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的乡村游戏构筑孩子的童真世界.doc
6页唯美的乡村游戏构筑孩子的童真世界[内 容 摘 要]游戏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活动方式,来源于生活中的乡村游戏有助于推动孩子自主探索行为的发展孩子的生活是一个充满灵活、开放、互动的人文世界游戏往往带着时代的烙印,比起城里孩子的游戏,乡村孩子的游戏多了一分乡土气息,也蕴含着更多地方文化的传承乡村游戏以其独有的特性,丰富和完善孩子人格的内涵、促进孩子智力、身心健康的发展,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在农村幼儿园开展相关的乡村游戏活动的研究,既关注地方文化的传承,又追随孩子的兴趣;既满足孩子的兴趣,又突显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既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又整合家园资源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地方经典游戏内涵,是促进地方文化教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巧用 乡村游戏 幼儿园活动 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此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处于快速发展,对游戏最为敏感,对游戏的玩法和材料最感兴趣,乐意把事物与游戏相互联系所以,幼儿游戏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让唯美的乡村游戏构筑幼儿的童真世界,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愉快、主动地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有效的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发展幼儿的游戏能力,为幼儿未来的身心发展打下最亮丽的底色! 一、巧用乡村游戏,开展幼儿的区角活动 为了使乡村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乡村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乡村游戏活动。
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各种乡村游戏棋“考状元”“过大梁”“憋死牛”等,使孩子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孩子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孩子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片这一方面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捻捻转”“抽陀螺”“滚铁环”等游戏材料孩子在自己发现问题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在玩捻捻转时,老师引导孩子在陀螺贴纸上画有七色光谱,引导孩子在旋转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转的时候,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用彩纸、铅丝等材料做了各种荷花灯、兔子灯,让幼儿玩起“花灯节”;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可激励孩子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如孩子在泥塑游戏中,把自制的、富有个性的泥狗子高高举起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开展一次泥狗子展,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由孩子自己决定。
这样一来,不但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且孩子的社会服务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绸扇、各种乡村小乐器、头饰、服装、音乐等,用大纸箱、竹竿装饰成“小轿子”,玩吹喇叭“抬新娘”的游戏,用竹篾、蜡光纸等多种材料制作凤凰、小锣、釵,让孩子们体验乡村游戏——《唱凤凰》,孩子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摆弄着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着中华乡村艺术的美,从而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并陶冶孩子的情操在体育区投放一些父母用木头刻出个陀螺,用结实的绳子做个鞭子,就可以进行“打猴”比赛了;用铁丝折一把精美的弹弓,用花布片缝沙包,用鸡毛、麻钱和布头做毽子,都比买的耐用;即使是简单的抓石子也很有讲究,石子得挑溜圆的,有的用桃核,螺蛳壳,但也必须找大小差不多的,挑掉残余的果肉、洗净,玩的时间长了,连这些果核、螺蛳壳都变得光溜发亮乡村的游戏少了电动游戏的刺激,孩子们却在游戏中得到了创造的体验,有了在游戏中树立威信时的身心愉悦,使得孩子在快乐中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建立乡村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孩子认识乡村游戏,又可以让孩子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总之,乡村游戏在各活动区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游戏内容,扩展孩子游戏空间,更为乡村游戏资源与孩子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路径二、巧用乡村游戏,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 (一)乡村游戏在孩子一日集体活动中的开展针对乡村游戏如何与孩子园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这一问题,我们从乡村游戏区角活动的开展中获得了一些启示:第一、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做到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结合各班的日常教育目标,从孩子在区角游戏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把其引申和设计到各领域教学活动之中第二、乡村游戏的游戏形式可充当预设活动的桥梁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育目标,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5”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5的相邻数,引导孩子边跳边念“5有两个好邻居,就是4和6,4是5的小邻居,6是5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孩子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5”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第三、乡村游戏可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如在孩子园开展的孩子唐诗诵读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各班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乡村游戏中特有的游戏语言。
