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民俗风情.docx
6页长汀民俗风情长汀民风淳朴客家人勤劳善良,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特别尊师敬老,热情好客不论城市或乡村,教师和老 人都在人们心目中得到敬重;不论何方来客,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和长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及客家人追求知 识、好善乐施、向往未来有直接的关系长汀客家的民俗风情,不论衣食住行、婚丧喜庆都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兼容中原遗风和土著称习俗,而丰富多彩 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岁时风俗】春节春节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节大约分3 个阶段:从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为入年界入年界后积极筹备年料,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 浴、添置新衣等蒸岁饭:除夕前一天蒸岁饭,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过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团聚饮酒,称“食年酒”,即“过年”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庭用具上贴红 纸,叫做“封岁”、“上红”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通宵达旦,谓之“守 岁”;长辈用红纸做红包给孩子,叫“压岁线”;将红包放在供桌上,称“压岁”。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以“通书”为准择吉时,打开大门,口颁“开门大吉,万事如意,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 放鞭炮,辞旧迎新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择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 新年好游乐:春节期间传统游乐活动颇为丰富民间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演戏、提傀 儡等活动遍布城乡,热闹非凡立春立春,长汀客家人“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 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元宵节长汀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元宵节吃“元宵”,“无宵”用糯米粉、红糖、花生米、芝 麻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团圆和睦民间举办各种灯会,玩灯、赏灯,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迎花灯以涂坊、南 山、河田、三洲等乡(镇)尤为有名惊蛰惊蛰这天,长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等处撒上生石灰 这两种做法叫做“炒虫炒豸”、“混虫混豸”尺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之时,客家人主张早期灭虫春社长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风俗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妆扮人物故事,锣鼓喧 天,迎神游行,祈求丰收,但并不普遍。
清明清明期间,长汀客家人扫墓,祭祀祖先,从春分开始到清明达到高潮祭祀活动非常讲究在这期间,外出的家人 多赶回家祭祖端午节端午节,长汀客家人又称五月节,是一年中“五、八、腊”三大节日之一过节除沿袭中原习俗用竹叶包棕子,吃 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等外,还在五月初五那天,男女老少都用“药把水”洗浴药把水”是用山上能入药的草木煎制 而成入伏长汀客家人在入伏这天家家熬“仙人冻”吃习俗认为,吃了“仙人冻”好度炎热的三伏天仙人冻”以仙草为主,配 以淀粉熬成六月食新长汀客家人“食新”就是尝新米日子一般选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在乡间,割下稻谷碾成新米,做好饭供祀五 