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6677102
  • 上传时间:2018-10-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5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语言变异的含义,什么是“语言变异”? 通常所说的“语言变异”是指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Labov对美国3个等级(工人阶层、中低阶层、中高阶层)的商店服务员关于英语后元音/ r /的调查: (fourth floor),,发现1:不同阶层的商店服务员发英语-r的比例不同工人阶层<中低阶层<中高阶层 结论:这些语言变异是由于社会等级和职业因素造成的,,发现2:三个商店的服务员重说时,发英语-r的比例普遍增加 Labov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转换: 第一次:“随便体”,即非正式的语言风格 第二次:“严谨体”,即比较正式的语言风格 这些语言风格变异由言语情境造成的这种现象称作“语体变换”,即说话人在注意程度比较高的语体形式中,更频繁地使用享有声望的语音;而在注意程度比较低的语体形式中,更频繁地使用不那么有声望的语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什么是L2学习者“语言变异” (1a)我在五道口吃饭 (1b)我吃饭在五道口 在中学毕业后,我一个年没学,转到另一个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再没学一年,再学一个半年,没学一个年…… 定义:学习者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目的语中一种形式表达的意义和功能。

      如何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现象? 语言学家如是说: 刘月华(1983)“年、天、分钟”被称作“准量词”; 李德津等(1988)将其称为带有量词性的名词; 钱乃荣(1995)将其称为“自主量词” 简而言之,因为“年、月、天”带有量词特性,或者说,本身是准量词,所以不能说“一个年”问题:,(1)为什么汉语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言语情境,交替使用两种不同形式来表达同一含义或功能? (2)是什么因素造成L2学习者这种语言变异现象? (3)L2学习者是如何掌握“年”类这种特殊的数量结构的?中间经历了哪些过程?,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分类,学习者语言在语言表现形式选择上表现的变异类型,,共时变异,历时变异,,学习者之间的变异,学习者自身的变异,,非系统(自由)变异,系统变异,,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心理语言语境,L2学习者系统变异与非系统变异,“系统变异”是指由于外部因素(上下文语境、情境、心理语言环境)引起的变异换言之,随语境变化产生的变异叫做系统变异 举例: 上下文语境变异(随上下文语境变化) Mr. Smith lives in London. (context A) Mr. Smith who live_ in London married my sister. (context B) 日本学习者发英语/ z /变异 当/ z /+元音→ / z / 当/ m/ / b / + / z / → / z/ / s / /dz/和发音较短的/ z /,L2学习者系统变异与非系统变异,情境语境变异:(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He plays basketball.(situation A) He play_ basketball. (situation B) 我吃饭在五道口。

      情境A) 我在五道口吃饭情境B),L2学习者系统变异与非系统变异,心理语言语境引起的变异: 集中在有关“计划时间”对语言产出过程的影响 成年英语学习者三项叙述任务 日本学习者在无时间和有时间准备情况下,用英语在地图上讲解建筑群的位置 在学习者有计划的话语中,可能更频繁地使用目的语形式,较多地使用复杂的目的语形式L2学习者系统变异与非系统变异,“非系统变异”是指不受言语情境制约的语言变异如“自由变异”就不受言语情境的制约,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异是由于学习者将变体作为可以自由互换的、表达相同意义的变体 *No look my card. Don’t look my card. 我学习汉语一年 *我再学习汉语一个年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Vernacular style More pidgin-like,Style 2,Style3,Style n,Careful style More target-like,Unattended speech,attended speech,elicitation,Grammatical judgement,,,,,,中介语风格连续体图示(课文P138图6-2),Torane(1983)关于“语言风格连续体”的研究,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3.2 Tarone中介语风格连续体的含义 学习者在不同的言语表达情境,由于对语言输出注意的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的语体风格。

      这些不同的语体风格构成了学习者的中介语风格连续体 这个连续体表明,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是受言语注意程度和交际情境制约的 这个连续体是通过不同的任务诱导方式来实现的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Dickerson (1975)关于情境变异的研究 Dickerson选择学习英语的日本学习者作被试,设置三种情境,即自由发言,朗读对话,朗读词表 语料分析的数据表明,在朗读词表的情境中出现的目的语形式最多; 在自由发言的情境中出现的目的语形式最少; 在朗读对话的情境中出现的目的语形式介乎二者之间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Dickerson关于上下文语境变异研究 学习英语的日本学习者在发英语/z/这个音的时候,随着这个辅音出现的语言环境发生变化 当这个辅音后边出现元音的时候,学习者可以正确的发出这个辅音; 当某个音节以这个辅音结尾时(如buzz),他们便使用三个语音变体,其中只有一个是辅音/z/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L2学习者的自由变异产生的条件: (1)相同的情境; (2)相同的语境; (3)相同的话语环境; (4)表达相同的语言功能; (5)相同的加工限制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L2学习者自由变异的例证1 Ellis(1984b) 言语情境: 11岁母语为葡萄牙语的英语学习者“J” 和同伴在一起玩牌。

