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案(共8页).doc
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沪科版物理中考备考“作图”专题复习——光学作图复习教学预案课题光学作图课型复习课课时二课时授课人教学方式引导、提示、归纳总结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归纳总结设计意图作图是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图题分布在各个知识点的落实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特点不同,所以对作图要求也就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要求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能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而是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决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内容2、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3、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相应光路图4、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光学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引导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学会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然后以作图的形式展示所涉及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综合复习,学会整理知识,提练知识,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复习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解答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物理现象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投影、学生学习卡(练习题)等教学过程复习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谈话:作图题的解答完全以所学习的物理规律为依据;作图题可以表现物理现象的准确性,主要体现某种物理现象形成时所必需的合理条件今天,我们就对所学的光的知识进行回顾,希望同学们切实掌握这些知识聆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二、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现象3、平面镜成像4、光的折射5、透镜对光的作用6、凸透镜成像7、近视眼、远视眼成像与矫正知识储备及问题解析【作图要点】:(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一定要画直线,标箭头表示传播方向典例】(2009· 贵阳中考)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①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作图要点】:1)先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相应的反射(入射)光线,标明入射角和反射角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3)法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镜后部分)一定要用虚线4)箭头一定要沿光的传播方向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典例1】如图所示,一条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典例2】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作图要点】:1)像点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2)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3)虚像、物像连线用虚线表示,垂线标垂直符号典例】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作图要点】: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折(入)射光线的位置2)光在空气和另一透明介质中传播,空气中的角大于另一介质中的角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典例】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作图要点】: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远离主光轴牢记三条特殊光线:1、经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2、凸透镜:1)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2)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3、凹透镜:1)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典例】1、完成光路图2、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作图要点】1、实像用实线、虚像用虚线表示2、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1)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物像异侧;2)u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物像异侧;3)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 2f ,物像异侧;4)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5)u =f,不成像典例】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的物体作图要点】1、近视眼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远视眼将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2、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矫正后的像均成在视网膜上典例】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提问:我们所学的光的知识有哪些?(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及应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作图应注意事项?(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回答:在作光的直线传播图是要掌握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地面上A点的像在A点正下方的位置小球虽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轨迹在竖直面上,所以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线段引导学生回答:在作光的反射现象的光路图是要掌握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60°引导学生分析:首先过入射点作一条与界面垂直的法线,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最后标出光的传播方向,每条光线都是经过两次反射.从图中可看出:入射光线平行射入,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同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引导学生回答:1、平面镜成像时是否遵循光的反射规律?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3、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平面镜的物像对称特点,经S向平面镜作一条垂线,找到与S对称的S′点,S′为S的像点,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两条反射光线(注意虚线和垂直符号)。
引导学生回答:1、光的折射规律是什么?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有什么现象?(可逆)引导学生分析: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过入射点作法线,然后作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折射角引导学生回答:1、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3、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分别有哪三条特殊光线?其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1、考查运用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能力,解题时注意看清透镜类型和光线传播方向2、理解经过透镜后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引导学生回答:1、凸透镜成像有几种情况?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分析:由图可知,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该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与像在透镜的两侧,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于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体比像小引导学生回答:1、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引导学生分析: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所以在方框内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向两侧发散;矫正后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1、相互交流,归纳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回答。
1、根据教师的问题思考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3、相互交流,归纳不合理的原因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回答光的直线传播规律3、相互交流,完成“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3、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光的反射规律并找出回答中不合理的原因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回答光的反射规律3、相互交流,完成光路图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3、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回答光的反射规律3、相互交流,完成光路图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3、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回答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如何画法线?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怎样?3、相互交流,完成光路图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三条特殊光线经过透镜后的传播情况3、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等内容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凹透镜后的传播规律,以此进行作图3、相互交流,完成光路图。
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牢记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知道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以此进行作图3、相互交流,配合教师完成光路图1、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理解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2、用清晰规范的语言来回答1、学生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近视眼的成因,矫正的方法3、相互交流,配合教师完成光路图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