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自主招生的公平分析.doc
4页自主招生的公平分析选拔途径的多元化:自主招生让学生除了高考之外,又多了一条通往中国顶尖大学的道路考察内容的多样化:自主招生的高校自主命题,并有面试的环节,考察学生多方面的才能选拔程序的复杂化: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有两种选拔程序:校长实名推荐制和联校考试+面试+高考的模式优势群体:来自东部沿海城市的学生,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具 备更多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优势弱势群体:来自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经济条件、社会资本、文化资 本、学习环境都不如优势群体的学生优势群体弱势群体结果选拔途径多元化考察内容多样化对弱势群体学生不利对弱势群体学生不利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具备更好的经济 条件、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 和文化资本,因而自主招生 对他们是有利的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外为他 们多提供了一条通往中国 顶尖大学的道路,增加了他 们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笔试:笔试试卷考察的内容和知 识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偏向 于城市化对于优势群体而 言,具有更多相关的背景知 识和文化素养,能够 更好的回答问题面试:面试时需要的一些素质,如 表达能力、仪表气度、以及 特长爱好等,优势群体的学 生更能达到要求,因为他们 的生长环境,他们所享有的 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赋予 了他们这些能力。
对弱势群体的学生而言,自 主招生政策形同虚设他们 大多经济条件较差,社会资 本和文化资本缺乏,因而不 具备参与自主招生的能力 和条件笔试:弱势群体的学生更多的是 受乡土文明的影响,他们对 城市文明不是非常的熟悉, 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很 难全面的回答面试: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文化资 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弱势 群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和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 在表达能力、仪表气质和特 长爱好方面得到培养,这就 使得他们在面试中处于劣 势选拔程序复杂化对弱势群体学生不利校长推荐制:拥有校长推荐制资格的学 校大多是各城市中最好的 中学,对于优势群体的学生 而言,获得推举的可能性更 大联校考试+面试+高考:城市考生进入自主招生渠 道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 具备更好的条件:校长推荐制度:弱势群体的考试多处于偏 僻的农村地区,这些中学不 具备校长推荐的资格,使得 弱势群体学生丧失了机会联校考试+面试+高考: 弱势群体学生由于身处偏 僻地区,经济条件较差、文 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缺乏,因 此较难具备参与自主招生 的条件:信息获取方面:由于身处城市,在关于自主 招生政策的相关信息的获 取方面更为方便、及时。
信息获取方面:由于身处偏僻地区,较少渠 道获得关于自主招生的信 息经济条件方面:由于自主招生考试几乎同 时在各大城市举行,考生如 果想不错过每场考试,就需 要付出更多的交通成本和 食宿成本优势群体经济条 件较好,能够负担得起不菲 的费用经济条件方面:经济条件较差,即使有能 力,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 也无力支付昂贵的交通成 本、食宿成本等由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选拔途径的多元化、考察内容的多样 化还是选拔程序的复杂化,对优势群体的学生而言,都是有利的,自 主招生为他们在高考之外又开辟了一条通往顶尖大学的道路,使得他 们能够有更多机会进入顶尖大学;但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而言,由于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进入到自主招生这条道路上来,因此与 优势群体的学生相比较,他们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更小了,自主招生 政策让弱势群体的学生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这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马 太效应的出现:优势群体的学生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其优势,巩固 其已有的地位;而弱势群体学生则日益被边缘化,更加无力改变其命、—•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