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第0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与测评课件新人教版.ppt
116页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________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非电解质:在________和________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物质类别:大多数有机物、酸性氧化物(如CO2、SO2)、氨气等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 ②常见的强碱、弱碱常见的四大强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一般是弱碱(如NH3·H2O)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如H2SO4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电解质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完成电离: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元弱碱的电离与多元弱酸电离的情况类似,但在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时,往往当成一步完成④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完全电离,如NaH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想一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答案答案】】不一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定义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的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 电离平衡的建立3. 特征“逆”: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 “等”:v电离=v结合 “动”:动态平衡,v电离=v结合≠0 “定”:平衡时电解质分子、离子的浓度________ “变”: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可能要移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定义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的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的建立3. 特征“逆”: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 “等”:v电离=v结合 “动”:动态平衡,v电离=v结合≠0 “定”:平衡时电解质分子、离子的浓度________ “变”: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可能要移动【【想一想想一想】】 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吗?离子浓度一定增大吗?【【答案答案】】都不一定如向醋酸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冰醋酸,平衡右移,但醋酸分子的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平衡右移,但H+的浓度减小三、水的电离三、水的电离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在25℃时的纯水中,c(H+)=c(OH-)=1.0×10-7 mol/L,此时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KW只与______有关温度升高,KW________【【想一想想一想】】25℃时,纯水的KW=1.0×10-14,那么25 ℃时酸、碱、盐溶液中KW是多少?【【答案答案】】酸、碱和某些盐虽然影响水的电离平衡,造成水电离出的H+或OH-的浓度发生变化,但由于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25 ℃时KW仍然不变。
【答案】一、1. (1)熔融状态 酸 碱 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2)水溶液 熔融状态 2. (1)完全离子 强酸 强碱 绝大部分盐 部分 离子 分子 弱酸 弱碱 水(2)①H2CO3、CH3COOH、H2SiO3 HNO3 H3PO4 H2SO4 H2S、H2SO3 HCl、HClO4 HF、HClO ②NaOH KOHCa(OH)2 Ba(OH)23. (1)H2SO4===2H++SO(2)①CH3COOHCH3COO-+H+ NH3·H2ONH+OH- ②H2CO3HCO+H+、 HCOH++CO2-3④NaHSO4===Na++H++SO2-4 NaHCO3===Na++HCO、HCOH++CO2-3二、1. 电离成离子 离子结合成分子 3. 不再变化三、1. 2H2OH3O++OH- H2OH++OH-2. (1)c(H+)·c(OH-)=1.0×10-14 (2)温度 增大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例例 1】】 已 知 0.1 mol/L的 醋 酸 溶 液 中 存 在 电 离 平 衡 :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降低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解析】A项,加入NaOH溶液,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c(CH3COOH)减 小 , 但 减 小 程 度 较 小 , 因 此 c(H+)/c(CH3COOH)减小;B项,降低温度,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c(CH3COOH)增大,因此c(H+)/c(CH3COOH)减小;C项 , 加 入 少 量 冰 醋 酸 , 电 离 程 度 减 小 , 因 此 c(H+)/c(CH3COOH)减小;D项,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而c(CH3COO-)减小, ,因此c(H+)/c(CH3COOH)增大。
【答案】D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CH3COOHCH3COO-+H+为例Ka是电离平衡常数)【【温温馨馨提提示示】】电离平衡仍遵循勒夏特列原理,要正确理解“减弱”的含义如加水稀释类似于气体反应的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知知识识关关联联】】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与化学平衡、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等联系1. (2010·福建泉州一中期中)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滴加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错;加水,反应速率减小,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错;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小于0.1 mol/L HCl溶液中c(H+),故滴加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C错;加入少量NaOH固体,c(H+)减少,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答案】D强酸(或强碱)与弱酸(或弱碱)的比较【例2】 (2010高考·全国卷Ⅱ,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相比较,中强酸溶液②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起始产生氢气的速率相等,反应过程中中强酸继续电离,溶液的c(H+)大,产生氢气的速率快,C正确答案】C1. 强酸与弱酸的pH、溶液导电性、反应速率等都与c(H+)或c(OH-)有关,而中和碱的能力、产生氢气的量等与强酸或弱酸的物质的量有关2. 强酸与弱酸的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强酸与弱酸时要注意等物质的量浓度和等pH的两种酸的差异常用的实验方法有:(1)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酸的导电性2)配制一定浓度的酸溶液,测定其pH3)将一定pH的酸溶液稀释100倍,测定pH的变化4)配制一定浓度的某酸的强碱盐溶液,测定其pH知识关联】强酸与弱酸的比较与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的比较等联系2. 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 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c(H+)=1×10-3 mol/L的两溶液稀释100倍,c(H+)都为1×10 -5 mol/LD.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少【解析】A项盐酸和醋酸浓度相同时,因两者电离能力不同,c(H+)盐酸>c(H+)醋酸。
