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十四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教案 (含详解).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49163826
  • 上传时间:2023-04-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7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十四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上,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迁徙区域概况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印欧人分别发展为赫梯人和波斯人等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6世纪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波斯帝国巴尔干地区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印度河流域印欧人发展为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3.影响:(1)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3)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4)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时间概况第一轮迁徙公元前后①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②欧洲的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第二轮迁徙3—6世纪①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③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④在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⑤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知印欧人早期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史实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3.通过史料分析古代人类迁徙的原因和影响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三、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美洲族群的变化:变化原因影响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传染病的流行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黑人奴隶进入美洲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 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2.影响:(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掌握殖民扩张造成的美洲、大洋洲族群的变化,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3.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1)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四、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英国的殖民活动:(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2.结果:(1)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2)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五、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背景:(1)19世纪初,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2)19世纪中叶后, 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2.概况:地域概况开发美洲19世纪中叶后,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为生活所迫,或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的主要劳动力开发大洋洲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3.影响:形成唐人街,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精选史料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华工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出的贡献六、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阶段与路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大量非洲劳动力流向中东产油国3)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4)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3.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1)劳工迁移: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体力劳动。

      2)精英迁移: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①原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②特点:在跨国公司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发挥重要作用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阶段及路线、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七、难民的困境和救助1.形成原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原因2.地区:(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3.保护措施——国际社会的努力:(1)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2)1951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了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3)1966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4)2000年12月,联合国大会规定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4.现状: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救助难民任重道远八、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背景:(1)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出现了移民社会。

      2)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不同文化交汇、借鉴与认同,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代表国家与地区:(1)美国:移民文化①形成: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国,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吸收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②影响: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2)新加坡:移民社会形成原因①新加坡是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②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主要是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印度裔移民表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掌握美国的“移民文化”和上海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及各自的影响探究点一 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迁移1.近代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史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

      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徙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历史分析能力续表关键信息从人口数量、迁移国家、迁入地及迁移方式等角度归纳“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提示:特点: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影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2.近代华工出国的特点及其贡献史料一 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破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史料二 1939年出版的《加州志》在提到中国人开发萨克拉门托三角洲地区时说: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来开垦前, 1850年,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此地,种植糊口及1870 年,中国工人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转引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思维交互】:依据史料一、二,概括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

      联系相关史事,谈谈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岀的贡献◆【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关键信息从华工类型、出国时间及迁入地等角度归纳“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开垦三角洲地区”“淘金者”提示:特点: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始于鸦片战争后,延续时间长;华工流至的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