二)乡村游戏在孩子一日活动零散间隙时间中的开展孩子在孩子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孩子来园后、离园前、饭后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为其准备一些如“翻绳”“捉猴”“找东南西北”“石头、剪子、布”“挤油渣”“斗鸡”等活动,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教师应特别重视孩子的来园活动这一个环节,因为来园是孩子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在营造温馨温暖的环境的同时,为其准备一些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乡村游戏,如“七巧板”“挑棍”“抓籽”等,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孩子离园也是一天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这时的孩子情绪较不稳定,教师容易“顾此失彼”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教师可为其提供"“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拍手游戏”等这样不仅使孩子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孩子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三、巧用乡村游戏,创设幼儿的游戏环境 (一)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乡村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可从游戏时间、游戏场地、游戏材料三方面做起 在游戏活动时间方面,在保证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规定的游戏时间外,应灵活根据每位孩子在游戏中所选择的材料、玩伴和自发游戏的形式,对游戏时间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在游戏场地方面,各班可以根据活动室的大小做到一室多用教师发动孩子利用建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搭建轻便灵活的小矮墙、小栅栏、屏风等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只需作小小的改动,各种游戏就可以动静分隔,按游戏的性质、内容有顺序地在各个区域中进行在室外,可以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房子”,铺上鹅卵石的小路等,以方便孩子在晨间或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走平衡木”等在游戏材料方面,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新颖度首先,发动教师自制游戏中所需的玩具,建立乡村游戏玩具展示角,并组织孩子参观展示角,以引发孩子的兴趣其次,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和一些半成品,引导并参与到孩子制作乡村游戏玩具的过程中,并给孩子适宜的指导、鼓励和激发孩子自由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最后,教师根据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孩子,针对其制造出的新玩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最后设计出新的游戏活动二)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如果说物理环境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了心理环境以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动机为中介,它对孩子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为孩子提供了情绪上的安全地带,使得孩子能充满自信、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
教师应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让孩子在乡村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宜的点拨、引导教师是孩子乡村游戏的伙伴,是孩子的引导者在游戏中,教师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功能,一旦教师对某一位孩子形成某种期望,就会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倾向并采取相应的态度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对自己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造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孩子得到身心的发展三)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编游戏,明确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孩子年龄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的大小,以符合孩子个体水平特点其次,在改编、运用孩子乡村游戏时,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应加强安全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抬轿子”这个乡村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由于此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孩子会摔下来),可以做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可用大纸箱来做),让孩子站在里面,另两名孩子就可以抬着玩了。
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游戏性体验,又保证了安全四、巧用乡村游戏,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乡村许多游戏都带有训练身体平衡感的功能乡村孩子用绳子绑在易拉罐上做成踩高跷,孩子手提绳子,脚踩易拉罐,就能是一种平衡感训练的重要方式 滚铁环是通过加快速度来保持铁环的平衡,然后再调整自己的身体节奏,以保持跟铁环滚动时相同的节奏感,最后,孩子就变成一个个铁环,在乡村四处飞奔这种速度比开车更为直观因为车轮的动力在柴油机的气缸活塞上,我们只需按动一些按钮就成;而铁环的动力在我们的手腕儿上,可以直接感知 在田垄上,我们利用田间的小路来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因为田间的小路很窄,类似于城市孩子园的平衡木,设计一个真实的勇敢者游戏,孩子走小路,跨小沟,钻过老师用树枝搭成的山洞,救出一只可爱的小鸡或小猫,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们真正全员投入,热情高涨! 像“踩高跷”、“踢毽子”、“跳房子”、“跳皮筋”“滚铁环”等这一类游戏,之所以能够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正是因为这些是一种伴随着智力、体力和身体平衡能力的积累游戏五、巧用乡村游戏,体现幼儿的性别因素乡村的游戏还与性别有关女孩子特别喜爱跳皮筋,玩五子,只要走在一起,她们就找个空旷的地方在两根橡皮筋中闪动着灵巧的身影。
两旁撑皮筋的女孩子还唱着歌谣:“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边跳边升级有的女孩跳得好,能让皮筋的位置从脚踝升到膝盖,甚至头顶除了跳皮筋,她们还喜欢跳绳、踢毽子、夹沙包、玩五子、丢手绢、藏老猫等,女孩在的游戏一般都比较男孩子喜欢的游戏是打四角、滚铁环、打弹珠、打游击、转陀螺、斗鸡、挤油渣、官打捉贼等他们还喜欢玩一些益智的棋类游戏,在地上画个正方形,两色瓶盖子当棋子,随手玩起五子棋;用废旧报纸揉成纸团,前面放个竹筐,玩起投球游戏……名目繁多,虽说名字不雅,却是生动形象,随时就能“杀”一盘乡村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乡村游戏本身是乡村孩子自己创编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孩子自己来组织、控制、完成,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游戏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孩子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乡村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着成功与失败、原因与结果、规则与自由,不断地从他人身上印证着自己,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求证着自己的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人格的内涵和经验让我们用唯美的乡村游戏构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