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压气化炉的干排渣装置.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04616436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0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称 加压气化炉干排渣装置摘要一种干排渣装置,包括连续下料装置、泄压除尘装置、冷渣余热回收器连续下 料罐通过带有阀门的汇料斗与冷渣余热回收器连接,通过带有气动阀门的管道与 泄压除尘装置连接高温渣由气化炉进入连续下料装置,所述连续下料装置由三 个间断工作、并联同心的排渣罐组成,工作时间首尾相接,实现连续下料当渣 达限定高度,排渣罐上双层阀先后关闭,泄压阀打开,有害气体及灰尘进入泄压 除尘装置,压力为常压时打开吹扫阀,排除残留有害气体,延时先后关闭吹扫阀 和泄压阀,罐体底部阀门打开,高温渣进入冷渣余热回收器进行冷却该设备解 决了传统用水冷装置造成污染、热能浪费等难题,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 现了节能减排权利要求书1、一种加压气化炉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下料装置、泄压除尘 装置、冷渣余热回收器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续下料装置通过汇渣斗(17) 与冷渣余热回收器连接,通过带有泄压阀(8)的管道与泄压除尘装置连接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下料装置由 A, B,C 三个排渣罐(2)并联同心布置组成,排渣罐(2)间断工作,工作时间首 尾相接,从而实现连续下料。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下料装置中 A,B两个排渣罐(2)轮换工作实现连续下料,C做备用,或者A, B, C任意2个 连续工作,第三个做备用,或者A,B,C均连续工作,互为备用,在其中一个 出现故障时自动退出,另外2个完成连续工作5、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罐(2)包括上插 板阀(3),下插板阀(20),上翻板阀(4),下翻板阀(21),料位计(5),吹扫 阀(7),压力计(6)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除尘装置由除尘 水箱(14),泄压阀(8),排湿灰阀(12),进出水口(13),辅助气源阀(14), 天灯(16),灰斗(9),灰斗阀(11),水位计(10)说明书加压气化炉干排渣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加压气化炉干排渣装置,属于干排渣设备技术领域发明内容背景技术加压条件下高温粉煤气化炉底渣的顺畅排放是粉煤加压密相输运气化过程的非常关键的环节,由于气化炉的特征,气化温度高达900°C〜1 100°C,操作气速 可达8〜17 m/s,并且循环倍率高达5O〜100,固体通量大于20 kg/m・S,目前气化炉工作过程中,排出高温渣温度在800 度以上,对高温渣的冷却目前主要采取将高温渣落入水中,水有一定的高度,成为水封中作为密封煤气的介 质,这样用水实现了高温渣的熄灭,熄灭渣时其所带煤气也不会逸出,从而完成 熄渣过程。

      但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 高温渣的热被水带走,造成能源浪费,同时也增大了循环水的电力消耗;2、 水熄渣过程中有害物质溶入水中,也加大了环境污染,增加了水处理难 度同时熄渣需要消耗大量水,无疑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3、 渣被水熄灭之后,其活性大大降低,对其之后的再次利用非常不利这就对气化炉高温渣的冷却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概括为以下 几个方面:1、 运行压力高达近2 MPa,给排底渣系统带来困难,需要考虑系统密封及排渣时的卸压;2、 为了保持渣的活性,有利于水泥及其他材料的合成及减少水污染,要求实 行干法排渣;3、 底渣温度高,排量大,要求冷渣系统的换热能力好,而且最好能利用其物理显热;4、 由于是工业性装置,要求可靠性高基于此,我们结合气化炉生产工艺和干熄渣的要求,开发了新型干熄渣技术 本技术及设备核心由三部分组成:连续下料装置、泄压除尘装置、冷渣余热回收 器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运行费用低,并可实现高温渣的余热回收, 根 据现场实际,回收热能形式可以是热风、热水或蒸汽(发电)2008 年“巴厘岛”会议之后,世界各国把治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作为工业发 展的首要问题我国更是以积极的态度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我国目前用于煤 气化的近 5000 台常压间歇气化煤气炉每年向大气排放 CO 达到 6000 万 t 以上, 是我国治理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问题而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是治理我国现有 5000 台常压间歇气化煤气炉排放 CO 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金钥匙,该技术完全可 以做到现代工业发展所要求的零排放解决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熄渣技术所造成的水污染、水浪费以及资源与能源浪费的问 题本发明采用了 A, B两个排渣罐轮换工作实现连续下料,C做备用,或者A, B, C 任意 2 个连续工作,第三个做备用,或者 A, B, C 均连续工作,互为备用, 在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自动退出,另外2个完成连续工作解决了传统干排渣装 置结构复杂、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难题本发明采用连接管道将排渣灌与泄压除尘装置相连接,且连接管道侵入水中,使 灰尘落入水中,有毒气体平缓的在天灯处燃烧,保证了泄压除尘装置运行的可靠 性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为:连续下料装置分A、B、C三套泄压排渣罐,A,B套 装置分步骤连续工作,C套装置做备用高温渣由气化炉进入到A装置内前,先 打开上翻板阀延时一段时间再打开上插板阀,当渣达到料位计设定的高度后,关 闭上插板阀,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关闭上翻板阀 ,延时时间根据需要设定。

