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管理开发知识整理.doc
7页1. 按内容划分,信息源包括哪些p6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可将信息源分为五类:①自然信息源②社会信息源③经济信息 源④科技信息源⑤控制信息源2. 信息资源通常被划分为哪几类pl4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和零次信息资源3. 零次信息资源pl7零次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口头传播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的结果,4. 信息资源的功能包括p221)经济功能2)管理与协调功能3)选择与决策功能4)研究与开发功能5. 论述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P251)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优化生产力 中其他要素,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信息资源在信息要素•与信息技术要与的有机结合 下实现了其生产力功能,发展了生产力,并由此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 展2) 变革社会化生产关系的作用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世界信息大传播、 大交流的桥梁,利用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改造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从而 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 影响社会生活关系的作用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于人的素质状况信息资源对人的发展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利用与开发,首先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发生直 接影响,通过人对信息资源的理解、消化和运用,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6.IRM p29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 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利用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 制的活动07. 社会信息资源管理p44是指对除政府、企业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的管理8. 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各目标p45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 和管理卜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 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分目标包 括:(1)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2)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3)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9. 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p47(1)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2)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使信 息资源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开发出来的信息资源能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利 用3)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使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机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亨。
4) 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建设,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建立 在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社会基础上10. 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p471) 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管理新天地2)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是使信息资源真正得以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3)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的合法权益 11 .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与内容p48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分为:1) 宏观管理: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顺利进行以及降低资 源开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方式2) 中观管理: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管理层次,具有承上启下 的功能3) 微观管理: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最基层的信息资源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认清组织 内各级各类人员对信息资源的真正需求,合理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2. 信息扩散的多向对称4种形式p62①传递速度对称;②传递内容对称;③传递空间对称;④传递的信息强度对称13. 论述信息资源对空间分布的特征p62信息扩散原理是描述社会信息流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者传播信息的规律性的,它包括信 息扩散的多向对称性和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法则。
信息的扩散原理必然影响信息资源在空间 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信息扩散的多向对称性是指信息在传递或扩散过程中,如果信息源所处的外围介质是同质均 匀分布的话,则信息传递就呈现一种多向对称结构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法则是指信息传递是在一定的信息时空中完成的由于传递过程中种种 因素的介入,任何信息流都要发生衰减信息流过程越长,信息衰减越严重14. 简述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p821) 主动性原则:信息是有时效性的,因此采集人员要针对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和获取最 新信息2) 针对性原则:任何信息服务机构采集信息资源的H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利用这些资源, 采集的信息要有针对性、有价值和有效用3) 连续性原则:信息资源采集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4) 经济性原则:信息资源采集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为了提供信息资源采 集的效率,必然要注意经济性原则,要实现“投入最少,效益最大”的目标5) 科学性原则:信息资源数量庞大,选择和搜集较困难,因此需要经常采用科学方法研究 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选择和确定信息密度大、信息含量多的信息源6) 可靠性原则:是指信息资源采集人员进行信息资源采集时,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以采集 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准则7) 系统性原则:用户需求的系统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采集的系统性15. 