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复习-世说新语政事第三.pdf
10页61 世说新语 - 政事第三(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①,仲弓曰: “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注释】①主簿:官名参《德行》第1 则注④考:查究众好:指诸多犯法的事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主簿请求交给诉讼机关查究其他犯罪事实,陈仲弓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①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②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③! ”【注释】①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富家)②发所:出事地点在草:生孩子草,产蓐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③“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半路上听说有家老百姓生下孩子不肯养育,便掉头去处理这件事主簿说:“杀人事大,应该先查办。
”仲弓说:“强盗杀物主,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残这件事重大(3)陈元方年十一时, 候袁公①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邮令,正行此事③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④;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①陈元方:陈仲弓的儿子参看《德行》第6 则注①袁公:未知指何人,一说指袁62 绍③何所履行:所履行音何,执行的是什么③孤:古代是王侯的自称④周旋:指应酬、揖让一类礼节活动动静:行止;行动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 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4)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①。
吴中诸强族轻之②,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 ”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③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④注释】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吴国人,任吴郡大守,后升任太子太傅②吴中:吴郡的政府机关在吴,即今江苏省吴县,也称吴中强族:豪门大族③屯邸:庄园检校:查核逋(bū)亡:逃亡战乱之时,赋役繁重,贫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给他们做苦工,官府也不敢查处④陆抗:吴郡人,丞相陆逊之于,孙策外孙下:当时陆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孙皓所在的建业居下游,故说“下” 孙皓:三国时吴国的亡国君主,公元280 年晋兵攻陷建业,孙皓投降,吴亡孙皓和陆抗有亲戚关系译文】太子太傅贺邵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足不出门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 ”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牵连,便特意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5)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①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共言咏②有署阁柱曰: “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鞦,王济剔嬲不得休③或云潘尼作之④注释】①山公:山涛参看《言语》第78 则注①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知管:主管时任:当时的重任按:山涛当时任吏部尚书,所谓知管时任,是说他还亲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选工作②贵胜:权贵③阁:阁道,楼与楼之间的架空复道鞅:驾车时套在牛马脖子上的皮套了鞦:驾车时拴在牛63 马屁股后的皮带剔嬲(ni ā o) :挑逗纠缠④潘尼:字正叔,潘岳之侄他在山涛死后才入朝为官,似不可能作此按:《晋书·潘岳传》载,潘岳才名冠世,而不得志,又看见工济、裴楷力皇帝所宠爱,便题阁道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鞦,和娇刺促不得休 (刺促,形容不安 )【译文】山涛由于受到器重,并且在朝廷中有威望,年纪已过七十岁,还照旧担当重任一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一起给他歌功颂德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6)贾充初定律令,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①冲曰:“皋陶严明之旨,非仆暗懦所探②羊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③。
”冲乃粗下意注释】①贾充:字公闾,在魏朝任廷尉,主管诉讼刑狱;到晋武帝登位,任尚书仆射,与裴楷共定科令,制订(晋律)郑冲:字文和,深研儒术和百家之言,动必循礼魏齐工时拜司空,转司徒晋武帝即位,拜太博高贵乡公时. 司马昭辅政,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法令,他们都先咨询郑冲,然后才公布②皋陶( yá o) :舜时的法官,制定了法令③弘润:扩充润色译文】贾充刚刚定出法令,就和羊祜一起去征求太傅郑冲的意见郑冲说:“皋陶制定法令的那种严肃而公正的宗旨,不是我这种愚昧软弱的人所能探测的羊祜说:“圣上想要叫你稍加补充润色郑冲这才概略他说出自己的意见7)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①;凡所题目,皆如其言②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③亮亦寻为贿败注释】①“山司”句:山涛在魏代曾任尚书吏部郎,到晋武帝时又任吏部尚书,后来升司徒吏部是负责选拔任免官吏的,山涛曾两次担任此职,所以说前后选②题目:品评按: 《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两次任选职共十多年,每一官缺,就拟出几个人,由皇帝挑选;凡所奏甄拔人物,都各作品评③“唯用”句:当时吏部郎出缺,山涛推荐阮咸,贾充则推荐自己的亲信陆亮;晋武帝选用了陆亮,山涛反对无效。
