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pdf
13页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三岁食贫 (诗经氓) (2) 群贤毕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 (4)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 (5)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 二) 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一 5 题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 ,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 ,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 ,文字略有改动) 【注】 章:大材 褰裳: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广的样子心平气易 :心情和悦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杳无穷极杏:深远 B、修篁干霄干:冲 C 、延坐后堂延:延请 D、履苍莽中履:鞋子3、下列直接描写龙呜山景色的一组是(3 分)()春霁既久,风日暄丽峭壁对立,状苫华表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其北有“甘露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A、 l3、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 分) 译:(2)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 分) 译: (三)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 十五 ) 注 玉花:喻雪花1)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 分)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 分) 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 一)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 红楼梦) B、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多种手段,“和平解决”了厂里的怠工闶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
子夜 )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家 ) D、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打倒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认识r 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 ( 复活 ) 8、简答题 ( 选做一题 )(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孺子”是谁?请简述“儿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2) 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好, 弦子,你救了父亲一命,不过,你只是把父亲给你的东西还给父亲,咱们现在两讫了 ”“父亲”是谁?请简述“你救了父亲一命”这一情节答第 ( )题:答:( 二) 文化经典阅读 (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 )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离娄下 )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 (6 分) 答: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 12 题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人民日报评论部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口0 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 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姑、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
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 ,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日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 -巨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 山东青岛的 “微尘” ,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 字发起的“免费午餐” ,源于一个更一个3 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 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曲贫瘠,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不也都标汪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q- 更有市场。
正因此,我们能理解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一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 选自 2012 年 1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 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 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11、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2 分) 答:12、 “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4 分) 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 二)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 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 l5 题双琴祭梁晓声(1)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 只能锯取一段, 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橡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2)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栽里,不但增加看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3)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艮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4)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 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5)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束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6)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