简述信息资源采集的效率指标p86信息资源采集的效率是通过用采全率、采准率、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等五个指标来衡 量和评价的采全率用来衡量切题信息采集的完整程度 采准率用来衡量信息资源采集的针对性 及时率用来衡量信息资源采集的速度 费用率用来衡量信息资源采集的资金效率 劳动耗费率指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最低劳动量16. 简述网络信息采集的方法p901) 基于网络检索工具的信息资源采集2) 基于Push技术的信息资源采集3)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信息资源采集4)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信息资源采集17. 著录 pl02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文献外表形式、物质形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18•元数据pl06是指描述资料的资料,可用来协助对网络电子资源的辨识、描述、指示其位置的任何资料19. 简述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哪几类p!19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是指按照形式特征组织信息。
最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如下四种:(1) 字顺组织法:它的意义在于从字、词角度集约有关信息,可满足人们检索的一•般要求2) 代码组织法:某些信息用代码集约,人们既易于接受乂便于管理(3) 地序组织法:有关地域方而的信息是用户需求的重要内容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o 所以这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地序组织法进行(4) 时序组织法:和地序组织法相对应人们需要的与历史相关的信息等可以按照时序组 织法进行20. 简述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些pl421) 书甘检索是从存储有标题项、作者项、出版项、文摘项等书目(著录)信息的检索系 统中获取标题、作者、摘要、出处、专利号、收藏处等相关信息线索的一种检索类型2) 全文检索是从存储整篇论文、专利说明书乃至整本著作的检索系统中获取全文信息的 —种检索类型3) 多媒体检索是从存储有多媒体文件的检索系统中获取多媒体信息的-•种检索方式4) 数据检索是从存储有大量数据、图表的检索系统中获取数值型信息的一种检索类型5) 事实检索是从存储有大量知识信息、事实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检索系统中获取某-事物 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过程的检索21 .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p!441) 手工检索系统:乂称传统检索系统,是用人工查找信息的检索系统。
其主要类型有各种 印刷型的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和各种参考工具书等2) 机械检索系统:是手工检索系统向计算机检索系统过渡的中间检索系统3) 计算机检索系统:是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盘技术、网络技术等构成 的存储和检索信息的检索系统22. 根据工作方式不同,搜索引擎分为几类pl531) 全文搜索引擎:其通过蜘蛛程序到各个网站收集、存储信息,建立索引数据库供用户杏 洵,并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结果返网2)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其利用各网站向其提交网站信息时填写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等资 料,经过人工审核编辑后,如果符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数据库以供查询3) 元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是通过调用、控制和优化其他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得来 的23. Web挖掘的内容是pl59Web内容挖掘是从web信息或信描述中发现知识的过程0 Web内容挖掘通常采用日然语言 处理24. 简述信息资源评估的实践意义p!621) 信息资源质量评估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评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发现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员2) 信息资源质量评估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通过评估,信息资源的质量得到提高,而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能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3) 信息资源质量评估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福利对于信息用户,最终衡量信息资源的效用指标是信息福利4) 信息资源质量评估能够促进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评估,客观上促进了信息机构和信息人员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最终促进整个信息产业的 繁荣25. 信息资源质量的特性pl651)隐蔽性2)多维性3)相对性4)时滞性26. 论述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p!691)明确评估目标2)分析与论证评估对象3)列举并评估对象4)选择最佳方案5)专家 评估6)评估结果7)评估结果的再评估8)评估报告27. 论述信息资源规划的内涵P1901) 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视角:主要是考察信息资源开发实施前的分析流程2) 信息资源规划的业务视角:考察信息资源规划主要立足于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其表述基 本按照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展开3) 信息资源规划的综合管理视角:强调规划方法论的集成和经济、技术及人文管理的协调4) 信息资源并行规划:是指中国的信息资源规划从根本上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两种 视角彼此独立,难以交义,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划方法5) 信息资源规划综合论:具有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的有机衔接和映射机制,能反映业务绩 效改进与数据质量的保障情况。
28. 简述信息资源开发的目标p2231) 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资源2) 为社会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3)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4) 促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5) 放大其他资源的价值6) 为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提供便利29. 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p2251)经济性原则2)全局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用厂导向原则5)持续发展原则6)法制 原则30. 信息资源的三次开发P229信息资源的三次开发一般是指依靠人类的知识、智慧、技术对客观的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变 形、宣传推广传播的活动,其实质是信息资源的浓缩化、多样化及其发布和流通31 .信息资源本体开发p229信息资源本体的开发主要是对信息本体的生产、创造、识别、搜集、整理、排序、组织、检 索、加工、重组、总结、评论等活动32. 信息资源的需求驱动型开发模式P2331).信息搜集型开发2).宣传与教导型开发3)代理服务型开发4)共建共享型开发33. 信息资源的价值驱动型开发模式p2341)翻译与转化型开发2)翻新与整理型开发3)转移与移动型开发4)主题集成型开发5)研究 评价型开发34. 信息素养p272信息素养是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并能定位、获取、评估和高效地利用信息去满 足这种需要的一种能力。
35. 信息素养由哪几个方面构成p2721)信息意识2)信息知识3)信息技能4)信息伦理36. 信息行为p274是指主体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