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水资源调查报告.doc
23页有关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水资源调查报告一、水资源概况全县辖30个乡镇,共有人口 44万人,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河谷狭窄深切,曲折蜿 蜒,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深山区占总面积的15. 1%,主要分布有三大山脉;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员卩岭;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的中山陡坡占25%;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 分布着低山缓坡的半山区,占总面积的47. 3%,是组成山阳县银花河、金钱河、西家河三大河流纵横密结羽状地形的主 要部分;海拔在300-800米的河谷川垣地貌占总面积的12. 6%,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山阳县属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山地气候,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3. 1°C,七月份最高美元25.4°C,元月份最低平均0.4°C,极端最高气温39.8°C,极端阳低气温-16.8°Co 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为649.9毫米,水面蒸发量为1100毫 米,陆面蒸发量为550毫米,干旱指数0. 98,全年平均气温属湿润半湿润类型山阳县水资源包括天上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受地形地貌、气候、降水、蒸发、泥沙等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即 有北亚热带向北暖带过渡的水资源特征,根据山阳县自然资 源情况又有个体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全县平均降雨量为766.6毫米,为全国降雨量均值628毫米的1. 2倍,为全省降雨量均值686. 8毫米的1.12倍,降水资源比较丰富山阳县水资源来源多为降雨,平均年降雨总量的46. 3%,其中径流总量为14.47亿方降水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衡,一是 表现在年际变化大,全县各地不论年、月或季之间降雨量都 有很大的变化如漫川关雨量站,最大降雨量值1964年为1286.5毫米,最小降雨量值1962年为394.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最小年降雨量的3. 26倍二是表现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境内各地降雨量的年内分配规律基本一致,夏季较 多,7-9月份降雨可占全年降雨量的49%;秋季占全年降雨 量的28%;春季较少,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3%,降雨空间分 布不均匀;境内西部、北部降雨量较少,水平变化由西向东 递增,垂直变化也有差异2、地表水:地表水是天上降雨的一种转化形式境内有三大河流:流入丹江的银花河,流域面积599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17. 2%;流入汉江的金钱河、西家河,两河流域面积26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7. 3%全县长度在1公里数能上能下的河沟共696条,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 里以上的河沟有187条。
河网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山 阳县分布着大小支毛沟24520条,其中有沟溪山泉小水源 2260处,其中保证率在75%以上的泉眼180多眼,年出水量 0.549亿方山阳县河川径流总量为14.47亿方,其中境内 8. 46亿方,过境客水6. 01亿方按2000年耕地、人口计算, 人均占有水资源为2009方,是全国平均数的五分之四,是 全世界平均数的五分之一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243. 5毫米,径流模数为7. 72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流域内植被条件较好,流域不对称 度大,在相同的近似的降水条件下,拦蓄地表径流及控制调 节集流过程的程度都比较强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1738平方 公里,每平方公里年侵蚀模数为2565吨,属中度水土流失 区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一般都是四月上旬涨水,五至六fly月逐渐增多,但六月也经常出现最小流量,甚至有些河沟干 枯断流,进入丰水期,一直持续到十月上旬,有时持续到中 旬才逐渐退落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枯水期年内变化除月 际变化不均匀外,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差值也很悬殊地表水水质较好,大部分水资源总硬度平均为 127. 4mg/al,属中度硬水,总碱度平均8. 227mg/L,属中度矿化度水。
戸11值最高8.5 (河水), 最低6. 5 (泉水),其中:溪水、渠水、涝池、水库平均为 8.1,井水(地下水)平均为7. 4,泉水平均7. 7,以上六种 水资源均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6. 5-8. 5,渔业用水水质 标准6. 5—8.5,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5. 5—8.5的范围之内但近年工矿废水和生活垃圾引起 局部的水质污染很值得关注部门山区水源碘含量很低,是 地方甲状腺病的主要原因微量元素均有检出,氟含量在0. 12—0. 29之间,属低氟区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9.5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5.65万千瓦3、地下水:从水质构造看,山阳县属秦岭纬向构造带其特征是古生代及中生代褶皱断裂的基础上,中生代晚期以 来,整个地区基本处于大面积隆起之中,间夹一些局部断陷地下水主要是由地表水和降水渗入补给,多余水形成出露, 排泄于河流山岭地带以地下水补给河水,河谷地带以河水 补给地下水由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差异, 山阳县地层含水大致分布在低中山山区分布的层状基岩裂 隙孔隙层间水和河谷阶地分布的松散复盖层孔隙水两大类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24万方/平方公里,占地表水水资源总 量14.47亿方的四分之一,占降雨资源27亿元的13%,山区 受水文地质及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宜开采,只有较宽阔 的河谷盆地适宜布置浅井。