B项两者均为一元酸,在同体积、同浓度时,其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相同C项稀释后,盐酸的c(H+)为1×10-5 mol/L ,而醋酸继续电离出H+,其c(H+)>1×10-5 mol/LD项盐酸中加NaCl固体,c(H+)几乎不变;醋酸溶液中加CH3COONa固体,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答案】B影响水电离的因素以及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 【例3】 (2010·山东潍坊期末)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解析】A项,稀氨水是弱碱,加入稀氨水后水溶液中的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项,NaHSO4溶于水中电离使c(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故KW不变;C项,向水中加入CH3COONa,CH3COONa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c(H+)降低;D项,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变大,pH变小。
【答案】B2. 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25℃时)(1)中性溶液:c(H+)=c(OH-)=1.0×10-7 mol/L2)溶质为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电离和水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如计算pH=2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10-12 mol/L,即水电离出的c(H+)=c(OH-)=10-12 mol/L3)溶质为碱的溶液 OH-来源于碱电离和水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如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即水电离产生的c(OH-)=c(H+)=10-12mol/L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H+和OH-均由水电离产生,如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2mol/L,[c(OH-)=10-12mol/L是因为部分OH-与部分NH结合了];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2mol/L【温馨提示】①升高温度、加水解的盐、加非常活泼的金属(如Na)等能促进水的电离;加酸、加碱、加NaHSO4等能抑制水的电离②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pH=2的NH4Cl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对水电离的促进程度相同。
知识关联】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电解、金属腐蚀等联系3. 25℃时,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为( )A. A>B B. A=10-4BC. B=10-4 A D. A=B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离时是否存在电离平衡B.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C. 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D. 强电解质融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解析】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B错;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C错;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强电解质在融化状态下不能导电,D错答案】A2.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HCO3===Na++H+ +CO B. H2CO3H++HCOC. AlCl3===Al3+ +3Cl-D. NaHSO4===Na++H++SO【解析】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答案】A3. (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开始时,醋酸反应速率快B. 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H2多C.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的热量多D.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Zn+2H+===Zn2++H2↑【解析】本题考查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c(H+),生成的n(H2)取决于酸的物质的量,A中c(H+):盐酸大于醋酸;B中酸的物质的量:盐酸小于醋酸,A、B均错C中盐酸和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故正确醋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分子式,D错答案】C4. 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H+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 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n(OH-)增大C. 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中加水促进NH3·H2O的电离,使n(OH-)增大,正确;B中浓盐酸中和OH-,使n(OH-)减小,错误;C中c(OH-)增大,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D中c(NH)增大,错误答案】A5. 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以及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纯水中c(H+)=c(OH-)=2×10-7mol/L,则纯水中KW=c(H+)·c(OH-)=2×10-7×2×10-7=4×10-14,若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4×10- 14,则盐酸中的c(OH-)=(4×10-14)/(5×10-6)=8×10-9 mol/L答案】2×10-7 mol/L 8×10-9 mol/L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 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节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想一想想一想】】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答案答案】】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中性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但c (H+)一定等于c (OH-) 。
2. 溶液的pH(1)计算公式:pH =________2)适用范围:________之间 (3)意义:pH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减小,溶液的酸性 ________;pH增大,溶液的碱性________ (4)溶液pH的测定方法① pH试纸法:把小片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__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__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②pH计法 【温馨提示】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只能是整数二、酸碱中和滴定1. 实验用品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馏水仪器:________滴定管、________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________2. 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中:a. ________;b. 洗涤;c. ________;d. 装液;e. 排气;f. ________;g. 记录②锥形瓶中:a. 注碱液;b. 记读数;c. 加指示剂2)滴定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至终点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3. 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________计算想一想想一想】】 酸性、氧化性的试剂能否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碱性的试剂能否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为什么?【【答案答案】】 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故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一般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故不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一般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有关pH的简单计算【例1】 (2010高考·全国卷Ⅰ,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 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 mol/L盐酸的pH=8.0 D. 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解析】将醋酸溶液稀释则c(H+)减小,pH增大,b>a,A错;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无色→红色),现使红色褪去,pH可能≤7,也可能在7~8之间,B错;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C错;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V1=10-(14-b)V2⇒V1/V2=10a+b-14,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D正确。
