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思考题.docx
14页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其各自内涵是什么?答:生态学:研究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环境生态学:①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 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②目的:运用生 态学理论,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你认为引种、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作为新型病毒的传播媒介,经济影响,对人类的健康影响, 入具体的如破坏农作物,排挤本地生物,成为优势种,传播或直接致病入侵的 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物种而迅速繁殖,进而侵占当地物种的生态位,造成本地物 种的灭绝,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2、 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关系如何?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答: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达 到一定强度后光和效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和效率不仅不会提高, 反而下降此点称之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 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此点称为光补偿点3、 阐述水、土壤的生态作用答:(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Q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Q水是良好溶剂, 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⑥水有较大的比容,为生物创造稳定的体温和环温。
2)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Q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矿物质、气-土壤肥力;⑥构成土壤生物作 用,土壤中生物包括各种菌类、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对土壤有机物分 解转化、元素循环有 重要作用,改变土壤物化性质,影响生物生长;©生态系 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4、 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意义?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 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因此可用公式表示:K二N・(T-TO)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 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制定农业气候区划,选择作物种类(山地、平 原);植物保护和防治病虫害;应用积温预报农时,合理安排全年农作物种植5、 生态因子作用特点是什么?答:①综合作用:环境中各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 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② 主导因子: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往往会有一个或两个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对生 物起决定作用,被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 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③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 阶段性:生物生长发育不用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是不同的⑤ 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种因子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主导因子,如 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疾病或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 环境因子具有不可代替性但许多条件下,在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中, 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并且同样可以获得相似的生态 效应6、什么是限制因子?作用规律有哪些?答: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 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耐 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作用规律:限制 因子通常发生在一种生物对某一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而且这种因子又易于 变化的情况下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1、什么是种群?个体与种群的关系是什么?种群有哪些数量特征?其生态学意 义或作用有哪些?答:①种群:一定时空范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称之为种群,种群的动态研究是种 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 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② 种群与个体的关系:从个体到种群不是简单相加,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整体, 是质的飞跃。
种群由个体组成,个体依赖于种群③ 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越多、密度越高,种群就越大,种群对生态系统功能的 作用也就越大种群的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的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 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同时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 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④ 种群的意义: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 群是一个演化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2、什么是生命表?说明动态和静态生命表主要区别答:①生命表是最直接地描述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是研究种群动态的 有力工具描述种群数量变化②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是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存活过程而获得的数据来编制的 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结 构调查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3、种群的增长模式有哪些?说明各参数的意义答:(1)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①、世代不重叠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N二N加,式中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九为种群的周限增长率②、世代重 t 0叠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N二Nertt 0(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最著名的是逻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变化可分为五个时期:开始期、加速k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N二——种群增长率=(非密度制约增长 t 1 + ea-rt方程)X(密度制约因子)a为参数,「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表示环境的容纳量逻辑斯蒂方程的意义:a、它是两个相互作用增长模型的基础;b、它也是渔业捕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用来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c、模型中的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4、 什么是种群空间动态?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答:①种群的空间动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位置变化 ②分布格局: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5、 集群效应、最小种群密度、拥挤效应和阿利定律与种群密度发展有何关系? 答:(1)集群效应:同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生物学意义:①集 群有利于提咼捕食效率;②集群可以共同防御敌害;③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④集群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⑤集群能够促进繁殖2) 最小种群原则:个体数量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时,动物种群不能正常生活 或生存只有满足“最小种群原则”才能产生集群效应3) 拥挤效应:个体数量过高会对群体产生有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一一拥 挤效应4) 阿利定律:当种群密度处于适度时,种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会对 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6、 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及实际意义答:①r-选择:在不可预测的多变环境中,当灾难突然来临,数量突降,没有密 度影响,只有较高的繁殖能力rm才能补偿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即r-选择,该适 应对策为r对策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r-选择优点:数量低时, 可迅速恢复;缺点:死亡率高,种群不稳定② k-选择:在稳定环境中,自然灾害少,种群密度高,数量可能达到或接近逻辑 斯谛增长模型的饱和值K,称为K-选择,该适应对策为K对策k-选择有利于增 加竞争能力的选择K-选择优点:对子代有抚育和保护,使存活率高、寿命长, 保证在激烈生存斗争中取胜缺点:种群一旦遭到破坏,回到平衡的能力有限, 有可能灭绝③ 两对策者种群动态特征区别:a、 平衡点数量不同K-对策者有两个交点X和S,X称为灭绝点,r-对策者有一 个;b、 种群低密度时动态不同K-对策者下降到X以下有灭绝的危险,r-对策者 增值快;C、平衡点S附近动态不同K-对策者种群数量趋于平衡,r-对策者剧烈波动 ④r-对策K-对策理论意义:A. 大多数有害动物属于r-对策者,在防治方面一两次的灭杀仅能暂时控制;B. 大多数珍稀动物属于K-对策者,在拯救方面不断给予保护。
7、试写出种间竞争模型,影响种间竞争结局的指标有几种?如何影响?dN / d = rN (ki - Ni ~aN2)答:①种间竞争模型:1 t i i k1 其中a为物种2对物种1的 k -n —BndN /d = rN (-a—— )2 t 2 2 -2竞争系数;p为物种1对物种2的竞争系数如果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大,而种内竞争强度小:则该物种在竞争中将取胜 若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小,而种内竞争强度大:则该物种在竞争中将失败 若两个物种的种内竞争均比种间竞争强烈:两物种就可能会稳定共存; 如果种间竞争都比种内竞争强烈:那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共存8、什么是生态位?说明生态位重叠或分化与竞争、进化的关系答:①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 中被某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生态位② 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了种间竞争,而且两个物 种的生态位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③ a、如果两竞争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重叠较少,物种是狭生态位的,其种内竞 争较为激烈,将促使其扩展资源利用范围,使生态位重叠增加b、如果两竞争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重叠较多,物种是广生态位的,生态位重叠 越多,种间竞争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种物种灭亡,或通过生态 位分化而得以共存。
C、通过生态位重叠、分离可以探讨竞争与进化:两个具竞争关系的物种,种内 竞争促使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促使物种的生态位分离d、一个群落中,若各种群具有各自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竞争,保证群落 的稳定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群落:特定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2)特征: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②具有一定的 外貌和结构;③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⑤具有 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 段或特定的生境⑦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2、最小群落面积、群落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1)群落最小面积: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 种群落最小面积能反映群落结构特征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群落最小面积 越大2) 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又称群落的异质性各个种的相对密度越均匀, 群落的异质性越大,多样性越高物种多样性说明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即丰富度 种类数越多,多样性越高3、 群落的成员型分类有哪几种?答:优势种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或罕见种。
4、 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关系如何?答: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 些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生命力强的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群落不 同的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5、 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实践上有什么意义?答:(1)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 带2)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3) 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 错区面积,提咼产量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的如桑 基鱼塘,道路隔离6、 分析陆生、水生生物群落中植物组分和动物组分垂直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 主要影响因素答:(1)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 是由植物的生活型所决定分为地上成层和地下成层2)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动物群落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与不同 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