二、开发利用现状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作中,山阳县人民坚持以改 革为动力,以发展水利经济为中心,不断强化为发展县域经 济和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意识,大搞农田建设,扩大有效 灌溉面积,治理水土流失同时,把搞好城乡供水、水电建 设、水产养殖和水利工程管理,作为山阳县水利改革的突破 口,推动水利事业发展1、农业灌溉用水为2300万方截止目前,山阳县有耕 地52. 48万亩,其中旱地38.47万亩在旱地中水浇地只有 5. 445万亩,水田与水浇地共有& 095万亩,其中有渠道工 程355处,自流引水灌溉为2. 295万亩;建有水库3座,总 蓄水211万方,灌溉面积0. 83万亩;池塘总数60处,蓄水 30万方,灌溉面积0. 15万亩;水井2702眼,灌溉面积2.1万亩,电配和机配井灌溉面积2. 1万亩;喷滴灌3处,灌溉面积0. 07万亩2、农村生活用水687万方206年山阳县被列入全省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实施示范县,经过三年努力,现已完成安全 人饮工程76处,使8. 2万人摆脱了饮水困难3、工业用水和城镇用水分别是600万方,172万方4、 乡企用水490万方5、 建电站20座,装机2120kw,水轮泵站18座。
以上水资源利用量总合计4206万方,占境内径流总量的5. 5%,占地表径流总量的3. 25%,占降雨总量的1.74% 由此可见,山阳县虽然水量较丰富,但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 下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然资源条件苛刻山阳县降水资源27亿方,地表径流产水量只有14.47亿方其中12. 5亿方被蒸发掉,地表径流中有6. 01亿方水大多数以洪水形式白白流掉,境内地表水资源只有8.46亿 方这些境内地表水资源流量变化大,加之河谷多狭窄,山 大沟深,河低地髙,耕地分散,旱涝不均,十年九灾,人民 群众根本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现状2、水利化程度低地形条件限制使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由于山大沟深,坡陡土薄,耕地零散,就是有筑坝蓄水工程的条件,修 一个100万方水库,还需修环山引水渠30多公里,花近千 万元,受益面积还不到5000来亩,费用大,收效低3、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水利工程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一些建成的工程产权不清,责、权、 利结合不紧,管护责任不实,工程老化失修,效益得不到充 分发挥加之传统的依靠国家投资办水利的观念没有完全转 变,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单一,缺乏更新,改造和滚动发展资 金,也严重制约了山阳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进一步发 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山阳县于98年元月至六月,认真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及全县水利产权改革工 作会议精神,在全县掀起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热 潮,完成了全县2160处水利工程的产权改制,其中对个体 的1464个,即:电站20座,水轮泵站18座,人饮497处, 机井794眼,池塘2座,渠道133条颁发了产权使用证;对 集体的696处工程拍卖了 498处,收回拍卖资金407. 84万 元;其中拍卖渠道113条,收回拍卖资金23. 43万元,人饮 工程42处11万元,池塘36处11万元,机井294眼7. 5万 元,电站7座351.97万元,水轮泵站8座2. 72万元,对其 余的198处工程实行了规范化承包。
通过改制,拍卖了使用 权、明晰了所有权,放开了建设权,搞活了经营权,实现了 水利工程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使水利工程有主无责,有 人用、无人管的状况得到改变改制多年来,全县购买水利工程的业主已累计筹资280余万元用于水利 工程的维修、加固和扩建,有1400余名农民自筹资金310 余万元,新打恢复机井1356眼,新修渠道8条,兴修电站3 座,修建人畜饮水工程67处基本形成了 “自行筹资,自 行建设,自定水价,自主经营,自行还贷”的五自办水机制, 建立了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加快了山阳县 水利建设步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加快山区脱贫致富作出了一定贡献三、今年发展思路及对策因为大水库、长渠道等水利工程形式费用大,收效低,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从小处着手,从微型工程入手,逐步走上 “小工程,大群体”的路子1、保护生态,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实现水源可持续利 用的远大目标山阳县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区,为了确保两河 清水到北京,切实要把水保建设,强化水源地保护纳入日常 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国家家实施“丹治”项目机遇, 坚持生态修复和人工治理两手抓,把小流域治理与农民增 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树立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综合治理理念,实施山、水、林、草、、路、村、堤统一规划。
2、恢复改善提高现有拦、调、工程一是搞好水库建设山阳县现有薛家沟小(一)型水库一座,有西沟和麻庄河小(二)型水库一两座;三座水库总 蓄水211万方,设施灌溉面积3800亩由于种种原因,这 三座水库灌溉效益均未正常发挥应该尽快进行病险库处 理,并在水库干渠适当位置,修建山塘、水窖,实行长藤结 瓜和节水灌溉模式,充分利用水源,开源又节流二是池塘 加固利用山阳县有池塘60座,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属七 十年代典型的“三边工程”,这些工程均未能正常发挥效益, 恢复加固可保灌面积1500亩以上3、河谷川垣地区巩固发展井灌和自流引灌这一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2. 6%,它是山间盆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有交通干线穿过,是山阳县主要产粮区占一半以上的自流引灌渠道(全县共有355条)分布在这一地区,需要进一步巩全县有2702眼浅井也分布在这里,应该把这些浅井尽快设施配套,实行节水灌溉4、大力开展集雨节灌山阳县有1公里长以上的河沟696条,有大小支毛沟 24520条,有沟溪山泉小水源2260处,其中保证率在75%以 上的泉水180多眼这些水资源大多数分布在中山陡坡和低 山缓坡半山区,占全县总面积72. 3%,也是山阳县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除180多眼泉眼外,还有2080处沟溪山泉小水 源,稍加调蓄雨水,实施集雨节灌另外可以收集屋顶接水、场院、村庄、排洪渠等水源,实现集雨节水灌溉集雨节灌所修窖塘,相当于微型水库,具有实用、高效、 省钱、简便易行等优点与其它水利工程相比,一是灵活,适用性较强,适合各类地形二是投资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