      No look my card. (no + verb)Don’t look my card. (don’t + verb),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L2学习者自由变异的例证2: 言语情境: 10岁母语为Punjabi语的英语学习者“R” 描述地图 There church. There’s church.,L2学习者语言变异相关研究,自由变异的特点: Ellis(1985c)认为,自由变异的确定,必须证明没有语境、情境以及心理语言情境因素对这些特征的影响,即在概率上不存在因某种情境导致变体的使用出现偏向 自由变异一般出现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消失 自由变异必须通过纵向研究才能有效地观察到学习者初次接触新规则时的表现L2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的范式,“单一语言能力”研究范式 基本观点:语言变异被看作“表达特征,而不是学习者的“能力” 研究方法:排除变异,研究非变异语言现象,描述和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L2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的范式,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能力连续统范式) 特点: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研究语言变异即由社会因素,如等级、种族等因素造成的变异;以及由社会情境造成的个体语言的变异。

      这种研究范式包括: 学习者的上下文语境变异和情景变异,L2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的范式,心理语言加工模式(双重能力模式) 特点:试图解释由于不同语言运用条件影响学习者L2加工能力的因素造成的变异 研究内容:有计划的话语情境与无计划的话语情境造成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变异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学习者的哪种语体风格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 学者们认为,“随便体”是更为自然、更为系统的语言材料 因为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者的语言监控程度最低,因而最能反映学习者的真实的语言能力 此外,所谓“真实的语言材料”是相对的,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系统变异的描写1.“分类规则” X→Y / _ A X 表变量;Y表在特定语体中的变体;A表语境/语体 如:thing→ /θ/ _(style A)thing → / t / _ (style B) “分类规则”用来描写L2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这种规则是根据变体出现的语境来分类描写的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2.“变量规则” 这个规则是Labov提出的语言变异的“概率规则” Færch (1980)的举例: Y(变体) 0.6 --- 语境/语体 A (随便体) Z (变体) 0.4 ---语境/语体 A X(变量) Y (变体) 0.9 ---语境/语体 B (严谨体) Z (变体) 0.1 ---语境/语体 B,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自由变异的描写 Gatbonton (1978)的“扩散模式” L2语言发展的两个阶段: “习得阶段” :新规则引入后用于所有语境;另一新规则引入后,二者作为自由变体,交替使用; “替换阶段” :先引进的新规则只用于某种特定语境,在其他语境二者仍然交替使用。

      最后二者各司其职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扩散模式的描写方法 Stage 1: No + verb Stage 2: No + verb; don’t + verb Stage 3: Do not + verb; can not + verb,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蕴涵量表(implicational scaling) 蕴含量表的含义和用途 蕴含量表是根据学习者运用语言特征的频率和数量进行排序的方法,用于建立各语言特征之间蕴含关系的一种量表 所谓“蕴含关系”一是指难习得的特征蕴含容易习得的特征,共时特征蕴含历时特征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用来描述inter-speaker variations,,,Speaker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特征4,,1 0 0 0 x2 0 0 0 x3 0 0 x x4 0 x x x5 x x x x6 x x x x,汉语作为L2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研究,袁博平(1995):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五种情景语境下运用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 梅丽(2005):日语学习者习得舌尖后音zh、ch、sh的语音变异情况 严彦(2006):考察美国学生习得普通话第三声声调变异,汉语作为L2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研究,王建勤(1997)考察了L2汉语学习者习得“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变异现象。

      习得阶段: 1阶段:学习者首先在所有的情境或语境使用一种形式 “不”的否定占主导地位 2阶段:引入“没”以后,学习者将二者作为自由变体在所有的语境使用没”的大量使用,导致“没”和“不”混合使用 3阶段:“没”的泛化相对增多,“不”的迁移相对减少 4阶段:学习者消除自由变体,“不”和“没”各司其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