      随后打 开连通A装置与泄压除尘装置的泄压阀,排出A装置内有害气体和灰尘,待A 装置内压力接近于常压时打开其上的吹扫阀,冲入烟道气将残留有毒气体和灰尘 清除完成吹扫过程后,先后关闭吹扫阀与泄压阀,打开A装置底部的下翻板阀 延时一段时间再打开下插板阀,使完成除尘、泄压排气的渣进入红渣余热回收热 冷却区完成冷却有益效果:1、 采用本干排渣装置,减少了对水的污染和浪费,保护了环境2、 本装置回收利用高温渣的显热,实现了节能降耗3、 本装置避免了水法熄渣急剧冷却影响渣的活性,对渣的后续利用不利的难 题4、 通过连续的用烟道气进行吹扫来防止排渣灌中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避免 了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系 统正常运行后,由于实现了排灰过程的全自动,避免了在手动排灰过程中不 及时排灰情况,改变了作业环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明显提升附图说明附图 1 是加压气化炉干排渣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 2 是泄压排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 气化炉 2.连续下料罐 3.上插板阀 4.上翻板阀 5.料位计 6.压力计 7.吹扫阀 8.泄压阀 9.灰斗 10.水位计 11.灰斗阀 1 2.排湿灰阀 13.进出水口14.除尘水箱 15.辅助气源阀 16.天灯 17.汇渣斗 18.下料阀 19.冷渣余热回收器 20.下插板阀 21.下翻板阀。

      具体实施方式1、如附图 1 所示,气化炉 1 工作前,先保证各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气化 炉 1 开始工作,打开上翻板阀 4 ,延时一定时间后打开上插板阀 3 ,渣开始从气 化炉 1 落入排渣罐 2,同时料位计 5 开始工作,当排渣罐 2 内的渣达到料位计 5 设定的高度时,上插板阀 3 自动关闭,随后上翻板阀 4 关闭2、随后打开泄压阀 8 有害气体及粉料进入泄压除尘装置,初步排除排渣罐 内有毒气体,随后打开吹扫阀 7,充入烟道气,将渣内的残留有毒气体排出,所 排出的部分灰尘在灰斗 9 处降落,灰斗 9 将其收集,其余灰尘溶入除尘水箱 14 的水中沉淀到水底,有毒气体和辅助气源阀 15 提供的可燃气在带报警装置的天 灯 16 处燃烧后排空3、排渣罐 2 内有毒气体排出后,先后关闭吹扫阀 7 和泄压阀 8,打开下翻板 阀 21 ,随后打开下插板阀 20 ,渣利用自身重力落入汇渣斗 17 ,等渣全部落下后, 先后关闭下插板阀 20 和下翻板阀 214、此时冷渣余热回收器19 处于工作状态,渣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经过冷 却后的高温渣变为 100度以下的渣,通过出料口排出冷却器5、 三个排渣罐之间的工作流程以AB罐循环进行,C罐做为备用为例为: 将三个排渣罐分为A罐B罐C罐,A罐下阀关闭,上阀打开,渣落入A罐,达 到料位计5设定的高度关闭A罐上阀,B罐重复A罐动作,B罐充入渣的同时, A 罐进入除尘过程,完成之后将渣排出,此时 B 罐渣量达到料位计 5 设定的高 度,关闭B罐上阀,B罐进入除尘过程,如此AB罐循环进行,C罐做为备用。

      或者A,B,C任意2个连续工作,第三个做备用,或者A,B,C均连续工作, 互为备用,在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自动退出,另外2个完成连续工作6、 一定时间后,要对灰斗9和除尘水箱14下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其过程为在 气化炉停止工作时打开灰斗9和排湿灰阀12的手动阀,将灰尘排出经济型干熄焦 装置由水位计10检测除尘水箱14内的液位,当液位不符合规定时,打开进出水 口13的手动阀,进行排水或者蓄水说明书附图附图1附图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