谷大神和祖先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而长汀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相传宋代末年,客家人正准备过节,元兵突 然入侵,因此改为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以避兵扰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日祭祀“野鬼”中秋节客家人过中秋和中原习俗大致相同但长汀客家还有守“月华”的习俗据民间传说,守到“月华”天门大开,月亮大 放奇异光彩,月光菩萨降临,看见者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因此有人在月光下守“月华”至深更半夜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九九”重阳节,长汀客家人俗称“九月节”。
家家户户做米冻,打糍粑,杀鸡鸭,买猪肉,宴请亲友 此外,还有登高、赏菊活动九月十四农历九月十四,原为长汀城区庙会,古时迎神拜佛十分隆重,大街小巷小泄不通,家家户户宾客满坐,各种民间 文艺演出通宵达旦,热闹三天现在已成为闽粤赣三省十四县的物资交流会期冬至冬至本是农事节气,但长汀客家人称为“冬年”客家人历来有冬至进补的习俗汀州(长汀)客家米酒向来在冬 至日添水,因为冬至添水的酒色、香、味俱佳,而且久经不坏婚嫁风俗】汀州(长汀)客家婚嫁风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遗风,即:“纳采”(提亲),“问名”(问生辰八字),“纳吉” (双方占卜合婚),“纳微”(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请期”(男方将选定的结婚日期通知女家),“迎亲”(迎娶新娘) 等六礼现在长汀客家婚嫁的六礼为:“提亲”,“问名”,“送定”,“报日子”,“送嫁妆”,“接亲”丧葬习俗】汀州(长汀)客家的丧葬习俗还保留着“五服制”遗风从孝服上分为:“斩縗”(最重孝服),“齐縗”(次重孝服), “大功”(稍轻孝服),“小功”(次轻孝服),“缌麻”(最轻孝服)从守孝上分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 月,基本沿袭中原汉族丧服制治丧过程:报丧、摆孝堂、守灵、吊孝、入殓、发靷、祭三朝、五七、完七、出服等。
此外,长汀客家人还有“捡金”习俗,也称二次葬生育风俗】汀州(长汀)客家风俗大致有:催生、坐月子、报喜、出燕、满月酒、开荤、剃头、安名、百日、过际等宗教文化长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 种,而大多数客家人信仰佛教佛教传入长汀有千余年历史第一座佛寺开元创于侵占开元二十四年(736),五代时(907-960)为长汀佛教鼎盛 时期,北宋时先后有两名高僧伏虎和定光来汀传教定光、伏虎圆寂后,僧众尊崇为神佛,与观音合称“三太祖师”, 信徙遍布汀州各县,后传至台湾,今彰化有定光图佛庙,淡水有鄞山寺,均由汀州移民创建长汀远百年来每年农历 正月十三,九月十四日为迎送定光、伏虎的会期,颇为隆重1937 年汀人本湛和尚创建八宝山峻峰寺,剃度40 余名僧 尼,接收 500 余名在家弟子,闽西各县僧尼多属本湛徙嗣目前,全县有寺庙100多座道教传入始于唐代,在唐宋两代颇为盛行,清初顿衰,到清末县内已无正式出家道士现仅有少数民间道士活动 天主教两次传入长汀首次为明末崇祯年间,活动10 年后停顿第二次于清光绪年间传入,延续至今现存教堂 1 座基督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至今已有90 多年历史1941-1945年教会最盛。
现存教堂1 座此外,长汀还有许多民间信仰,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神,二是英雄神,三是宗教神,四是家庭神汀城东 门外的汀州天后宫,初建何时未详,清道光五年(1825)重建,殿宇巍峨规模宏大,在海外颇有影响客家美食 长汀的客家美食,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咸鲜辛辣,原汁原味;主题新颖,构思严谨;造型 脱俗,色调和谐;雕工精细,图案清晰长期以来,长汀人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结合,继承与发扬相辅相成,烹调 出风味独特的“地方菜”、“客家菜”,并自成一种系列食在长汀”的赞语已被越来越多前来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来宾所公 认一、独特名菜三角豆腐饺 三角豆腐饺,是明清以来长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颇为考究,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笋、葱白等做 馅,精工制作而成汀州厨师制成的三角豆腐饺,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独具一格,别有风味[特色]白色棱形,皮嫩馅香,汤鲜味美,营养丰富白斩河田鸡 长汀民间烹鸡的方法多式多样,以白斩河田鸡最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脱骨而深受赞誉,为汀 州自古以来之名特优佳肴,向来被列为闽西客家菜之首其鸡头、鸡抓爪、鸡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个鸡头七杯 酒,一对鸡爪喝一壶”之说。
