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简析儿童读物插图的艺术特征.doc
7页标题】 简析儿童读物插图的艺术特征【作者】魏薇【关键词】插图;儿童读物;艺术特征;【指导老师】吴兴红【专业】美术学【正文】简析儿童读物插图的艺术特征摘 要:儿童读物插画是提供零到十二三岁的孩了阅读的书籍、期刊、报纸等用来 补充说明文字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读物艺术氛围的图咏 它通常是指儿童读 物中的绘画作品,是艺术家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绘tai艺术表现 形式儿童读物插图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穿插在正文中河的图画,可以是对正文内 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的插页,共至可以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优秀的儿童 读物插图,总是善于以儿童的目光及心理去发现及发掘事物木身的美,并根据儿童 思维规律作艺术的渲染,以实现这种美的本质关键词:插图;儿童读物;艺术特征;传统上的儿童插图是儿童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用来补充说明文字内容,增加文字的 视觉感和艺术氛F貝的图画,是艺术家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绘曲 艺术表现形式其从功能上来讲,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吸引孩了对文 学作品的兴趣,并取得教冇和美育的效果儿童读物插图的颜色较为鲜艳,画血生 动有趣造型或简约,或可爱,或怪异这种充满奇想与创意的插图,每个人都可 以借由自己的彩笔尽情发挥个人独特的想象力。
儿童读物插图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 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儿童读物 插图应从儿童审美心理出发,在审美取向上体现童趣、夸张和变形、想彖、平面性 等特点儿童读物插图和成人读物插图不同,它应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 面:一、童趣在儿童插图创作中的运用童趣是儿童读物插图必不可少的一个审美特点,优秀的儿童读物插图总是善于 以儿童的H光及心理去发现和发掘事物本身的美,并根据儿童审美心理作艺术的渲 染,以实现这种美的木质与内涵这也就是说,童趣是儿童读物插图的灵魂曲家 不能以a己的情趣来代替儿童的情趣要充分运用绘画的视觉艺术特点——形象语 言,即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联想,让每一个形象的动作、形体、背景上的任何一样东 西都能说话,都能围绕主题正如魯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中所说:“孩子是可以 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 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 [1]如图1-1所示,画面中小男孩子虽然在雨中奔跑, 但是从他的表情中;从头顶上的小青蛙;书包里唱着歌的小青蛙;荷叶上的小虫了 的张大的嘴巴,祁可以看出来,整个也面给人一副开心愉快的心情。
血采用大量 的绿色,可以看出春天来了,也给人一种轻松的视觉感图1-1《雨中的快乐》所以,童趣在儿童读物插图上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儿童情趣的审美取 向决定了儿童读物插图的创作者必须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和创造世界童趣要渗透 在整个插图Z中,根据儿童喜好的倾向、儿童的目光及心理去构造整个画面,并在 造型、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表现出来二、儿童读物插图逝一血形象的夸张和变形夸张和变形是儿童读物插图创作的最基木的手法,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夸张和变形是指tai家在创作中运用夸大、突出的手法描绘对象的特征,使tai中 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具有特色夸张和变形不仅可以启发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的基木特征,增强趣味性,制造出幽默的氛围,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还冇着加强 叙事和传情的效果同时,夸张和变形对于丰富儿童的情感,加深认识客观事物的 表象,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启迪儿童的想象,开发智力,培养美的情操都有 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很难分清外形相似、色彩相近的东西面对活的狼和狗, 幼儿很难分得清,但是经过夸张和变形示的狼和狗的形彖,幼儿就能分辨清楚nJ' 以说,夸张和变形是在所描绘对象的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特征、特点经过 抽象概括并加以强化,使其更具育感性,这也有利于儿童对周国事物基木特征的认 识。
夸张和变形是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表彖进行概括、抽象、提炼,直接地、一目 了然地体现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在创作中,画家根据主观意念对形彖、表情、形 体、动态、服饰、自然坏境、道具以及白然界的一切形态予以夸张和变形,追求一 种变形又不失真、夸张又传神、既强烈又有趣的新形彖我认为儿童读物插图的夸张和变形应该从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出发,了解儿童 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尊重儿童的审美要求,并以此为前提止确把握夸张和变形 艺术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夸张和变形在创作中的表现,要尊重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也就是说,夸张和 变形要衣基于客观事物真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构图、技能、技巧、tai家的 白我表现都要服从于这一点,使插图成为儿童看得懂、有童趣并能启迪儿童心灵的 好作品同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不要脱离生活而进行离奇的夸张和变形夸张 和变形要表现对象的真实形态,在突出和强调形彖的特征、特点,通过夸张和变形 达到形神兼似⑵如图2-1《房了》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画家将普通的房 子,进行夸张和变形,道路的弯曲及颜色的变化,整个画血上给人新颖,奇特的感 觉,使整个tai面更具有吸引力,使房子和道路的功能及美感被无限夸张和变形。
