡B.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C. 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D. 强电解质融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解析】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B错;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C错;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强电解质在融化状态下不能导电,D错答案】A 2.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HCO3===Na++H+ +CO B. H2CO3H++HCOC. AlCl3===Al3+ +3Cl-D. NaHSO4===Na++H++SO【解析】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答案】A 3. (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开始时,醋酸反应速率快B. 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H2多C.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的热量多D.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Zn+2H+===Zn2++H2↑【解析】本题考查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c(H+),生成的n(H2)取决于酸的物质的量,A中c(H+):盐酸大于醋酸;B中酸的物质的量:盐酸小于醋酸,A、B均错C中盐酸和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故正确醋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分子式,D错答案】C 4. 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H+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 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n(OH-)增大C. 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中加水促进NH3·H2O的电离,使n(OH-)增大,正确;B中浓盐酸中和OH-,使n(OH-)减小,错误;C中c(OH-)增大,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D中c(NH)增大,错误答案】A 5. 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以及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纯水中c(H+)=c(OH-)=2×10-7mol/L,则纯水中KW=c(H+)·c(OH-)=2×10-7×2×10-7=4×10-14,若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4×10- 14,则盐酸中的c(OH-)=(4×10-14)/(5×10-6)=8×10-9 mol/L答案】2×10-7 mol/L 8×10-9 mol/L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 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 【【想一想想一想】】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答案答案】】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中性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但c (H+)一定等于c (OH-) 。

      2. 溶液的pH(1)计算公式:pH =________2)适用范围:________之间 (3)意义:pH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减小,溶液的酸性 ________;pH增大,溶液的碱性________ (4)溶液pH的测定方法① pH试纸法:把小片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__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__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②pH计法 【温馨提示】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只能是整数 二、酸碱中和滴定1. 实验用品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馏水仪器:________滴定管、________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________2. 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中:a. ________;b. 洗涤;c. ________;d. 装液;e. 排气;f. ________;g. 记录 ②锥形瓶中:a. 注碱液;b. 记读数;c. 加指示剂2)滴定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至终点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3. 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________计算想一想想一想】】 酸性、氧化性的试剂能否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碱性的试剂能否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为什么?【【答案答案】】 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故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一般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故不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一般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有关pH的简单计算【例1】 (2010高考·全国卷Ⅰ,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 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 mol/L盐酸的pH=8.0 D. 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解析】将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a,A错;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无色→红色),现使红色褪去,pH可能≤7,也可能在7~8之间,B错;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C错;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V1=10-(14-b)V2⇒V1/V2=10a+b-14,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D正确。

      答案】D 1. 单一溶液的pH计算(1)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则c(H+)=nc mol·L-1,pH= -lg{c(H+)}= -lg (nc)2)强碱溶液,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则c(H+)= 10-14/nc mol·L-1 pH=-lg{c(H+)}=14+lg(nc) 2. 酸碱混合pH计算(1)适用于两种强酸混合 c(H+)混=[c(H+)1V1+c(H+)2V2] /(V1+V2)(2)适用于两种强碱混合 c(OH-)混=[c(OH-)1V1+c(OH-)2V2]/(V1+V2) 【温馨提示】①溶液混合时pH的计算方法是“酸按酸、碱按碱、异强混合过量算”如:对强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一定要先计算c(OH-),通过KW换算出c(H+),再取其负对数求pH,注意不要直接计算c(H+)②常温下弱酸(弱碱)用水稀释,当弱酸(弱碱)电离的c(H+)或c(OH-)小于10-6mol·L-1时,计算稀释液的pH值,不能忽略水的电离 3.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加水稀释后的pH的计算(1)强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a+n;(2)弱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b-n。

      5)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只能约等于或接近于7,酸的pH不能大于7,碱的pH不能小于7温馨提示】相同pH的强酸(强碱)溶液与弱酸(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强碱)变化比弱酸(弱碱)的变化幅度要大,可利用这一点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知识关联】溶液的pH与pH试纸的使用、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等联系 1. (2010高考·海南卷,2)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A. 1.7   B. 2.0   C. 12.0   D. 12.4【解析】假设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的体积均为1 L,硫酸溶液中n(H+)=0.12 mol,氢氧化钠溶液中n(OH-)=0.1 mol,酸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c(H+)=(0.12 mol-0.1 mol)/2 L=0.01 mol/L,故pH=2.0 答案】B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例2】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盐酸,某学生为测定该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________→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0.4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_2)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如图所示)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④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 滴定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温馨提示】①在中学阶段,恰好中和=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②在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中,要看清标准液与待测液的位置,标准液在滴定管中与标准液在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情况相反知识关联】酸碱中和滴定与基本实验操作、溶液的pH等联系 2.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酚 酞 作 指 示 剂 )。

