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力发电论文.docx
12页现代节能技术作业姓名:班级:自动化0807学号:水力发电行业的发展与未来自动化 0807 班柯楠(0120811360732)摘要: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 一个门类建国50 多年来,中国的水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绩水力发电是一项清洁廉价永不枯竭的能源,我们鼓励大力发展水力发 电,虽然我国在发展水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水电工程周围的人 口迁移遗留问题等等,但是从上世纪初小型的石龙坝电站,到本世纪初雄伟壮 观的长江三峡工程,中国水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 100 年历程,建成了大中小型 水电站 45000 余座,总装机容量突破 2 亿千瓦,已雄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水电 事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自 2004年起我国的水 电总装机容量就连续位居世界第一,水电建设的综合技术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 行列未来我们将会注意各项问题,科学发展水电建设,争取更上一层楼正文: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 一个门类建国50 多年来,中国的水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绩首先,中国有大规模利用水能资源的条件和必要性。
其次,发展水电也是环 境保护的需要常规发电方式,煤的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使大气环 境受到严重污染,而核能发电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再次,水力发电经过一个多 世纪的发展,其工程建设技术、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和输电技术于完善,单机 容量也不断增大并且水力发电成本低廉,运行的可靠性高,故其发展极为迅速经过几代水电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水电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 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50 年 代至 60 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着 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到2000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000MW已建和在建的大水 电站已有 18 座除了常规水电站以外,中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也取得很大的 成绩此外,中国在西藏还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卓雍湖抽水 蓄能电站其它抽水蓄能电站还有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 电站、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 河北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水电是世界公认的目前最具备规模发展的清洁可再生 能源,也是我国相对并不丰富的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水电发展经历 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水电也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发展,从2004年起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就 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图1三峡大坝全景图一. 水电资源及其战略地位1.资源概况我国的水电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发布 的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我国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6. 08万亿千瓦时, 理论蕴藏量装机6.94亿千瓦(按平均功率计);技术可开发装机5.42亿千瓦, 技术可开发年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经济可开发 年电量1.75万亿千瓦时我国的水电资源具有区域分布不均并富集于数条大江大河、江河的径流在季 节分配上极不均衡的特点在区域分布上,我国的东部地区(13个省、市)拥 有的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中部地区(6个省)占11%,而西部地区(12 个省、市、自治区)高达 81%,并且在西部地区的金沙江干流中下游、澜沧江 干流云南段、雅砻江干流中下游、大渡河干流、怒江干流中下游、黄河干流上游 及中游北干流、南盘江红水河干流、乌江干流就富集了经济可开发容量 2.05 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 51%,易于开发建设大型水电能源基地。
这样的水电资 源区域分布,加之东部地区其他能源资源短缺,决定了我国的水电开发需要按" 西电东送"的格局进行我国因受季风气候影响,江河的径流各季节分配极不均衡,汛期半年的水量 占全年 70%~80%,而枯期半年仅占全年 20%~30%,导致汛期洪水频发、枯期 水又难以满足需要,使得水电汛期出力大、枯期出力小这就需要新建水库,通 过水库的调节,一方面提高水电的发电质量,另一方面进行防洪、提高枯期供水 和灌溉能力、改善航运条件2.战略地位我国的常规能源资源由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组成根据有关资料,到 2007 年年底,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剩余探明储量为:煤炭 1145 亿吨,石油 21 亿 吨,天然气 1.88 亿立方米,水电(按经济可开发量、使用 100 年计)175 亿千 瓦时折合成标准煤分别为 817.87 亿吨、30 亿吨、25 亿吨、581 亿吨(水电 按 2007 年全火电平均发电标准煤耗折算)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常规能源资源 是以煤炭资源为主、水电资源丰富仅次于煤炭居第二位,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较 少、分别仅占2.1%和 1.7%因此,水电资源是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中十分重要 的组成部分。
我国 2007 年的常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77.7%和 70.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是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所决定的,另 一方面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特别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压力十分巨大然 而,到2007 年年底,我国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按技术可开发量计算 为 27.3%、按经济可开发量计算为 36.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 60% 以上,美国、日本、法国、挪威、瑞士等国均在80%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潜 力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资源仅为世 界人均的 3/4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但不开发利用,它就随着江河之水流 失尽早大力开发利用水电,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化石能源资源相对较 少、处于快速发展、环境资源压力较大的国家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地位,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替代的选择我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燃煤发电,2007 年全国发电量为 32644 亿千瓦时, 其中燃煤发电为27207 亿千瓦时、占 83.3%,水电为 4714 亿千瓦时、占 14.4% 如果不利用水电,主要或只能用燃煤发电替代,那么就得多消耗煤炭 1.57 亿吨 (为当年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 6.2%),多排放二氧化碳2.69亿吨。
