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2906189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1.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状 况,切实提高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 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形成 包括2015年度区域初始评价、2016年度区域更新评价、2017 年度区域更新评价在内的3轮评价成果,评价时点为评价年度 上一年年底评价以城市为单元,以各参评城市行政辖区范围 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 (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0余个城市近期,部对 各地上报的评价成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评价结果通报如下—、评价工作基本情况根据《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函〔2014〕210号)的要求,部决定用5 年时间开展全国80%地级以上城市和60%县级市建设用地节约 集约利用评价工作2015、2016、2017年,分别有556个、569 个和564个城市参与评价①,占全国城市总数(653个)的85.2%、 87.1%和86.4%,覆盖面符合文件要求其中,2017年度地级①汇总分析涉及的人口、经济数据为地方上报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由统计部门提供;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 源于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土地供应数据为地方上报数据,来源于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以上参评城市273个,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291个)的 93.8%,县级参评城市291个,占全国县级市总数(362个)的 80.4%②2017年度各省(区、市)参与汇总城市个数见附件1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评价选取国土开发强度、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建设用 地地均GDP (以下简称"地均GDP”)、建设用地地均固定 资产投资(以下简称“地均固投”)、单位GDP增长消耗新 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GDP地耗”)、单位固定资 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固投地耗”)等 6项关键指标进行统计测算,以反映各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 集约利用程度水平同时还根据多项指标综合计算各城市的节 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对各城市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各指 标解释详见附件5)总体来看,2014-2016年度,参评城市③国土开发强度从 6.85%上升至7.02%,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从4665人/平方公 里下降到4613人/平方公里,地均GDP由201.1万元/公顷提髙 到222.2万元/公顷,地均固投由125万元/公顷增长至152.3万 元/公顷,单位GDP地耗从11.1公顷/亿元下降到9.07公顷/亿‘3全国城市总数、地级以上城市数量、县级市城市数量为2014年城市个数,根据各省(区)上报城市名单统计得出。

      ◎由于部分地级以上城市的有关用地、经济、人口数据包含了其下辖县级市的数据,为避免重复计算,在合并这些重 复统计的县级市后,共对326个城市数据进行汇总(即273个地级以上城市,53个县级市) 元,单位固投地耗由1.2公顷/亿元减少到0.8公顷/亿元,集约 用地水平逐年提高一) 国土开发强度截至2016年底,参评城市土地总 面积488.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0.9%o其中建 设用地面积3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7.7% 国土开发强度为7.02%,较2015年提升0.09个百分点分省 看,上海的国土开发强度最高(36.8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5.26倍,天津(34.77%)次之,最低为西藏(0.27%)分城 市看,地级以上城市中(以下正文中如无特别说明,该表述均 不含直辖市),深圳市、东莞市、厦门市等17个城市髙于25%; 县级市中,临夏市、侯马市、石河子市等4个城市高于25%o(二) 人口承载水平截至2016年底,参评城市常住总 人口 12.7亿人,常住城镇人口 7.5亿人,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 度为4614 A/平方公里分省看,上海的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 度最高(8899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参评地区平均水平的1.9 倍,北京(7381人/平方公里)次之,最低为内蒙古(2052人/ 平方公里)。

      分城市看,地级以上城市中,汕头市、毕节市、 温州市等12个城市高于8000人/平方公里,克拉玛依市、鄂尔 多斯市、大庆市等8个城市低于2000人/平方公里;县级市中, 临夏市、西昌市、都匀市等14个城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阜康 市、二连浩特市、文昌市等6个城市低于2000人/平方公里三)经济承载水平建设用地地均GDP: 2016年全国 参评城市GDP为76.2万亿元 环比增长6.9%;建设用地地均 GDP为222.2万元/公顷,环比增长5.6%o分省看,上海(912.8 万元/公顷)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倍;甘肃(81.6万元/ 公顷)最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7%o分城市看,地级以 上城市中,深圳市、广州市、厦门市等8个城市高于600万元/ 公顷,定西市、黑河市、阜新市、平凉市则低于50万元/公顷; 县级市中,绥芬河市、西昌市、永安市等7个城市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讷河市、北票市、文昌市、德令哈市则低于50万元/ 公顷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2014-2016年3年,全国 参评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值为52.2万亿元,经评价 计算后的2016年度的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④为152.3万 元/公顷,环比增幅&6%。