      下 列 情 况 会 使 测 定 结 果 偏 高 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盐酸进行滴定;②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用来量取待测液;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④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又未摇匀洗下;⑤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⑥滴加盐酸,到终点时颜色不足半分钟即恢复为原色;⑦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⑧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 【解析】①使盐酸的体积读数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②使待测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③使待测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消耗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④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⑤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⑥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⑦使读出的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⑧使盐酸的体积读数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答案】①③⑤⑦ 1. (原创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2010高考·江苏卷,5,A)常温下,1 L 0.1 mol/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 (2010高考·江苏卷,2,B)4 ℃时,纯水的pH=7C. (2010高考·山东卷,14,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 (2010高考·江苏卷,7,D) 用广泛试纸测得0.10 mol·L-1 NH4Cl溶液的pH=5.2 【解析】无论NH+4水解程度有多大,根据元素守恒知A正确; 25 ℃时,纯水的pH=7,温度降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增大,B错;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增多,消耗的标准液增多,测定结果偏高,C错;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只能读出整数值,D错。

      答案】A 2.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 A. 9.0 B. 9.5 C. 10.5 D. 11.0【解析】本题考查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的pH计算1体积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说明两者物质的量相同,中和后溶液的pH=7设碱的pH=x,则1×10-2.5=10×10x-14,解得x=10.5答案】C 3. 向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  )A. 弱碱 B. 一元强碱 C. 多元强碱 D. 任何强碱【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碱混合后酚酞变红,说明此时溶液显碱性,碱溶液中可提供的c(OH-)应大于盐酸所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该碱应为弱碱答案】A 4. (2010·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氨水,其pH为11。

      ①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a;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 mol·L-1的盐酸混合,在混合溶液中:n(NH)+n(H+)-n(OH-)=b mol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 A. 9~11之间; 0.1 B. 9~11之间; 0.2 C. 12~13之间; 0.2 D. 13; 0.1【解析】NH3 ·H2O是弱碱,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9

      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和酸碱混合的pH计算1)pH为11,c(H+)=1×10-11 mol/L c(OH-)=1×10-2 mol/L则KW=c(H+)·c(OH-)=1×10-11×1×10-2=10-132)①Va×10-1=Vb×10-2 则Va∶Vb=1∶10②Va×10a-13=Vb×10-b==1013-(a+b)=10∶1【答案】(1)10-13 (2)①1∶10 ②10∶1 第三节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 3. 特点(1)一般来说,水解反应是________的,水解程度很微弱,存在水解平衡2)水解反应是________反应的逆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想一想】 发生水解反应的盐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吗?【答案】 不一定,弱酸与弱碱生成的盐,如CH3COONH4,由于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程度一样大,所以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一样大,因此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想一想】 同浓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如何?为什么?【答案】 溶液的pH:Na2CO3>NaHCO3>CH3COONa。

      因为酸性HCO-3HCO->CH3COO-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1)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________,溶液的碱性越________2)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________,溶液的酸性越________2. 外因(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________,水解程度________2)浓度: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________,水解程度________,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________;加水稀释,水解平衡______,水解程度________,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________②增大c(H+),促进________的水解,抑制____________水解;增大c(OH-),促进________的水解,抑制________的水解 【【想一想想一想】】配制FeSO4溶液时,为什么要将FeSO4溶解到稀硫酸中,并加入少量铁屑?【【答案答案】】用稀硫酸溶解是为了抑制Fe2+水解;加入少量铁屑是为了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答案】一、1. 水电离出的H+或OH- 弱电解质 2. H+ 降低 OH- 降低 水的电离平衡 增大 碱性 酸性 3. (1)可逆(2)中和 4. 否 中性 pH=7 是 NH、Cu2+、Fe3+、Al3+ 酸性 pH<7 是 CH3COO-、ClO-、CO2-3 碱性 pH>7二、1. (1)越大 强 (2)越大 强 2. (1)右移 增大 (2)①右移 降低 增大 右移 增大 降低 ②弱酸根 弱碱阳离子 弱碱阳离子 弱酸根 右移 增多 降低 增大 红色加深 左移 增多 降低 减小 红色变浅 右移 增多 升高增大 红色变浅 左移 减少 升高 增大 红色变浅 右移减少 升高 增大 有红色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例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COOH+H2OHCOO-+H3O+B. CO2+H2OHCO+H+C. CO+H2OHCO+OH-D. HS-+H2OS2-+H3O+【解析】A、D项是电离方程式,B项是CO2溶于水后的电离过程,C正确。