后来陆亮因犯罪撤职译文】司徒山涛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任用陆亮是皇帝的命令决定的,和山涛的意见不同,他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不久陆亮也因为受贿而被撤职8)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于绍为秘书丞①绍咨公出处②,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大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③!”【注释】①秘书丞:秘书省的属官,掌管图书典籍64 ①出处( chū):出什和退隐桩康是被晋文帝司马昭杀害的,而山涛却把他的儿子嵇绍推荐到晋武帝朝为官,嵇绍必然有所考虑③消息: 消长, 减少和增长 按:山涛以为, 四季也有变化, 人的进退出处也应按不同情况而定译文】嵇康被杀以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嵇绍去和山涛商量出任不出任,山涛说: “我替您考虑很久了天地间一年四季,也还有交替变化的时候,何况是人呢!”(9)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①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②池鱼复何足借! ”【注释】①王安期:王承,字安期,累迁东海内史(在王国里,内史掌管大守职务)纲纪:主簿(主管府中事务的官)②文王:周文王囿(yò u) :养禽兽的园子。
共:共同使用《孟子 ·梁惠王下)载,周文王有个方圆七十里的园囿,人们可以到那里去打柴、打猎译文】 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有个小吏偷了池塘中的鱼,主簿要追查这件事王安期说:“周文王的猎场,是和百姓共同使用的池塘中的几条鱼又有什么值得吝惜的呢!”(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①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 不觉日晚王曰: “鞭挞宁越以立威名, 恐非致理之本②使吏送令归家注释】①录:拘捕犯夜:触犯夜行禁令按:《晋律》禁止夜间通行②宁越:人名,这里指读书人《吕氏春秋》载,有人告诉宁越,要学习三十年才能学有所成,宁越说,我不休息,刻苦学习十五年就行十五年后,便成为周威公的老师致理:致治,招致太平;获得政绩 “理”当作“治” ,大概是唐代避唐高宗李治 的讳而改动的 【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一次,差役抓了一个犯宵禁的人来王安期审问他:“从哪里来的?”那个人回答说:“从老师家学完功课回来,没想到时间太晚了王安期听后说: “处分一个读书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获得治绩的根本办法便派差役送他出去,叫他回家11)成帝在石头,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钟雅、 右卫将军刘超① 帝泣曰: “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
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有之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②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有之事奏,帝曰: “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 ”诸公以少主不65 可违,并斩二人③注释】①“成帝”句: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 ,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帝室,咸和三年攻陷建康,并把晋成帝迁到石头城不久苏峻败死,其弟苏逸立为主咸和四年正月,侍卫着成帝的钟雅、刘超二人密谋把成帝救出,被发觉,苏逸便派部将任让领兵入宫杀了钟、刘二月苏逸败死②许柳:苏峻起兵反晋时,豫州刺史祖约派许柳率兵与苏峻会合苏峻攻陷建康后,任许柳为丹阳尹失败后,许柳被杀③少主:指晋成帝司马衍按:成帝即位时,年仅四岁,到这时也只七八岁译文】晋成帝被迁到石头城, 叛军任让在成帝面前要杀侍中钟雅和右卫将军刘超成帝哭着说:“把侍中还给我! ”任让不听命令,终于斩了刘超和钟雅等到叛乱平定以后,陶侃因为和任让有老交情,就想赦兔他另外叛军许柳有个儿子叫思妣,很有才德,大臣们也想保全他可是要想保全思妣,就不得不为陶侃保全任让,于是就想两个人一起赦罪当把处理办法上奏成帝时,成帝说:“任让是杀我侍中的人,不能赦罪!”大臣们认为不能违抗成帝命令,就把两人都杀了。
12)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①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②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 ”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闍,兰闍,! ”③群胡同笑,四坐并欢注释】①沾接:款待说色:悦色②胡人:此指胡憎,即外国和尚洽:指沾光,受到款待③弹指: 搓手指出声 在佛经中也用来表示欢喜、许诺等意思 兰闍(shé):可能是梵语的音译,对它的同义有不同解释,解为褒誉之辞,寂静处,宣讲佛法的法师,请高兴些吧,尊美他人的敬称,等等译文】丞相玉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只有临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几位外国和尚还没有接谈过王导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 身边,对他说: “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听了,非常高兴王导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 ”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13)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①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 “公长民短②,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注释】①陆太尉:陆玩,字上瑶,吴郡吴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司空,赠太尉在他任尚书午仆射时,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所以他遇字要去请示王导。
②公长民短:您名位尊贵我名位卑微按:王导兼任扬州刺史,陆玩是扬州吴郡人,所以谦称为“民” 译文】太尉陆玩到丞相王导那里去请示,商量好了的事情,过后常常改变主意王导奇怪他怎66 么这样后来拿这事间陆玩,陆玩回答说:“公名高位尊,民职卑微,临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后觉得那样做不行罢了 ”(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庚公① 庾公正料事, 丞相云: “暑,可小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