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doc
17页三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念书不用心,贪玩,怕困难,学习成绩很不好有一天,李白偷偷跑出学堂,边走边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他走到老婆婆跟前,问:“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做针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他想,学习也一样啊!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能学到什么呢?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了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解释下面的词语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你所积累的李白的诗句。
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针后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旋律(节选)春天还未来得及用花环打个句号,夏天就用滚滚的雷声另起一行了这就是突如其来的夏天吗?就像飘忽的柳絮一样,一切都那么突然和短暂只一夜工夫,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知青梅是何日变圆的?不知大麦是何日变香的?不知草莓是何日变红的?不知铜钱般大小的菱盘、荷叶是何日露出水面的?不知尺把长的豆藤,瓜藤是何日爬上竹篱的?任何人都无法在一瞬间观赏和品尝这么多的鲜美!光是槐树花、樟树花和野蔷薇的清香,就把时间和空间挤得窄窄的了此时,只会用“绿色”二字来形容眼前的最观,肯定是无能为力的那浓绿、深绿、墨绿、黛绿,已把远山近水染得严严实实的了孔雀正在开屏大自然也在开屏快呀,快把儿歌唱起来,慢了,会合不上拍子的!1.短文从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夏天。
2.用“ ”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作者描了 等景物3.你是用____________方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这个句子表现了什么?_________4.作者把常见的景物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请你也仿照短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眼中的“夏天的旋律”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葡 萄我家的小院里种了一棵葡萄冬天,爸爸和我在葡萄架下挖了个深深的坑,在里面埋些肥料冬天刚过,棕褐色的藤蔓上长出了一颗颗豆粒般大的紫色的芽苞,这些小芽苞在春风的爱抚下,在春雨的滋润下,从顶端绽放出一片片婴儿手掌般大小的鹅黄色的嫩叶这些嫩叶逐渐长大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架下顿时有了一片绿荫,把我家的小院点缀得非常美丽不多久,在葡萄藤叶之间的藤蔓顶端,开出了像柳絮一样的小花,银白色的小花只有小米粒那么大仔细一看,每朵花有四个花瓣随着春天一天天过去,一串串小花变成了一串串绿宝石似的葡萄慢慢地,这“绿宝石”长大了,由绿变淡紫,由淡紫变深紫……葡萄成熟了!那一串串光亮亮、圆溜溜的葡萄挂在架上,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这时,已经是夏天了。
傍晚,我端上一个小板凳,坐在葡萄架下乘凉,乘着月光摘下一串葡萄品尝,甜甜的,一身的暑意顿时烟消云散了甜甜的葡萄使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的藤蔓 (______)的芽苞(______)的嫩叶 (______)的小花2.作者描写葡萄花时,主要抓住了花的______________来写,把它与________和________作了比较3.成熟的葡萄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作者把它比成__________4.你曾种过什么植物或者养过什么动物吗?写写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四、 阅读理解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气乎乎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1.填空:蚂蚁忌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 )里 ( ) -----( ) ----- ( )3.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4.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设计 ( )的创举 ( )的桥身 ( )的石料2.用文段中加点的关联词造句3.被称为创举的设计是什么?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上波浪线4.这种设计的好处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上“____”六、 课内阅读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2.用“ ”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3.选段中突出赵州桥什么特点?不正确是的一项是( )A.雄伟 B.坚固 C.历史悠久 D.美观4.“这种设计”指的是( )A.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C.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5.“这种创举”的作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B.看起来比较美观C.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6.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用上“有的……有的……”,描述其他形态的龙七、 课内阅读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犹豫——(_______) 灰心丧气——(___________)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是怎样脱险的?用“﹏﹏﹏”在选文中画出4.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 快乐阅读,轻松答题去年的树 一棵树____它和一只小鸟是非常好的好朋友____小鸟整天在这棵树上唱歌____树整天________(倾听 聆听)小鸟的歌唱____可是____寒冷的冬天已经临近____小鸟不得不与树分别了 树对小鸟说:“再见了。
明年请你再回来,让我听你的歌声吧好啊,你等着我吧小鸟说着,向南方飞去春天回来了,田野和森林里的冰雪________(融化 溶化)了小鸟又飞回它的好朋友——去年的那棵树身边来了可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的树不见了,只有树桩留在那里这里的树到哪里去了?”小鸟问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