      答案】C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1. 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符号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2. 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一般要写“”符号,不用“ ===” 3. 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例如:Na2CO3水解:CO+H2OHCO+ OH-4. 多元弱碱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Al2(SO4)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 5. 能彻底水解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混合,Al3++3HCO=== Al(OH)3↓+3CO2↑常见的能彻底水解的离子组有Al3+与CO、HCO、AlO、S2-、HS-;Fe3+与CO、HCO(Fe3+与S2-、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①NH与HCO、CO组成的盐,虽然阴阳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但不能彻底水解,所以使用“”,不用“↑”,NH+HCO+H2O H2CO3+NH3·H2O②判断水解方程式时,要注意与电离方程式的区别,如HS-+H2O H3O++S2-为电离方程式。

      知识关联】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与电解质的强弱、盐类水解的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联系 【解析】由盐的组成找出发生水解的离子,根据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解答答案】(1) Al3++3H2O Al(OH)3+3H+(2)CO2-3+H2O HCO+OH-(3) Fe3++3H2O Fe(OH)3+3H+1.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应用的反应原理 (1)明矾净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纯碱溶液清洗油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配制FeCl3溶液时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例2】 下列实际应用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①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②泡沫灭火器中用硫酸铝与饱和小苏打溶液③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制备Fe(OH)3胶体④生活中电解食盐水制取消毒液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⑥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⑦把NaHCO3作为发酵粉使用时,往往加入少量的明矾A. ③④⑦       B. ①③⑤⑦ C. ②④⑥⑦ D. 只有④ 【解析】①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Al3+和HCO-3相互促进水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③Fe(OH)3胶体制备原理:Fe3++3H2O Fe(OH)3(胶体)+3H+;④电解食盐水生成H2、Cl2和NaOH,其中Cl2和NaOH溶液反应可制取消毒液,与水解无关;⑤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故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⑥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不能混用;⑦利用的是HCO-3与Al3+水解相互促进的原理。

      答案】D 盐类水解的应用1. 判断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氯化铵显酸性,醋酸钠显碱性2. 配制某些盐溶液时需抑制盐类水解,如配制含Al3+、Fe3+、Cu2+、Sn4+等的盐溶液时,须先将盐加入相应的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3. 蒸干灼烧某些盐溶液确定其固体产物,如蒸干灼烧AlCl3溶液后,最终所得固体为Al2O3,并非为AlCl3 4. 判断溶液中某些离子能否共存,彻底水解的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5. 实验室某些盐类试剂的贮存如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贮存时不能用玻璃塞;贮存CuSO4溶液时要加入少量H2SO4抑制Cu2+水解6. 判断某些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7. 制备胶体如Fe3++3H2O Fe(OH)3(胶体)+3H+ 8. 某些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涉及盐类的水解例如:(1)炸油条时向面中加入适量明矾和小苏打是利用Al3+与HCO彻底水解能产生CO22)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3)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4)明矾可做净水剂温馨提示】①除去Mg2+中混有的Fe3+常用的试剂有Mg 、MgO 、Mg(OH)2、 MgCO3等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固体物质②除去Mg2+中混有的Fe2+时,一般先把Fe2+氧化为Fe3+,然后再加入①中的试剂。

      知识关联】盐类水解的应用与离子反应、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联系 2.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解析】A中纯碱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B为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C是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D是因为硫化钠水解后产生了少量的硫化氢气体答案】B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例3】 (2010高考·广东卷,1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Na+)>c(A-)>c(H+)>c(OH-)B. c(Na+)>c(OH-)>c(A-)>c(H+)C. c(Na+)+c(OH-)=c(A-)+c(H+)D. c(Na+)+c(H+)=c(A-)+c(OH-)【解析】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故NaA中A-发生水解,A-+H2OHA+OH-,故有c(Na+)>c(A-)>c(OH-)>c(H+),A、B均错;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则有c(Na+)+c(H+)=c(A-)+ c(OH-),C错、D正确。