图2-1《房子》(一)动作的夸张和变形在插图中,每个角色都是一个演员,需要充分运用人体备部分运动的变化来体 现人的情感和性格⑶动作的夸张和变形,主要体现在动作幅度的夸大和变形上, 包括对形象身体躯干和四肢位置的移动距离的夸大和变形以及对姿势与姿势Z间 转化的速度快慢的夸大和变形上例如,丰富的手势变化,可以很好地表达复杂的 情感和显示人物的性格;还可以通过一个典型姿势,把内心情感变化的激烈程度表 现出来二)表情的夸张和变形脸部是育•接传达情绪的重要部位脸部的造型往往用儿根简单的线条,夸张、 简洁地表现形彖内在、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其中眼神和嘴形的变化最为突出, 两者要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传情达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达表情、神态 的重要器官,所以,只要把眼睛形状稍作变化,就能体现出鲜明的表情特征嘴巴 的变化并不复杂,一般是嘴角上扬和嘴角下压,上扬是传达喜悦、友善的表情,而 下压则表现生气、悲你敌意的情绪五官中,鼻了的变化最小在表情的刻画中, 五官的变化不是孤立的,它们的表情倾向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传情达意同时, 无论什么样的角色,其表情的设计都是以人物的表情为主要参照,这样更容易引起儿童在情感上的共鸣。
三)背景的夸张和变形在创作中,背景景物也和主要形象一样进行夸张和变形,共至做拟人化的处理 现实生活中的最物造型十分复杂,要进行主观上的处理,通过视角的变换、景物的 取舍、透视的幅度、緊简的对比等,适当地简化、归纳和重组,才能创造出与文字 吻合的背景夸张和变形作为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它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广泛的 夸张和变形作为突岀强调造型、色彩的主要特点的有力手段,在继承和创新、传统 和外来等多种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构成了不同形象的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品风 格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艺术特色,不仅可以增强插图的趣味性、肓感性,也 创造了为孩了们所喜爱的不同形象的美,满足了儿童在审美过稈中对新奇感的需 求三、想彖在儿童读物插图中的设计想象是儿童读物插图最基木的艺术特征没有了想象,就没有了童话和儿童读 物插图儿童在阅读过稈中,其“想象主要是依赖图画与成人的言语描述,在头脑 中再现故事情景而在图旳与言语两条线索中,儿童更依赖前者 [4]可见,儿 童的想象以再造想彖为主,他们依赖具体的图形符号展开想象这就要求儿童读物 插图呦家必须拥有高度的想象力,让孩了透过曲可以完全地感受到作者生动的想 象,从而惊喜地进入绮丽的想象世界。
为此,插图画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一) 类似联想通常,联想是市一事物想到与其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事物,是想彖的开始,这使联想 常常成为插图创作的思维路径为创作能激发儿童联想的插图,砸家应充分了解儿 童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为儿童只有面对他们熟悉的插图内容时,才会 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类似联想二) 创造意境意境是指想彖木身所蕴涵的一种韵味,它是非理性的,但能唤起读者的微妙感觉, 具有静化与净化读者心灵的作用富有意境的想象因其渗透性、渲染性与多义性, 往往可以使作品进入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5]如在图3-1中,各种备样的植物、 花卉与女孩飘逸的头发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浪漫、梦幻的意境,十分符合儿童天 真浪漫的审美倾向图3-1《满天飞舞的春天》(三)留有空间在儿童读物插图的创作中应胡冇足够的空间,以让读者发挥扩散性思维,在阅读过 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这种参与或投入可以提高阅读的愉悦感,产生“无中生有和 无中胜有的效果”[6]这就要求画家在构思插图时就应想到在画面上留有空白的 地方,一如书法作品中的留白一样,以使画面错落有致,而不是拥挤压抑,使儿童 有想象的余地正是从这一审美要求出发,口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松居直在评价《小 兔彼得的故事》时才说:“这种在小型书中又留有充分空白的呦,才能真正表现出 《小兔彼得的故事》的世界。
[7]如图3-2、图3-3图3-2《小兔彼得的故事》(从小兔彼得的表情,儿童可以在空白的背景上,想彖出这该 是一个怎样的氛围呢,怎样的背景才能体现彼得现在的心情呢图3-3《小兔彼得的故事》(周边的留可以联想到房屋及树叶的延伸,以及彼得在想 什么呢,在和小老鼠说什么呢四)增加冋味I川味是指吃过的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I川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童思,我们这 里所说的冋味,是指对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冋味而不是指对作品主题的I叫味儿童面 对插图时,怦先看到的是砸家创作的砸瓯,而这种曲瓯中包含了逝家的想彖儿童 首先是要理解画家的想象,然示再在画家的想象中引领下,发挥他们fl己的想象, 以完成进一步的想象有冋味余地的插图,能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 进他们创作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徳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 特别不受现实生活及所谓真实的限制为了发挥想象有时还要有意打破这些东西 的限制,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其H由白在、无拘无束的飞翔,任何限制和约束,都 会扼杀想象四、平面性的构图形式在儿童读物插图中的作川儿童的知觉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
在低幼儿童 视知觉中,空间是最简单的方式——水平和垂育的二维空间儿童的方位知觉也是 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逐渐发展的就因为儿童早期基木上缺乏空间概念、透视 概念、重叠概念,因此,在他们的画中,画面都是统一在一条基线上的在描绘三 维空间时只能呈现二维的式样,物体前后很少相互遮挡,远近不同的物体也不分近 大远小,他们tai的房子是透明敞开的,不同空间的物体均处于水平空间中,从而产 生“平面空间”因此,为儿童画画,画面的空间范围不能太大,构图往往应采用 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代替三维空间,再打破原来的焦点透视用散点透视和平置的表现 方法这种平面性的、简洁的构图形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太深远的空间、太多的 形象重叠,反而会阻碍低幼儿童对事物的辨认和理解结语儿童在欣赏儿童读物插图的过程中,即是在分享呦家的审美想象,甚至他们还能在 闹家审美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再想象这必将促进儿童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情 感则是整个审美心理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审美活动依赖于审美情感儿童在阅读 和接受精美的儿童读物插图时会产生审美愉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他们又会去寻 找类似的、更多的审美对象,进行聚精会神的审美活动,并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
这种“审美——产生审美愉悦——再寻找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的反复进行,无 疑会促进儿童审美情感的发展,为他们LI后创造美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