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诠释-最新年精选文档.docx
4页技术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诠释一、技术美学的产生技术美学是研究美的技术表现,以及人的 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恰当结合的科学,是应用美学的分支,亦是技 术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技术美学伴随着现代化生产而产 生发展,可以追溯到首先在英国展开的工业化进程,以及随后在欧 洲各地掀起的“新艺术运动”1909年,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开创者 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中,未来主义建筑师圣埃利亚明 确提出:未来建筑要像一个大机器,电梯不应该再被掩蔽起来,而应 该名正言顺地以钢铁和玻璃的面貌暴露在建筑立面上20世纪30 年代前,在“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的以几何形式 美、材料美和结构美为核心的“工业美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 一门以研究技术美为核心的新兴科学一一技术美学二、初期的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 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 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2、 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 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 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三、当代高技派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早期高技派的建筑实践主要 集中以英国为中心蜚声国际建筑界的几位建筑大师如英国的诺曼?福 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斯?格雷姆肖、以及意大利的伦 佐?皮亚诺他们的作品大都具有如下特征:灵活的平面、暴露的结 构、插入的服务系统以及 对机械设备的刻意暴露,这些经典作品的 落成使技术美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下面对俩位高技派建筑大师 及其作品进行下简要的介绍一)理查德?罗杰斯理查德?罗杰斯是英国建筑师1933年,他出生于意大利佛 罗伦萨先后就读于伦敦建筑协会学校和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建筑他 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国际式”风格的千篇一律强烈不满,也不赞 成后现代主义的古典复兴、折中主义和装饰主义,他们对于钢、钢结 构为代表的工业材料、工业结构和构造情有独钟,主要以最新科学 技术为建筑设计的核心,以体现工业化时代和工业化生产对于建筑 形式的客观要求罗杰斯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期的作品:和伦佐?皮亚 诺在1977年设计的巴黎乔治?蓬皮杜中心罗杰斯和皮亚诺当时是 合伙人,在1971年的国际竞赛中获得胜利他在2007年自己的晚 年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普利兹克奖评委 认为,蓬皮杜中心令人震惊的外表一一用 HVAC管道、自动扶梯和其他原本放在建筑核心位置的服务设施装 点一一 “石堆博物馆设计的一次革命,将博物馆的’纪念碑式的精华 形象转变为社会和文化交流的流行地点。
另外一个早期的作品是 Lloyd的伦敦办公楼,完成于1986年,展示了类似 的“内外翻转” 的形象并结合了罗杰斯标志性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建筑手法尽管罗杰 斯近期的作品,如2000年伦敦的千年穹顶以及2005年开放的马德 里Brajas机场,继续展示了他对一座建筑纯功能要素的设计才能 他越来越关注大尺度的项目,无论是城市还是全球的二)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 城 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 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 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项目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 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由诺曼?福斯特爵士 1994年担纲设计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大 楼于1997年竣工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塔是世界 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 是目前 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已成为“高技派”、生态建筑和可持续性建 筑的代表它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了建筑内部,借助其自然景观 价值成功软化了建筑的技术硬味,在视觉上与周围环境取得和谐, 达到共生。
四、结语 从1851年兴起的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高潮,一部现代建筑历史就是技术美学从孕 育、萌芽到成熟的历程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高技派建筑, 则把正统现代主义的技术至上主义发展到了极致,在先进的结 构、设 备和工业化施工工艺与建筑形式之间画上等号,成为高科技时代的 形式与装饰,高技派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已经异化为一种技术崇拜和 时尚炫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