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一+第2课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学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0622016
  • 上传时间:2018-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课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对DNA的思考如果说格雷的第一张人体解剖图解开了人体结构之谜,奠定了近代医学的基础,那么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第二张解剖图,它给人类医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女娲造人之始,上天便赐予了我们眼睛有一天人们用它第一次在水中惊奇地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而后人们通过镜子看自己直到现在,人们又通过基因这一特殊的镜子,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由此审视世界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基因研究利用的广阔前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水仙的基因已被植入水稻,使之含铁量明显增高;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了解,克隆技术应运而生,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活生生地站在了人们面前;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器官可以被克隆,有望用新器官接替人们已老损的器官……如此种种让人觉得人类似乎已可充当第二个上帝,或者说第二个女娲了有人说,上帝总是一手拿着答案,一手握着问号当瑞士科学家对转基因水稻惊叹不已的时候,人们发现几年来水稻经自然筛选的基因被污染了;当克隆羊多利刚出生不久,人们便发现克隆动物会未老先衰更令人担忧的是克隆引发的伦理问题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这必将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另一方面,克隆技术如果被利用在人身上,很容易引发“人口优化论”,导致种族歧视。

      由此引发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撒旦”现今上海很流行一种“克隆人”的行业,只要顾客把想要克隆的部位浸入一种特殊的液体,五分钟后取出,经过特殊处理,就可做成与被克隆部分一模一样的晶莹剔透的模本了这种模本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形状,一切全由顾客做主或许有一天,我期望人类也能够像控制这种被“克隆”出来的玩偶一样控制基因技术的弊端但无论基因技术的前景如何,无论基因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无论它会把我们推向希望还是死亡,能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认识真实,逼近真理,这总是令人欣喜的进步况且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利与弊、美与丑、高尚与卑下,任何事物都存有两面性正是这种多元性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因此对于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利和弊,我们何不用一种更宽容、更客观的姿态去面对?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必因噎废食再者,矛盾本身其实并不可怕无数次大爆炸造就了现在的宇宙;80亿年前一次偶然的大爆炸创造了地球;人类也是在与自身和环境的矛盾斗争中走出丛林,成为今天的万物灵长的因此,在基因技术利和弊的抉择中,在矛盾的碰撞中,也许会撞出一片新的空间,产生一种新的生机,实现人类的新进步一、学习目标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2.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3.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人文意识二、作者连线基因组学家——杨焕明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著名基因组学家,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主持人,长期从事基因组学研究,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1%序列的测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的宏伟目标的成员国之一他主持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的中国卷,为我国的水稻、家鸡、家蚕等大型基因组,以及“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的诸多研究项目使我国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世界前沿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2007年12月27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背景探寻解读生命的天书——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后来蓬勃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让人类对生命奥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项世界性重大科学工程,旨在得到人类基因的全部核酸序列,鉴定人类的全部基因,人类将通过此计划的实验,破译生命“天书”,解读自身的奥秘四、文体知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属于演讲稿,语言通俗易懂在结构上,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往往安排得条理清楚,纲目分明学习中,要善于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五、归纳整理1.字音①宗旨(zhǐ)   ②核苷酸(ɡān)   ③辜负(ɡū)④阐明(chǎn) ⑤框架图(kuànɡ) ⑥胰岛素(yí)⑦鉴定(jiàn) ⑧衍生物(yǎn) ⑨携带者(xié)2.字形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3.词语(1)防范·防备【辨析】 两者都是动词,表示做好准备,以防不测防范”表示戒备,多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威胁,表示努力避免某种情况发生防备”表示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多指针对具体的危险、现实的威胁,表示时刻准备行动运用】①根据全国统一部署,自年初开始,各省市海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五大战役”行动,________和打击走私行为。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担忧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各种难以预计的影响,人类必须要在机器人内部预置不确定性,以________它们的背叛答案 ①防范 ②防备(2)反映·反应【辨析】 作动词时,都有对客观事物及其影响做出相应的表现的意思反映”表示向上级或有关单位申诉意见、报告情况,也指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可带宾语,一般是主动的;“反应”表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对,不带宾语,一般是被动的作名词时,“反映”是指对事物性质状态映照的表现形式;“反应”本义指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定变化的客观现象,如“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又比喻事物所引起的反响运用】①此次集中行动,将组织开展5次严查,主要采取路面严格盘查、重点布控查处、快速________拦截三种形式,确保10月底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的90%②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让观众一而再地品味温习,因此一部影片在视频平台的播放量也从侧面________着观众的认可度答案 ①反应 ②反映4.成语(1)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2)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3)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4)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一、合作探究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巨大导向性意义?各方面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答:                                                                        答案 方面中心意思规模化生物学家第一次从整个基因组的规模去认识、研究一个物种或多个物种(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全部基因序列化即生命科学以序列为基础,这是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区别于以前的生物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是借助了生物信息学,也借助于把地球变小的网络医学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产业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带动21世纪生物产业的发展人文化从人文角度来说,连同人性、人权、平等、社会结构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都将重新讨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文章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意义,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答案 3.赏析文章中1~2段的语言特色,并说说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                                                                        答案 第1段第一句是一个复杂的长句,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为三大“尖端”工程之一。

      第二句说明了两方面的意思:由美国发起,少数有实力的国家参与,中国是其成员国之一;这一工程规模宏大本段开篇点题,接着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地位,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时间和发展历程,并突出了这一工程的“高尖端”和“大规模”,最后一句强调这个工程的重要意义,激发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第2段中,“定时、定量、定质”,表明这一计划是科学的而不是心血来潮、“信马由缰”测定”“奠定”“解读”用词准确,语序合理,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描绘了这一计划的美好前景,令人鼓舞本段采用科学术语以及精当、严密的词语,准确而简明地概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宗旨和目标,并指出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为下文说明其导向性意义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撑4.第6段中“生物信息的序列化即生命科学以序列为基础,这是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区别于以前的生物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中“最主要”一词的作用是什么?答:                                                                        答案 突出了生物信息的序列化在新时代的生命科学中的地位5.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科学第一次不再是以假说与概念为导向的科学”?答:                                                                        答案 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可以将生物信息序列化。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可以最终完成,一些主要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图即将问世生命科学成为可观可触的实实在在的东西6.第11段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请概括带来了哪些冲击答:                                                                        答案 ①任何“优生”“劣生”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更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要善待他人;②基因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参考书,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③一个成员的基因组信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要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④人类与生物自然的联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通过基因研究,人类将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7.作者在文末说“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这是为什么?答:                                                                        答案 作者认识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

      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文性上远远超过“曼哈顿原子计划”,防患于未然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人文意识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同样也会“造孽”于人类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之一8.行文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读者对基因技术有了形象的认识;语言的通俗也是本文一大特点,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诠释外,作者尽量使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把尖端的科技项目用清晰的思路和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交流,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