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现代教育家的尊重教育思想.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0167766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6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现代教育家的尊重教育思想 (一)鲁迅的尊重教育思想鲁迅非常关心儿童的教育和成长他认为要教育儿童必须要理解儿童, “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我们现在怎样估父亲》 , 《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52 页]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境地与成人是不相同的,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看图识字》 ,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9 页]他主张教育者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发展它,而不可用成人的思想和要求去压制和摧残它鲁迅曾写过一篇短文《风筝》 ,告诫人们千万不能摧残儿童的心灵和欢乐鲁迅主张解放儿童,要“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鲁迅全集》第一卷第 252 页]鲁迅认为儿童应该健康、活泼,甚至顽皮,反对中国对儿童传统的“静”的教育,把孩子束缚成“不大言笑” 、 “少年老成”的小老头。

      鲁迅认为为应该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能任其拔扈、自私;但坚决反对束缚人性的纲常伦理教育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儿童天性进行教育的思想二)陶行知的尊重教育思想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其核心就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反对教育是一套,生活却是另一套;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思想,认为“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须得把社会上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 ”[《什么是生活教育》 , 《陶行知教育文选》 ,第 2 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这些青年体现了尊重社会、尊重生活的思想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 ,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合一》 , 《陶行知教育文选 》 ,第 5 页] 是教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来主张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才能和兴趣,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求教师的教完全与学生的学相配合,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学得多不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这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陶行知尊重儿童的天性,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 “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是环境。

      ”[《创造的儿童教育》 , 《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 ,第 67 页]他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 ” [《创造的儿童教育》 , 《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第 67 页]陶行知认为要帮助儿童发展,首要的是要了解儿童,要真正地了解,不是敷衍的、假冒的;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能力他提出要解放儿童: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有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嘴,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解放儿童的空间,把他们从学校放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不要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主张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都要给予充分营养,建立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因材施教;对于儿童不应忽视,不能任其像茅草那样自生自灭,也不能期望太切,揠苗助长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教育名篇》 ,第 171 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陶行知先生这句名言并不只是为防止埋没人才而对教师谆谆告诫,而是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摒弃“冷眼”和“讥笑” ;要尊重人的发展,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应有期望。

      (三)陈鹤琴的尊重教育思想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突出对自然、对社会、对儿童的尊重他认为教育学生,就要引导学生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 , 《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第 50 页,上海华华书店 1949 年版]陈鹤琴认为,编制教材“要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需要情形” [《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 , 《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第 51 页]认为教育内容应从儿童特点出发,以活动为主,是“五指活动” ,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 [《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前记]主张组织儿童活动时,要根据两个原则, “第一根据儿童生活需要,第二是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 ” [《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 , 《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第49、50 页]提出学校教室外的大自然大社会是重要的活动场所,要“建立儿童工场,儿童农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 ” [《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 , 《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第 50 页]认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第 1-12 页,华华书店 1948 年版] 认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第 1-12 页,华华书店 1948 年版] 提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反对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因为这样会限制儿童发展的主动性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陈钱林著《尊重教育新理念》2005 年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