因此,水 电对我国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应对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水 电的发展,修建的水库为我国的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 献二. 水电发展概况我国的水电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初,在外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1912 年在 云南建成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装机容量仅为 480 千瓦之后的几 十年,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我国的水电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进展,到 1949年, 包括由日本人为了进一步掠夺我国而建设,但未建完且留有众多质量隐患的丰满 水电站在内,全国的水电装机容量仅为 16.3万千瓦,水平十分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国初期,水电建设者在旧 中国一无技术能力、二无施工能力、三无制造能力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 力,于 50年代末 60 年代初就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建设成功了我国第一座 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之后,虽然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我国的水电仍 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水利 水电事业毛主席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 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豪迈诗篇周恩来总理 1957年 12 月为全国电力会议题词 “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 目标而奋斗”。
中国水电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翻开了中国 水电发展崭新的一页建国不久,建成了新中国“自主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建 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和三线建 设时期掀起了两次水电建设的高潮,自力更生建设了一批中小型水电站和三门 峡、刘家峡、丹江口、乌江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站,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优质的 能源电力这一时期,我们查明和规划了水能资源,锻炼和壮大了水电队伍,积 累和发展了技术和装备,为中国水电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到 1978 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 1728 万千瓦我国于 1978 年年 底实行改革开放 30 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 国的水电发展先后较好地解决了技术、资金、市场和体制等制约问题,以超过每 10 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到2007 年底全国水电装机 达到 14823 万千瓦从 2004 年起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就一直居世界第一在这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水电建设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认真吸取世界水电建设先进 的经验和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不断地开展科技攻关,成功地解决了水电工程的 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在高坝工程技术、泄洪消能技术、地下工程技术、高边 坡工程技术、现代施工技术、大型机组制造安装技术、水电站运行管理技术、远 距离大容量超高压输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大 型和世界级特大型水电站,使我国水电发展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 在不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 30 年来,在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水电开发 的环境影响和移民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不断 加强解决水电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移民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 水电建设投入大,工期长,寻找建设资金的出路,探索引导建设体制的改革,成 了中国水电继续前进的重要课题利用外资和集资办电,为水电建设和发展引入 了新的模式与理念鲁布革水电站开创了项目管理体制和建设模式的先河,在水 电建设管理上形成了“鲁布革冲击波”,使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岩滩、漫湾、水 口、隔河岩五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相继实行了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 理制,这些项目在工期、质量、造价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和进步,被业内誉 为“五朵金花”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 司法》,对清江、五凌、乌江、黄河上游等公司进行了建立流域梯级开发公司的 改制,完成了水电建设公司从以业主负责制到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根本性转变,极 大地推动了水电的发展开放的形势下,我们打开国门,放眼世界,引进世界的 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不少水电工作者参观了巴西的依泰普、埃及的阿斯 旺水电站,大开了眼界,水电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以非凡的胆略开工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使百年三峡梦想从宏伟蓝图变成了伟大的工程实践西部大 开发再次给水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992 — 1999年,水电投产连续七 年超过300万千瓦,我国水电建设出现了又一次高潮到1999年底,全国水电 装机容量达到7279万千瓦,年发电量2129亿千瓦时,装机和年发电量的世界排 名分别提升至第2位和第4位进入新世纪,龙滩、小湾、景洪、瀑布沟、拉西瓦等一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 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之后开工的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我国水电在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设计与施工、设备制造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跨越,突飞猛 进2004年和2005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先后跃居世界第一;2003 年至2009年,我国水电投产容量的增幅每年超过1000万千瓦,2009年达到2369 万千瓦,创历史最高水平到2009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 19629万千 瓦,年发电量5717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是建国初期的545倍和 476倍日前,以小湾4号机组投产为标志,中国水电装机已突破2亿千瓦在 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三峡工程为标志,中国的水电技术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水电已迈入大电站、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