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46页第 一 单 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语语 文文内 容 索 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练习思考与运用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助读预习助读【了解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新闻,写于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有关英国管治香港的历史,情况大致如下: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强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通过北京条约,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的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1990年4月4日,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本文就记录了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他在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兰考正在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病,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相关链接】(1)新闻:新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等广义的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2)通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较详细而又深入地报道国内外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一种新闻文体与消息相比,通讯的内容比较宽,可以做深入的报道它不但交代新闻事实,而且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对人物、事件进行细致的刻画与描写,捕捉细节,烘托环境气氛在表达方式上,通讯也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可以更灵活地穿插议论、抒情,明白地表达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在语言上,通讯则比消息更要求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在时效性方面,通讯要稍逊于消息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讯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报道的内容来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等;按报道形式来分,可以分为专访、新闻特写、新闻小故事、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知识积累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知识积累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1)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2)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人或事,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2.解释下列词语(1)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2)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人或事,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3)瞎子摸鱼:比喻漫无目标、乱抓一气、盲目地干事情的坏作风4)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5)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6)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7)全心全意:用全部的精力8)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消失消逝辨析: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失”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彻底失去了例句:“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火车的隆隆声消逝了2)临近邻近辨析:两个词语都可以做动词,表示“靠近”的意思,但用法不同临近”可以与表示季节或节日等的词语相结合,表示时间的靠近;还可以和表示地点的词语连用,表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所连接的两个词语具有主从关系。
邻近”和后面的名词相结合,只表示空间位置上的接近,且连接的词语之间多为并列关系例句: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今年夏天,他准备到临近太湖的桃源山庄避暑3)检查检察辨析:两个词是同音词,但意义不同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多指核对、查出问题)检察”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例句:他本想检查一下稿件中的错误是否修改到位,奈何原稿不在身边,工作难以进行温州推进干警执法档案建设,强化对检察人员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研习讨论与鉴赏研习讨论与鉴赏问题研讨问题研讨【任务一】分析文本内容,理清行文思路1.别了,“不列颠尼亚”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参考答案: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语(第1段):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主体(第210段):具体报道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英方撤离的过程结语(第11段):总结全文从米字旗的降落到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管治,香港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2.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三次写到降旗,请找出来,并说明每次降旗的意义。
参考答案: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标志着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标志着英国管治即将告终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3.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参考答案: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管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陨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4.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每则材料各自侧重写了什么内容?参考答案: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每一个时间段分别用小标题概括中心内容,从不同侧面对焦裕禄进行描写刻画开篇部分是引子,交代焦裕禄初到兰考的情景,自然引出下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重点写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现状,亲自领导参与调查研究;“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重点写焦裕禄关心群众,积极组织抗险救灾的事迹;“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重点介绍焦裕禄带病工作的事迹,突出他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写焦裕禄病危时的情形,交代他的遗愿;“他没有死,他还活着”,重点介绍焦裕禄去世以后兰考群众对他的痛悼、怀念之情和兰考的变化,突出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影响。
5.仔细研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简要概括焦裕禄的可贵品质,并分析文章是如何表现焦裕禄的这些可贵品质的参考答案:这篇文章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充分展示了焦裕禄作为党的优秀干部的光辉形象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心系群众,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章写了这位英雄人物在兰考县一年半所经历的两个方面的斗争: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二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出焦裕禄面对困难时的英雄精神,面对群众时的公仆情怀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间、地点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先进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揭示人物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跌宕有致,引人入胜任务二】分析新闻的选材特点及艺术技巧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是香港回归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找出文中含有具体时间的句子,并根据这些时间概括文中选取了哪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事件参考答案:6月30日下午4时30分,降下港督旗帜;4时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6月30日晚6时15分,在添马舰东面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升起。
7月1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2.别了,“不列颠尼亚”在现实的场景之中也穿插了背景材料,请指出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背景包括港督府的历史和156年前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在香港升起了英国国旗等作用:这些背景材料和现实场景串在一起,融为一体,也使得现实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凸显事件本身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终于使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这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成为过去,彰显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复兴3.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作者在描述人物事迹时多次列举数字,这些数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1)“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兰考县一连下了13天雨,雨量达250毫米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渍死了全县有11万亩秋粮绝收,22万亩受灾具体写出兰考遭遇的严重灾情,突出焦裕禄肩上责任之重2)“一年多来,全县149个大队,他已经跑了120多个突出重病之中焦裕禄调查研究范围之广,歌颂了他关心百姓、公而忘私的革命热情3)“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
1965年,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焦裕禄对兰考作出的突出贡献,从侧面表现了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影响4.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叙事中穿插了许多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这些语句有何特点?请找出典型例子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除了叙述,文中还有许多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例如: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临行那一天,由于肝痛得厉害,他是弯着腰走向车站的他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兰考啊!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焦裕禄同兰考县人民,同兰考县党组织的最后一别这些语句或开头之处作诱导,或关节之处作渲染,或衔接之处作黏合,或结尾之处作点睛,短而精当,起到了揭示主旨,使人物形象生辉,激发和启示读者的作用任务三】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文中情感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管治,一语双关别了,不列颠尼亚”,一个倒装,一个借代,以强调的句式、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管治的终结,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时代的到来,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有民族自豪之情蕴含其中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如何理解课文最后这句话?参考答案:短短十三个字,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包含着无穷的意蕴:英国人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中国人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3.新闻强调客观性,这并不是说新闻中不可以带有个人情感倾向,那么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是怎样含蓄地表达作者的自豪与激动之情的?参考答案:(1)恰当使用副词文中“从此”“永远”等词语强化了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国人的自豪感2)巧妙使用数字本文数字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时间的精确性以时间为线索,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体现了庄严感和严肃性150年表述的变化第1段“150多年”,第7段“156年前”,最后一段“156年5个月零4天”,越来越精确的表述,体现了自豪感也在逐渐地增加3)利用对比凸显情感英方在港岛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时,将156年前英方占领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天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形成对比;英方“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把米字旗降下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