1986 年省闽菜评比中,“白斩河田鸡”菜获地方特殊风味菜点称号[特色]干蒸精制,金黄油亮,肉香扑鼻,十分诱人原汁原味,鲜香脆爽,滑嫩不腻麒麟脱胎 “麒麟脱胎”又名“麒麟钻象肚”,为长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传是早以前长汀司前街有个郑姓富户,其家妇女 为求多子,常在猪肚内逐层填入小狗和乌鸡媛、白鸽、麻雀、野山参等清蒸服用此后做为一种饮食疗法,一直在富 户中流传清朝末年汀郡总镇肖芝美兴办庆寿筵宴时,曾把“麒麟脱胎”列为首菜1985 年麒麟脱胎在福建省闽菜评比 中获得“优质菜点”称号,《福建省日报》于1986年5月2 日曾予报道[特色]狗头外露者为麒麟脱胎状,全包者为小象卧产状味香肉嫩,另有风味;壮阳补肾,祛风湿,健脾胃皱纱肉 皱纱肉,俗称“烧大块”,是长汀传统菜肴,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谱皱纱肉皮似皱纱,综红晶亮 色香味俱佳皱纱肉的制作工艺如下: [特色]皮似皱纱,肉香扑鼻,爽口不腻荔枝肉 荔枝肉是盘菜,据说它来源于“糖醋炸松丸”和“杨梅肉”早在清朝时,宴宽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盘菜,至民国 初,几乎每席必备后来,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刀工等烹调技巧,入盘菜型宛如岭南荔枝,即造型美观,香脆酸甜,风 味独特。
食之,不免使人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古诗名句[特色]色泽金黄,香嫩酸甜凤凰醉酒 据《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每每取胜, 列为斗鸡之雄长汀米酒娘,素以民间精工酿制,纯天然原料,含有20 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酒娘、鸡是长汀食文化园地的两 朵奇葩融鸡酒于一体烹制菜肴,深为来宾青睐[特色]鸡似醉卧缸中,鸡皮金黄油亮,酒香扑鼻,令人馋涎欲滴烧肝花 煤肝花盘菜是长汀传统菜肴因其味道香脆,为下酒妙品[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食而不腻生焖草鱼 长汀城乡池塘、水库大多放养鲩(草鱼)、鳙(大头鲢)、鲢、鲤等,每日都有鲜鱼上市而人们最爱吃草鱼,因其汤鲜肉嫩,老少皆宜 《长汀县志•物产志》记载:鲩,即草鱼,似鳟而大,形长身圆,肉厚而松,其种来自九江,邑人蓄之池塘,以草饲之,故俗称草鱼生焖草鱼自清末以来为婚喜贺庆、华厦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特色]汤呈乳白色,清甜可口,肉嫩而鲜温水鱼 河田温水鱼以肥、鲜、嫩著名相传温水鱼起自明代,里人发现温泉下游有一种鱼,圆扁无鳞,肥大色美犯错 误上岸来在地上蹦跳片刻,全身即显出丝丝血痕,在锅中稍煮即熟,鲜嫩无比。
于是人们便在温泉下游挖池,试放鱼 苗养殖细心观察,多数幼苗适应环境,发育正常,半年中竟长成肥美大鱼后又养殖鲩(草鱼)、鲤、鲢等,至今已 有 500 多年的历史(二)风味小吃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是闽西“八大干”之首,始于唐开元年间,采用传统工艺科技方法加工制作,配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余种中草药材,卤制而成是一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绿色食品它有3 个品种:五香豆腐干、酱油豆 腐干、黄色豆腐干[特色]甜、香、咸、鲜四味俱全,回味无穷糍粑 相传宋朝长汀满岚岭宝珠峰有座龙庙,天旱求雨时,城乡群众多以糍粑供奉后来庙内住持也制作糍粑出售因 糍粑柔韧甜美、价廉耐饱,来往旅客至此多争相品尝,致使满岚岭的糍粑子无人不晓糍粑现已在为宴席上的点心首 菜,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食品,市场上常有出售[特色]形圆质白,柔韧甜美灯盏糕 灯盏粒,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经油炸而成,形扁圆,中空而隆起,形似两个旧式灯盏吻合一起, 故称“灯盏糕”民国初年,基督教英籍传教士詹嘉德牧师来汀传教,在教徙周某家中吃“灯盏糕”时,反复幼稚地询问: “面底两块是怎样粘合的?”成为一时笑谈长汀农村每逢年节,家家都要炸灯盏糕食用或送人,城里则为日常小吃, 大街小巷都有出售,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