      分省看,天津(316.5万元/公顷)最 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辽宁、内蒙、甘肃等省较低,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75%o分城市看,地级以上城市中,贵阳 市、西宁市、福州市等14个城市高于300万元/公顷,克拉玛 依市、河池市、呼伦贝尔市等14个城市低于50万元/公顷;县 级市中,凯里市、绥芬河市高于300万元/公顷,格尔木市、东与计算建设用地地均GDP使用当年GDP不同,评价在计算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时,使用2014、2015、2016 年3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平均值作为分子,主要考虑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固定 资产投资年间波动相对较大,所以采用三年均值进行运算有助于减少年间波动带来的影响 方市、调兵山市等6个城市低于50万元/公顷四) 经济增长的地耗水平单位GDP地耗:2016年, 参评城市单位GDP地耗9.07公顷/亿元分省看,西藏(91.45 公顷/亿元)最高,北京(2.42公顷/亿元)最低分城市看, 地级以上城市中,邢台市、大同市、日喀则市等10个城市地耗 超过50公顷/亿元,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消耗水平较高,需进 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圳市、大连市、乌鲁木齐市等43 个城市耗地量较小,小于5.0公顷/亿元;县级市中,德令哈市、 石河子市超过50公顷/亿元,潜江、西昌、永安等4个城市小 于5.0公顷/亿元。

      单位固投地耗:2016年,参评城市单位固投 地耗0.8公顷/亿元分省看,单位固投地耗西藏(5.15公顷/ 亿元)最高,天津(0.27公顷/亿元)最低;分城市看,地级以 上城市中,拉萨、张掖、抚顺等10个城市单位固投地耗高于 3.0公顷/亿元,土地资源消耗水平较高,攀枝花、娄底、湘潭 等7个城市单位固投地耗低于0.30公顷/亿元;县级市中,德令 哈、二连浩特、格尔木等7个城市单位固投地耗高于3.0公顷/ 亿元,潞城市的单位固投地耗低于0.3公顷/亿元五) 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截至2016年底,全国参 评城市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30.97分省看,有12个省(区、 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北京、上海、浙江、福建、 江苏、重庆、广东等8个省综合指数高于36,集约利用程度较 高;有19个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内蒙古、 宁夏、辽宁、山西、吉林、海南综合指数低于25分城市看, 全国地级以上参评城市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深圳、广州、厦 门、武汉、温州、无锡、福州、杭州、长沙、常州等市全国 县级参评城市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石狮、临江、瑞安、诸城、 冷水江、江阴、乐清、昆山、张家港、乳山等市。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分析(一)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 部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各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不断优 化用地结构,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 是建设用地总规模增幅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连续多年数据看, 2010-2016年,参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由6.4%上升到7%,但 开发速度逐年降低,年变化量从1.12%降至0.87%建设用地 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其中西部地区(1.8%)增速最快, 东北地区(0.5%)增速明显慢于其他区域二是城乡用地内部 结构持续优化201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 比例由27.8%提高到31.7%,农村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由 64.4%下降到61.1%城镇用地比例持续增加,村庄用地比例持 续下降,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趋于优化同时,基础设施用地占 建设用地比例稳中有升,有力保障了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 项目建设二) 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 消耗不断下降各地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土地经济承载水平持续提高,单位GDP地 耗、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地耗有所降低从经济承载水平看,参 评城市地均GDP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2010年的135.3万元/ 公顷提高到2016年的222.2万元/公顷,增幅达到64.2%o参评 城市的地均固投从2010年的82.8万元/公顷提高到163.8万元/ 公顷,增幅达到98%O从经济增长的单位地耗看,参评城市单 位GDP地耗由2011年的10.48公顷/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9.07 公顷/亿元,下降了 13.5%;参评城市单位固投地耗由2010年 的2.1公顷/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0.8公顷/亿元,下降了 61.4%, 总的来看,经济增长的地耗水平不断降低。

      三)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评价 采用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城镇人口增长率 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率的比值)来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 化的差异弹性系数大于1,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小 于1则反之评价发现,2015年度弹性系数为1.2,系2010年 以来人口城镇化首次快于土地城镇化,2016年度这一趋势继续 延续,弹性系数进一步提升到1.3这一数据表明,土地城镇化 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得到初步扭转但是,不同区域仍存在 较大差异,2016年度与2015年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由1.2上升到1.4,人口集聚 更加突出;西部地区从0.9增加到1.1,首次突破1;东北地区 由0.4提髙到0.8,中部地区的弹性系数则从0.94略降到0.89o(四)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差异 显著为直观反映各地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评价依 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1018—2008),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测算各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节 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根据评价成果,确定综合指数值大于36.0 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较佳,综合指数值在 25.0-36.0之间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适中,综 合指数值小于25.0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有待 提高。

      结果显示,2016年底全国564个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节 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30.97,与往年水平基本相当134个城 市分值大于36分,总体状况较佳,其中86个位于东部地区(73 个城市位于江苏、浙江,山东、广东4个沿海发达省份),24 个位于中部地区,19个位于西部地区,5个位于东北地区,人 均建设用地面积平均为257平方米/人、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平均为208平方米/人,建设用地地均GDP平均为377万元/公 顷271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