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精品文档].docx
6页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精品文档]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 一、中风病诊断标准 1. 病名诊断标准 ①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②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③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病类诊断标准 ①神识 正常0分 嗜睡3分 迷蒙5分 神昏7分 昏愦9分 ②语言 正常0分 构音不清1分 语句不全3分 字词不清4分 失语6分 ③面瘫 无0分 轻瘫1分 全瘫2分 ④眼征 无0分 二目上吊2分 目偏不瞬4分 ⑤上肢瘫 无0分 上举力弱1分 上举过肩2分 上举不到肩4分 最多可略摆动 不能动6分 ⑥指瘫 无0分 力弱1分 握拳伸指不全2分 略动4分 全瘫5分 ⑦下肢瘫 无0分 抬高45°以上1分 抬高不足45°2分 摆动平移4分 略动、不能动6分 ⑧趾瘫 无0分 力弱1分 伸屈不全2分 略动4分 全瘫5分 ⑨其他症征 瞳神异常7分 抽搐7分 呕血便血8分 二便自遗8分 目合口开8分 鼻鼾息微9分 脉微欲绝9分 手撒肢冷9分 评分:病类诊断评分是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为52分。
诊断分级:1~13分为轻型; 14~26分为普通型; 27~39分为重型; 40分以上为极重 3. 证类诊断标准 ①风痰火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发 病突然,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②风火上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 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④风痰瘀阻: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 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⑤痰湿蒙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 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⑥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 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⑦阴虚风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 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 分期标准 急性期:发病四周以内 恢复期:发病半年以内 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二、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 1. 疗效评定说明 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2.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恢复:≥ 81%,6分以下 显著进步:56%~80% 进步:36%~55% 稍进步:11%~35% 无变化:<11% 恶化:(包括死亡)负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