      答案】D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如磷酸溶液中:c(H+)=c(OH-)+c(H2PO)+2c(HPO)+3c(PO)2)物料守恒:就是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0.1 mol/L的NaHS溶液:c(Na+)=c(HS-)+c(S2-)+c(H2S) (3)质子守恒:水电离的特征是c(H+)=c(OH-),据此可以得出下列 关 系 : 如 在 K2CO3溶 液 中 , c(OH-)= c(H+)+ c(HCO)+2c(H2CO3) 【温馨提示】①相同温度、浓度时,NH3·H2O和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NH和CH3COO-的水解程度②相同温度、浓度时,大多数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但HSO、H2P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③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要抓住一个原理、两类平衡、三种守恒进行分析,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知识关联】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等联系。

      【解析】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且②的水解程度比①大,②碱性更强,故②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更多,A正确;②中CO2-3+H2OHCO-3+OH-,①中HCO-3+H2OH2CO3+OH-,故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B正确;HCO-3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c(H2CO3)>c(CO2-3),C错;CO2-3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c(HCO)>c(H2CO3),D正确答案】C3. (2010高考·四川卷,10)有关①100 mL 0.1 mol/L NaHCO3、②100 mL 0.1 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 B.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 ①溶液中: c(CO)>c(H2CO3) D. ②溶液中: c(HCO)>c(H2CO3) 【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区别A项是HSO-3的电离方程式,可简写为:HSO-3 SO2-3+H+答案】A1.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变化,其中不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 HSO+H2OSO+H3O+B. HCO+H2OH2CO3+OH-C. NH+H2ONH3·H2O+H+D. AlO+2H2OAl(OH)3+OH- 2.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镁 D. 高锰酸钾【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解答时要注意“加热蒸干并灼烧”。

      A得到Al2O3,B得到Na2CO3,D得到K2MnO4和MnO2的混合物答案】C 3. (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6H5ONa、⑥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③⑥④②⑤ B. ③①④②⑥⑤C. ③②①⑥④⑤ D. ⑤⑥②④①③【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规律及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NH4HSO4电离出的H+使溶液呈强酸性;NaNO3是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⑤、⑥水解使溶液呈碱性,酸性: C6H5OH⑥, 碱性⑤>⑥综上所述,答案为B答案】B 4. (2010·安徽师大附中摸底)常温时,0.1 mol·L-1 HA溶液的pH>1,0.1 mol·L-1 BOH溶液中c(OH-)/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以下离子浓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c(H+)<c(OH-)<c(B+)<c(A-)B. c(OH-)<c(H+)<c(B+)<c(A-) C. c(A-)=c(B+)>c(H+)=c(OH-)D. c(H+)+c(B+)=c(OH-)+c(A-)【解析】本题考查弱酸与强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由0.1 mol·L-1HA溶液的pH>1知,HA为一元弱酸;由BOH溶液中c(OH-)/c(H+)=1012知,c(OH-)=0.1 mol·L-1,BOH为一元强碱酸碱中和后的溶液中溶质为强碱弱酸盐BA,c(B+)>c(A-)>c(OH-)>c(H+),A、B、C均错;根据电荷守恒知,D正确答案】D 5. (1)饱 和 氯 化 铵 溶 液 显 酸 性 ,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 少 量 Mg(OH)2固 体 , 固 体 完 全 溶 解 ; 其 合 理 的 解 释 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2)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CH3COONH4溶液,Mg(OH)2能否完 全 溶 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能 ”或 “否 ”), 理 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及盐类水解的应用Mg(OH)2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 (s)Mg2++2OH-,NH4Cl溶液中的H+和CH3COONH4溶液中的NH和上述平衡中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使上述溶解平衡右移,从而促进了Mg(OH)2的溶解。

