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X年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docx
5页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1.2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 接线钮2.1.4 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 3-8、3.8节有关部分2.1.5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 应的套管2.1.6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2.1.7 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2.1.8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 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2.2.2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案子2.2.3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2.3 作业条件:2.3.1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2.3.2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预埋木砖和保护预埋塑料胀管线路检查绝缘 摇测3.2 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 3-21所示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表3-21导线截面(mm2)瓷柱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1.5~4G38 (296#)1001200~15006~10G50 (294#)1001500~25003.2.1.2 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 3-22所示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表3-22导线截面(mm2)瓷瓶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6~16PD-1-3100600025~35PD-1-2100~150600050~95PD-1-115060003.2.1.3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 3-1、3.5节所示3.2.1.4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 3-23所示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 表3-23配电方式导线线芯截面(m nf)1~46~1016~2535~7095~120最大允许距离(mm)柱(珠)配线瓷瓶配线150020002000250030003000600060003.2.1.5 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间距见表 3-24所示。
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 表3-24线芯最小截面(mm2)绝缘导线的支持点间距铜线铝线(mm)1.01.5< 10001.52.51.02.5< 20001.52.52.54< 60002.56< 120003.2.1.6室内、室外敷设时,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 3-25所示室内、室外敷设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 表3-25敷设方式最小距离(mm)水平敷设室内室外25002700垂直敷设室内室外180027003.2.1.7在室内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10mm3.2.1.8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 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 60~100mm3.2.1.9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 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3.2.1.10 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 2m3.2.2 弹线定位方法:请见 3-9、3.2节9.4.2有关内容3.3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 3—9、3.3节有关内容3.4预埋塑料胀塞:请见 3 — 9、3.节有关内容。
3.5瓷柱及瓷瓶固定: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3.6导线敷设:3.6.1导线敷设方法: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 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 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米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 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在适当余量3.6.2导线敷设要求:3.6.2.1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 3.2节中的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或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见图 3-53所示图3-53 交叉做法3.6.2.2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 做法见图3-54所示图3-54 丁字做法3.6.2.3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见图 3-55所示3.6.2.4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珠) 或瓷瓶固定见图 3-56和图3-57所示3.6.2.5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 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 3-58和图3-59所示。
表 3-26表 3-273.6.2.6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 3-26所示公卷和单卷数导线截面(mm2)1.5~2.54~2535~7095~120公卷数8121620单卷数55553.6.2.7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见表 3-27所示导线与绑线选择数据表导 线 截 面 绑 线 直 径 (mm)(mm2)铁扎线铜扎线铝扎线V 100.81.02.010~351.21.42.050~702.02.6> 952.63.0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实测或检查绝缘摇测记录4.1.3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 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4.2.2导线敷设4.2.2.1防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它线路、管道 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有余量4.2.2.2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且接头处不受拉力4.2.2.3导线转角和分支处齐整,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处理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4.3.1导线的线间距离及固定点间距的允许偏差4.3.1.1线间距离:水平敷设的线路为 10mm ;垂直敷设的线路为 5mm4.3.1.2 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 50mm4.3.2同一档内的瓷柱和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应与线路成直角4.3.3导线不得有松弛现象水平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 10mm;垂直敷设时,平直程序允许偏差 5mm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配线时不得损坏地面、墙面和顶棚,并应保持各部位的清洁5.2安放电气器具时,不得碰松已敷设完的导线5.3紧固螺丝时,不应用力过猛,以免瓷件碎裂5.4线路敷设后,不得再次喷浆和刷油,防止污染导线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面的污物,及 时将破损瓷件更换6.2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6.3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6.4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6.5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
6.6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6.7导线的结、焊包不符合要求,请见 3—8、3.8节有关内容7质量记录7.1绝缘导线出厂合格证7.2瓷柱、瓷瓶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 瓷夹、瓷柱(珠)及瓷瓶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5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