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doc
6页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计划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获得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地震法、测井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根据不同勘探开发目的的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地质解释和信息服务,培养能在资源勘探开发及工程勘查等领域从事相关勘查技术与工程方法和设备的研发、信息服务、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三、业务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等人文与社科的知识;(2)基本掌握一门外语, 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3)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5)掌握地震、测井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掌握地球物理勘探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方法;(6)掌握应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7)了解现代勘查技术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及现代测井技术的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地球物理勘查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研究能力;(4)专业能力:①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地质及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现代常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②具备常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施工及数据解释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③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对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④具有正确选择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⑤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通过网络检索中外文相关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⑥具有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自觉不断地丰富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知识3.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2)文化素养: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3)身心素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学位课程: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石油地质学、计算方法、数学物理方程、电磁场论、弹性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地震勘探原理、地球物理测井原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或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C 语言课程设计、综合地质实习、地震解释课程设计、地震生产实习(或测井生产实习)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实习、油藏地球物理课程设计、地震资料处理课程设计、综合录井与气测实习、测井仪器原理及应用实习、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五、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强大;面向石油勘探与开发,突出石油测井和石油物探;通过校企联合和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培养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成为测井领域的技术骨干和楷模。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 169.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 105.5 学分,实践教学 38 学分(含企业学习阶段学分) ,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 8 学分)26 学分自主发展计划 10 学分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验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学时类型建议修读学期及周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课程性质课 程编 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 学 时 (W)理 论实 验上 机考 核 方 式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开课单位通识教育课程02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32(16)E3马克思主义学院161001 计算机基础2.5402812E2计科学院 261004 大学英语 A(上)(下)10160160E55外语学院必修261005 大学英语 A 听说(上)(下)46464E22外语学院课程性质课 程编 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 学 时 (W)学时类型考 核 方 式建议修读学期及周学时 开课单位理 论实 验上 机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261003 高级英语(上) (下)(8 )(128 )(128 )E(6) (6)外语学院261006 高等数学 A(上)(下)11176176E66数学学院 031001 体育(1)~(4)4120120T2222体育学院02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840(8)E3马克思主义学院02107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E2马克思主义学院02109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 论46448(16)E4马克思主义学院021001 形势与政策 A2(20)(20)T(2) (2)马克思主义学院小 计45.575270012201846必修注:1. 新生入学后通过英语水平测试(相当于英语六级水平) ,或者已通过托福(80 分)或雅思英语(6 分)考试的, 奖励 6 个学分,修读《高级英语》课程;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门课程各安排 8 学时、16 学时和 16 学时用于学生课外研习。
041067 人文素质教育12020T2文学院262001 心理健康教育0.510(10)10T2教育学院262002 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120(20)20T22教育学院061260 大学艺术0.510(10)10T2艺术学院限选小计36060622选修注:通识选修课程由学校提供,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艺术欣赏 与体育健康和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 5 个模块,本专业学生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和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模块中分别 至少选修 2 个学分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 8 个通识教育选修学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职业 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为限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分别计入相应模块(详见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不得重复修读 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121041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概论11616T2地物学院131038 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4645212E4地科学院081018 大学物理 A(上) (下)7112112E44物电学院071013 线性代数2.54040E3数学学院071026 复变函数与积变变换2.54040E4数学学院161002 C 语言程序设计3.5564610E4地物学院081017 大学物理实验 A(上) (下)34848E22物电学院07100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48E4数学学院121002 计算方法2.5403010E4地物学院151042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3.55656E4电信学院151055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1616E2电信学院必修小 计33.553644076202817 20 专业课程131036 沉积岩与沉积相3483810E4地科学院121005数学物理方程3.04848E/4地物学院121007 电磁场论2.54040E4/地物学院121020 信号分析与处理464586E6地物学院121015 弹性力学2.54040E4/地物学院121014 地震勘探原理4.572648E6/地物学院121041 地球物理测井原理4.572648E/6地物学院物探方向必修121019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2.54040E/4地物学院课程性质课 程编 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 学 时 (W)学时类型考 核 方 式建议修读学期及周学时 开课单位理 论实 验上 机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测井方向121013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2.54040E4/地物学院小 计26.54243923242 137 122031 石油地质学2.54040T4地物学院 122050 岩石物理学(限选)2.54040T4/地物学院 122055 核物理基础(测井限选)23232T/4地物学院 122002 微机原理与应用2.540404地物学院 122032 地震勘探仪器2.54040T/4地物学院 +企业 122074 测井仪器(测井限选)34848T4地物学院 +企业112093油藏物理与油藏工程(测井限选)2.54040T4油工学院选修122075重力、磁法、电法勘探(物探限 选)23232T4地物学院122048 生产测井23232T4地物学院 132039 试井分析2.54040T4地科学院 122024 油藏地球物理(物探限选)34848T/4地物学院 122035 地震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23232T/4地物学院 122076 综合录井与气测23232T4地物学院 +企业 122063 测井地质与油藏描述34848T/6地物学院 小 计345444544选修要求至少取得 18 个专业选修课学分。
实践教学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12WT2法学院 社会实践24W4马克思主义学院 C 语言程序课程设计22WT2地物学院 综合地质实习44WT4地物学院 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812WT12地物学院 +企业 物探方向 油藏地球物理课程设计22WT3地物学院 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22WT2地物学院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实习56WT6企业 地震资料处理课程设计57WT7企业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56WT6企业 高级地球物理专题22WT2地物学院 +企业 测井方向 测井生产实习33WT3地物学院 +企业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22WT2地物学院 综合录井与气测实习33WT3企业 测井仪器原理及应用实习59WT10企业 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55WT6地物学院 +企业 测井应用软件33WT3地物学院 +企业必修小 计3849W2465 19 14九、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 10 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 十、学时学分统计表专业名称课程模块必修/选修合计占总学 分比例必 修选 修门数学时 (周数)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周数) 合计学分合 计通识教育课程1675245.5160891253.531.6% 学科基础课程1353633.5——53633.519.8% 专业课程842426.52881871244.526.3% 实践教学(集中)1149W38——49W3822.4% 合 计481712105.5448262160169.5100.0% 必修、选修课程占课内 教学总学时(学分)比 例—79.3%80.2%20.7%19.8%100.0%勘查技术 与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占总学时比例35.7%注:统计实践教学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