      答案】(1)NH+H2ONH3·H2O+H+Mg(OH)2(s)Mg2++2OH-,H++OH-===H2O(2)能 NH+OH-NH3·H2O使溶解平衡Mg(OH)2(s)Mg2++2OH-右移,从而促进了Mg(OH)2的溶解 第四节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想一想想一想】】①AgCl(s) Ag+(aq)+Cl-(aq); ②AgCl=Ag++Cl-①②两个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答案答案】】不同①式表示难溶电解质AgCl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方程式;②式表示强电解质Ag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 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①浓度:加水,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Ca(OH)2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小)③同离子效应:在溶液中加入与溶解平衡相同的离子,溶解平衡________移动,溶解度________三、沉淀反应的应用1. 沉淀的生成(1)可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条件①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够________;②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得越________越好 【想一想】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2-4,选择加入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答案】钡盐因为BaSO4比CaSO4更难溶 2. 沉淀的溶解(1)概念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________,使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2)方法①酸 溶 解 法 : CaCO3溶 于 盐 酸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盐溶液溶解法:Mg(OH)2溶于NH4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 沉淀的转化(1)概念:由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的过程2)实质:____________的移动3)规律:一般说来,溶解度__________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______的沉淀容易实现沉淀的溶解度差别_______,转化越容易 【答案】一、S<0.01 g 0.01 g<S<1 g 1 g<S<10 g S>10 g二、1. 一定温度 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 沉淀生成3. (3)不变4. (2)①溶解 ②溶解 ③逆向 减小三、1. (1)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 (2)①发生 ②完全 (3)HgS↓+2H+ HgS↓ 2. (1)离子 沉淀溶解 (2)①CaCO3+2H+===Ca2++CO2↑+H2O ②Mg(OH)2+2NH+4===Mg2++2NH3·H2O 3. (2)沉淀溶解平衡 (3)小 更小 越大 沉淀溶解的方法【例1】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 的增大而减小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C. 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A错;由图像可知:313 K时Ksp(SrSO4)最大,B正确;a点在283 K线的下方,属于不饱和溶液,C错;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属于饱和溶液,D错答案】B 沉淀溶解的方法1. 酸碱溶解法(1) 难溶性酸常用强碱来溶解:H2SiO3(s)+2NaOH === Na2SiO3+2H2O2)难溶弱酸盐常用强酸或较强酸来溶解:CaC2O4(s)+2HCl === CaCl2+H2C2O43)难溶性碱常用强酸(也可用较弱酸)来溶解:如向Mg(OH)2沉淀中,加入酸或铵盐2. 氧化还原溶解法有些金属硫化物(CuS、HgS等)溶度积特别小,在饱和溶液中c(S2-)特别小,不能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以减少c(S2-),达到沉淀溶解的目的如:3CuS+8HNO3===3Cu(NO3)2+3S↓+2NO↑+4H2O。

      3. 络合溶解法AgCl加氨水生成稳定的络合物[Ag(NH3)2]+,从而使沉淀溶解4. 沉淀转化溶解法BaSO4不能为酸碱所溶解,又不易形成稳定的配离子,也不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转化为一种新的难溶盐——弱酸钡盐(常使之转化为BaCO3),然后使之再溶于强酸温馨提示】不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除去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该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沉淀已经完全知识关联】沉淀溶解与溶解度、勒夏特列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联系 1. (2010高考·北京卷,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 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 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 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根据沉淀最终能转化为铜蓝,可以判断CuS比PbS的溶解度更小,A错;根据CuS中硫元素的价态为-2价可得知其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B错; ZnS是难溶物质,不能用S2-表示,C错;CuSO4与ZnS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正确。

      答案】D 溶度积的应用【例2】 (2010高考·浙江卷,26)已知:①25 ℃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5×10-10②25℃时,2.0×10-3 mol·L-1氢氟酸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 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 反 应 结 束 后 所 得 两 溶 液 中 ,c(CH3COO-)________c(SCN-)(填“>”、“<”或“=”)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10-3 mol·L-1HF溶液与4.0×10-4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解析】(1)由Ka(CH3COOH)=1.8×10-5<Ka(HSCN)=0.13可知,CH3COOH的酸性比HSCN的酸性弱,故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HSCN溶液相比,CH3COOH溶液中的c(H+)小,反应速率慢,二者与NaHCO3充分反应生成正盐后,CH3COONa的水解程度大,c(CH3COO-)应小于c(SCN-)3)由题图可知,当pH=4.0时,溶液中的c(F-)=1.6×10-3 mol·L-1,注意混合后,体积为原来的2倍,所以c(Ca2+)为原来的1/2,c(Ca2+)=2.0×10-4 mol·L-1答案】(1)HSCN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 <(2)10-3.45(或 3.5×10-4) Ka=,当c(F-)=c(HF)时,Ka=c(H+)查图中的交点处即为c(F-)=c(HF),故所对应的pH即为Ka的负对数(3)查图,当pH=4.0时,溶液中的c(F-)=1.6×10-3 mol·L-1,溶液中的c(Ca2+)=2.0×10-4 mol·L-1 c(Ca2+)×c2(F-)=5.1×10-10>Ksp(CaF2),有沉淀产生。

