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25页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化学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谷物发酵酿造食醋 B. 双氧水消毒C. 参与氮的循环 D. 小苏打作膨松剂【答案】D【解析】【详解】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葡萄糖分解生成的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双氧水消毒,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氮的循环过程中可以是氮元素被氧化,也可以是氮元素被还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不管是与酸反应,还是发生分解反应,都不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 氧化铁可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B. 硫单质用于制备黑火药C. 二氧化硫用作食品添加剂 D. 工业生产中用氯化钙做干燥剂【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铁还原性弱,不能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应该用还原铁粉,故A错误;B.黑火药成分:硫磺、硝酸钾、木炭;硫单质可以用于制备黑火药,故B正确;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C正确;D.氯化钙具有吸水性,工业生产中用氯化钙做干燥剂,故D正确;答案选A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A. 的分子空间结构为:B. 的原子轨道示意图为:C. 的电子式:D. H-H键形成的示意图:【答案】B【解析】【详解】A.Hg的价电子数为2,中心原子Hg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没有孤电子对,故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A错误;B.P轨道为哑铃形,故的原子轨道示意图为:,故B正确;C.NCl3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故C错误;D.2个H原子中的1s轨道通过“头碰头”形成s-sσ键,示意图为,故D错误;答案选B4. 下列图示实验中,仪器选择正确、操作规范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B.熔化NaOH固体C.碱式滴定管排气泡D.转移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长颈漏斗没有活塞,与外界相通,此操作方法无法检验装置气密性,A错误;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瓷坩埚加热熔化NaOH固体,B错误;C.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故C项操作符合规范;D.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D错误;故选C。
5. 强效降糖药瑞格列奈的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B. 该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C.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有1种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故A错误;B.连接4种不同的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C.该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酰胺基均能发生水解,因此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故C错误;D.该分子中右侧苯环的侧链上所连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因此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选D6.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Y同主族,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冶炼金属X,Z的原子核外有3个单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B. W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心原子为杂化C. 原子半径:Z>X>WD. 非金属性:Z>W>Y【答案】D【解析】【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冶炼金属X,说明X是活泼的金属元素,而电解的是熔融氧化物,可知X为Al元素;Z的原子核外有3个单电子,原子序数最大,则电子排布式为:,可知Z为P元素;根据原子序数顺序可知,Y为Si元素;W与Y同主族,可知W为C元素;根据上述分析,W为C元素,X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元素。
详解】A.X为Al单质,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可以与水反应,常温下不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故A错误;B.W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杂化,故B错误;C.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Al>P>C,故C错误;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P>C>Si,故D正确;故答案选D7. 某小组常温下取焦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甲、乙、丙、丁四份,探究其溶液的性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现象I向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Ⅱ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然后再滴加适量的乙,振荡淀粉溶液先变蓝后变为无色Ⅲ向丙中滴加溶液,过滤,将固体转移至足量稀盐酸中产生白色沉淀,固体转移至盐酸中未完全溶解Ⅳ向丁中滴加70%浓硫酸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已知:溶于水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实验I可知,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 由实验Ⅱ可知,溶液能使溴水褪色C. 由实验Ⅲ可知,原固体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 由实验Ⅳ可知,溶液将浓还原【答案】D【解析】【详解】A.向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有、,可知由于亚硫酸氢钠电离大于水解,因此溶液呈酸性,故A正确;B.由实验Ⅱ可知,焦亚硫酸钠溶液具有还原性,能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一定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丙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中未完全溶解,说明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有BaSO3和BaSO4,因此原固体样品已部分被氧化,故C正确;D.向焦亚硫酸钠中滴加70%浓硫酸,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产生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产生的二氧化硫也为+4价,并非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D。
8. 内部重整式高温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为原料,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a极产物X中的均由CO放电产生B. b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 电池放电时,b极电极电势高于a极D. 电池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答案】C【解析】【分析】由装置可知,甲烷和水经重整生成CO和H2,a电极上CO和H2失电子生成CO2和H2O,则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b极为正极,b电极上O2得电子结合CO2生成CO,电极反应式为:,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a极产物X中的是由H2、CO放电产生,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b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故B错误;C.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正极电势高于负极电势,故C正确;D.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故隔膜允许碳酸根离子通过,为阴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故答案选C9. 某化学小组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再加入8mL95%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过滤、洗涤,将晶体溶于水,取两份相同的溶液a和b,向a中加入铁钉,无明显现象;向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深蓝色晶体为B. 加入乙醇后,与乙醇发生反应C. 溶液a中不存在大量D. 向深蓝色透明溶液中加入固体,有利于获得较多的深蓝色晶体【答案】B【解析】【分析】氨水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氨水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所以难溶物溶解得到蓝色的透明溶液,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①、②;再向深蓝色透明溶液加入乙醇,由于Cu(NH3)4]SO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取两份相同的溶液a和b,向a中加入铁钉,无明显现象,说明配离子中铜离子不能电离出来,无法与铁单质发生反应;向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外界的硫酸根可以电离出来,据此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析出深蓝色的晶体:,故A正确;B.加入乙醇后,是由于Cu(NH3)4]SO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析出了晶体,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向a中加入铁钉,无明显现象,说明配离子中铜离子不能电离出来,无法与铁单质发生反应,即不存在大量,故C正确; D.向深蓝色透明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根的浓度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动,[Cu(NH3)4]SO4增多,有利于获得较多的深蓝色晶体,故D正确;故答案选B10. 某种晶体的完整结构单元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实际结构中存在约5%的氧空位(可提高氧离子电导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晶体中与Ni原子距离最近的Mn原子构成正八面体B. 该晶体的一个完整晶胞中含有8个La原子C. 该晶体实际结构的化学式为D. 该晶体的实际结构中La(Ⅲ)与La(Ⅳ)原子个数比为【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晶体中与Ni原子距离最近的Mn原子构成了正八面体,故A正确;B.图示并非完整晶胞,为部分,故完整晶胞中La原子数目为8,故B正确;C.根据均摊法可知,La个数是1,Ni与Mn个数均为4×=0.5,O的个数为6×=3,晶体化学式为La2NiMnO6,晶体中存在5%的O空位缺陷,含有个,因此化学式为,故C正确;D.晶体中存在5%的O空位缺陷,晶体化学式为,设La3+为x个,La4+为y个,则,,解得,,+3价与+4价La原子个数比为4:1,故D错误;故答案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溶液,沉淀颜色变为浅红色(MnS)B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橙红色增大浓度,平衡向右移动C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再滴入新制的悬浊液并煮沸,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D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Fe(Ⅱ)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MnCl2溶液,因为Mn2+过量,与悬浊液液中的S2-反应生成MnS,MnS沉淀不是由FeS转化的,不能证明Ksp(FeS)>Ksp(MnS),故A错误;B.含有的溶液为黄色,含有的溶液为橙红色,K2CrO4中存在平衡,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故B正确;C.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故C错误;D.“将铁锈溶于浓盐酸中”引入氯离子,且氯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氯气,故紫色褪去不能说明铁锈中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