答案】D1. 单一溶液的pH计算(1)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则c(H+)=nc mol·L-1,pH= -lg{c(H+)}= -lg (nc)2)强碱溶液,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则c(H+)= 10-14/nc mol·L-1 pH=-lg{c(H+)}=14+lg(nc) 2. 酸碱混合pH计算(1)适用于两种强酸混合 c(H+)混=[c(H+)1V1+c(H+)2V2] /(V1+V2)(2)适用于两种强碱混合 c(OH-)混=[c(OH-)1V1+c(OH-)2V2]/(V1+V2)【温馨提示】①溶液混合时pH的计算方法是“酸按酸、碱按碱、异强混合过量算”如:对强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一定要先计算c(OH-),通过KW换算出c(H+),再取其负对数求pH,注意不要直接计算c(H+)②常温下弱酸(弱碱)用水稀释,当弱酸(弱碱)电离的c(H+)或c(OH-)小于10-6mol·L-1时,计算稀释液的pH值,不能忽略水的电离3.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加水稀释后的pH的计算(1)强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a+n;(2)弱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b-n。
5)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只能约等于或接近于7,酸的pH不能大于7,碱的pH不能小于7温馨提示】相同pH的强酸(强碱)溶液与弱酸(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强碱)变化比弱酸(弱碱)的变化幅度要大,可利用这一点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知识关联】溶液的pH与pH试纸的使用、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等联系1. (2010高考·海南卷,2)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A. 1.7 B. 2.0 C. 12.0 D. 12.4【解析】假设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的体积均为1 L,硫酸溶液中n(H+)=0.12 mol,氢氧化钠溶液中n(OH-)=0.1 mol,酸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c(H+)=(0.12 mol-0.1 mol)/2 L=0.01 mol/L,故pH=2.0 答案】B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例2】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盐酸,某学生为测定该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________→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0.4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_2)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如图所示)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④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 滴定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温馨提示】①在中学阶段,恰好中和=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②在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中,要看清标准液与待测液的位置,标准液在滴定管中与标准液在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情况相反知识关联】酸碱中和滴定与基本实验操作、溶液的pH等联系2.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酚 酞 作 指 示 剂 )。
下 列 情 况 会 使 测 定 结 果 偏 高 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盐酸进行滴定;②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用来量取待测液;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④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又未摇匀洗下;⑤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⑥滴加盐酸,到终点时颜色不足半分钟即恢复为原色;⑦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⑧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解析】①使盐酸的体积读数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②使待测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③使待测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消耗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④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⑤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⑥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⑦使读出的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⑧使盐酸的体积读数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答案】①③⑤⑦ 1. (原创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2010高考·江苏卷,5,A)常温下,1 L 0.1 mol/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 (2010高考·江苏卷,2,B)4 ℃时,纯水的pH=7C. (2010高考·山东卷,14,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 (2010高考·江苏卷,7,D) 用广泛试纸测得0.10 mol·L-1 NH4Cl溶液的pH=5.2【解析】无论NH+4水解程度有多大,根据元素守恒知A正确; 25 ℃时,纯水的pH=7,温度降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增大,B错;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增多,消耗的标准液增多,测定结果偏高,C错;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只能读出整数值,D错。
答案】A2.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 A. 9.0 B. 9.5 C. 10.5 D. 11.0【解析】本题考查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的pH计算1体积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说明两者物质的量相同,中和后溶液的pH=7设碱的pH=x,则1×10-2.5=10×10x-14,解得x=10.5答案】C3. 向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 )A. 弱碱 B. 一元强碱 C. 多元强碱 D. 任何强碱【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碱混合后酚酞变红,说明此时溶液显碱性,碱溶液中可提供的c(OH-)应大于盐酸所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该碱应为弱碱答案】A4. (2010·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氨水,其pH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