      1. 溶度积常数(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即为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符号Ksp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An(s)mMn+(aq)+nAm-(aq),则有Ksp=cm(Mn+)·cn(Am-)(3)影响因素同一难溶电解质的Ksp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 Ksp不变2. 溶度积的应用通过比较溶度积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1)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平衡; (2)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3)Qc<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到溶液饱和温馨提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气体(或固体)的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均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知识关联】溶度积与溶解度、化学平衡常数、浓度-时间图像等联系 2.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Ba2+(aq)+SO(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称为溶度积常数A. 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 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 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a点在平衡曲线上,此时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Na2SO4会增大SO的浓度,平衡左移,Ba2+的浓度应降低,A错;d点时溶液不饱和,蒸发溶液,c(SO)、c(Ba2+)均增大,B错;d点表示溶液的Qc

      答案】C 1. 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 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 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 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降低【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 AgCl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沉淀生成与溶解速率相等,但不为零,A正确;AgCl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出Ag+和Cl-,B错误;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C正确;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l-浓度,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AgCl的溶解度,D正确答案】B 2. 若在1 L蒸馏水中加入1滴(约0.05 mL)0.1 mol·L-1的NaCl溶液,搅拌均匀后再滴入1滴0.1 mol·L-1AgNO3溶液,请估算是否会产生沉淀(已知AgCl的Ksp=1.8×10-10) (  )A. 否          B. 是 C. 可能是 D. 以上都不正确【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c(Cl-)=0.05×10-3L×0.1 mol·L-1/1 L=5 ×10-6 mol/L,c(Ag+)=0.05×10-3L×0.1 mol·L-1/1 L=5×10-6 mol/L,Qc=c(Cl-)·c(Ag+)=2.5×10-11<Ksp,所以不会产生沉淀答案】A 3. 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 AgCl=AgI=Ag2S B. AgCl<AgI<Ag2SC. AgCl>AgI>Ag2S D. AgI>AgCl>Ag2S【解析】本题考查沉淀的转化开始生成AgCl沉淀,加一滴KI溶液,沉淀转化为AgI,再加一滴Na2S溶液,沉淀又转化为Ag2S,据沉淀的转化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可知溶解能力Ag2S<AgI<AgCl答案】C 4. 把 Ca(OH)2放 入 蒸 馏 水 中 , 一 段 时 间 后 达 到 平 衡 :Ca(OH)2(s)Ca2+(aq)+2OH-(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CaO,溶液的pH升高B.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 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向平衡体系中加入CaO,CaO与H2O反应使c(Ca2+)和c(OH-)都增大,平衡向左移动,由于温度不变,Ksp不变,所以当c(Ca2+)和c(OH-)减小至与原平衡相等时达到新的平衡,c(Ca2+)、c(OH-)未变,pH不变但n(Ca2+)、n(OH-)减小了,Ca(OH)2的量增大了;给溶液加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有少量Ca(OH)2析出,c(OH-)减小,pH减小;加入Na2CO3溶液,部分Ca(OH)2转化为CaCO3,固体质量增加;加入NaOH(s),平衡左移,Ca(OH)2固体质量增加 【答案】C 5. (1)在25 ℃下,向浓度相同的Mg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 知 25 ℃时 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2)水垢中含有的CaSO4,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从CaSO4到CaCO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写出前一个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于Ksp[Cu(OH)2]=2.2×10-20<Ksp[Mg(OH)2]=1.8×10-11,所以先生成Cu(OH)2沉淀即2NH3·H2O+Cu2+===Cu(OH)2↓+2NH 答 案 】 (1)Cu(OH)2  2NH3·H2O+ Cu2+===Cu(OH)2↓+ 2NH (2)CaSO4(s)Ca2+(aq)+SO2-4(aq)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