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装备产业招商工作机制新格局.docx
6页构建装备产业招商工作机制新格局从国际看,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城市都十分重视发展临港产业,尤其是临港装备制造业是全球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美国纽约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等都具有发达的临港装备制造业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加速全球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加强与先进国家合作,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可以全面提升我县临港产业的开放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一、 制约问题一是尚未形成真正集群效应多数领域都是单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存在,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产业链“链主”企业,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体量小、没有集群成链二是要素使用效益不高工业用地长期粗放使用,亩均效益较低,特别是船舶修造业亩均效益显著低于全县工业平均水平,在“减增量、盘存量”成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导向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整治提升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县综合能耗绝对值空间不足,用海、用能、用水、排污权等指标趋紧,省市铸造产能置换政策导致一些先进铸造项目落户受阻,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的任务依然较为艰巨三是招商项目落地支撑能力不足。
对人才和优质项目吸引力不足,对外交通短板突出,产城融合不够,工业园区缺乏公共交通、职工宿舍、商业设施等配套;招商力量不足,存在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短板二、 发展现状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全县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由2016年的56.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9.7%,增速远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增速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6年的48.5%提高至2020年的59.2%,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行业特色优势明显风电装备领域吸引了国电、中广核、中国海装等大型运营商来象山建设风电场,引进了日星铸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设备制造-风力发电-清洁能源应用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风电装备基地船舶修造领域作为象山传统优势产业,共有船舶修造场所29处、规上企业14家,产品涉及LNG特种船、集装箱船、散货船、远洋渔船等,企业主要集中在环石浦港区域海洋电子信息领域初步形成以盛洋电子为骨干企业的产业基础,涉及电子设备、船用导航通讯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以及智慧港口平台服务其他领域,分别以乐惠、易锻、申菱等企业为代表,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成功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等平台,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先进工艺研究、智能制造、设备研究开发、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等相关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初步搭建阿里云精酿啤酒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平台,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不断推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建设,企业创新投入逐年增加项目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风电场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全县已建成投运陆上风电场4个,总装机容量11.9万千瓦,年发电量22091万千瓦时;象山海域拟纳入省级规划海上风电场场址共10个,规划装机容量为485.8万千瓦,其中在建海上风电场1个(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一期),其余风电场在稳步推进中企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日星大中庄区块项目、波威重工大型钢结构项目、乐惠啤酒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稳步推进专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临港装备工业园持续推进道路、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国海装第十大基地的中船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正式开工,专业园区建设为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 增强招商引资导向性实施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企业精准招商。
围绕风电装备、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关键环节补链和核心要素强链为重点,谋划形成一批精准的产业链项目,建立全县共享的临港装备招商引资项目库开展县域资源大数据整合招商,对全县港口岸线、海上风力资源、闲置土地厂房、城区商业用房等可利用的招商土地资源进行建档,建立临港装备产业用地招商地图,实现资源要素精准配置精准对接临港装备央企、跨国企业、上市企业等重点企业,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性强的引领性、替代性重大项目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主体作用,引进一批产业链重点配套项目四、 构建工作机制新格局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不断优化临港装备产业链招商小分队,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招商引资人才,做好靶向性标杆性企业盯引工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培训工作,通过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干部视野,提升招商引资干部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招商队伍激励机制,建立月通报、季点评和年考核制度建立招商流转机制在靶向企业清单基础上,形成由落地清单、在谈清单、谋划清单构成的全县临港装备招商项目库,乡镇或平台初步洽谈有明确意向的产业链项目,全部报备入库建立项目统筹流转机制,首谈地在谈的本区域不具备落户条件或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可申请在全县范围内流转,项目流转成功后,给予一定奖励。
健全联动招商机制建立县级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对列入全县重大招商引资数据库的项目实行统筹协调,高效解决制约重大项目落户过程中的土地、规划、环保、能耗、人才等要素制约问题督促相关政策落实,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强化市县联动,积极对接市级要素、招商资源五、 优化提升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全域产业综合治理和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为契机,按照“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要求,推动产业平台功能整合围绕象山港港区和石浦港区,以象山经济开发区六大区块为主体,以临港装备工业园为核心,以环石浦港船舶修造基地、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大目湾新城为支撑,着力打造“一核多园”的临港装备制造业空间格局提升产业平台能级,科学制定园区产业入园标准,逐步清退落后低散的非主导产业,提高园区主导产业占比临港装备工业园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引进发展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化工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风电总装及其核心部件、运营服务城东工业园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示范区发展临港装备配套零部件,滨海工业园发展光伏装备、临港装备零部件、游艇制造,石浦科技园发展海洋电子信息石浦、鹤浦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以及风电装备,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重点发展商业卫星、商业火箭制造,大目湾新城配套发展生和生。
参考资料:象山县临港装备产业发展(精准招商)规划(2021-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