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立德树人热点新闻人物素材积累.doc
8页2020年高考立德树人热点新闻人物素材积累高三作文现状:素材掌握太少,不会概括素材,不会调整角度辩证分析素材现今,梳理2018-2019年新闻热点人物,希望同学们能在作文中运用这些素材阅读方法提示:早读读一读,用笔标记重点,写作文用一用人物】“逐梦女舰长”韦慧晓让战旗闪耀青春荣光邝西曦2018年08月06日04: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物】“逐梦女舰长”韦慧晓【故事】她曾是“美女学霸”,本科担任南京大学礼仪队队长,工作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入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她曾是“高薪白领”,因表现出色获得“金牌个人”奖她是“博士军官”,毕业后入伍,历经5年磨砺,在“战风斗浪中历练成长”她叫韦慧晓,郑州舰实习舰长,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着无悔青春点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韦慧晓在入伍的自荐信中这样写道,字里行间饱含对军营的向往逐梦的青春最动人为了梦想,申请当一名普通航母舰员”,入伍后,她以韧性耐性克服重重困难,把拼劲闯劲化为奋斗动力,在蓝海碧波中留下了强军报国的青春纪念爱拼敢赢书写青春的豪迈,勇于追梦见证青春的蓬勃让青春绽放军营,让汗水穿透迷彩,无数少年都有着驰骋沙场、献身国防的壮志豪情。
独腿战士”郑明岗重返战位、百炼成钢,“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特战女兵曹双果咬紧牙关、苦修本领,倔强蜕变“铿锵霸王花”……军营梦想呼唤勇往直前,军绿青春铸就热血荣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青春梦遇见强军梦、强国梦,就会激荡出“以奋斗之我,创青春之国”的凌云壮志,就会迸发出“红日初升”般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海归”博士黄贤俊拒绝百万年薪,回到母校国防科大勇挑科研重担;90后排长董云富争当“拼命战虎”,成为闻名国际训练场的特战狙击手;柴油机班班长妥应旭缺氧不缺斗志,在海拔4700多米的藏北重镇守护上千公里输油管线……一批批文武兼备的青年官兵正吹响嘹亮的青春集结号,向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发起新冲锋青年有多大担当,强军就有多大力量青年一代是党和军队的未来与希望,革命事业要靠青年来接续奋斗91年前南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支年轻军队点燃星星之火;69年前解放上海后露宿街头,青年将士展现人民军队的风采和担当从高原筑路到为国戍边,从抗洪救灾到科研攻坚,一代代青年军人写下为国为民的大情怀新时代,青年人踏着强军兴军的鼓点再出发,用能打胜仗展现青春风采、用赤胆忠诚点燃青春激情、用奋发图强谱写青春篇章,在强军战歌下向前、向前、向前,一定能在八一军旗上闪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荣光。
人物】心系强军的科研先锋马伟明创新是一场壮丽的探险魏寅2018年08月02日04: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物】心系强军的科研先锋马伟明【故事】马伟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几十年来,他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他带领的团队,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使我军舰艇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推动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近10年来,马伟明团队先后培养了40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们牢记使命、矢志强军,在科技兴军的征程上奋起直追、弯道超越,完成了从“跟跑者”“并行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为我国锻造出一件件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点评】“要做就做最前沿的!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做成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做?”在马伟明看来,创新是一场“壮丽的探险”,惟有以“豁出去”的精神奋勇前行,才能率先抵达顶峰一个真正的探险者,总有一股拼命的劲头有人统计,工作起来“不要命”的马伟明,每年相当于完成了2.5个人的工作量他41岁时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有人劝他,既已功成名就,不必再那么拼他却说:“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要想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发现新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离不开这种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拼劲儿。
这种精神源自对事业的执著、对责任的担当、对岗位的热爱,就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矢志创新的探险者,词典里绝没有妥协二字当年,马伟明准备攻关电磁发射技术这个世界性难题,有人质疑“是不是疯了”但他认定,中国需要这项技术,困难再大也要干不服输的马伟明,带领团队在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取得全面突破,研发的多型装备和技术属国际首创可见,目标愈高远,愈能激扬奋斗精神;创新愈艰辛,愈能彰显英雄本色只有敢于挥洒“闯”的汗水、播下“创”的种子,才能激活创新的动能、书写创造的史诗在打造“国之重器”的国防科技领域,像马伟明这样的“探险者”并非个例一生为国铸核盾”的“核司令”程开甲,倾情“北斗”的“牧星人”谭述森,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的“歼—10之父”宋文骢……他们胸怀一颗赤诚的心、一腔沸腾的血,忘我工作、砥砺奋进,将一项项高端科技成果推向世界前沿科技强国、科技兴军,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需要更多心怀大义的“探险者”,秉承先辈们“计利当计天下利”的精神风骨,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托举起强国强军的宏伟梦想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李洪兴2019年01月09日05: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故事】天文学家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的顺利落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默默无闻奉献在科研第一线,与团队一起迈过重重难关,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望远镜2018年10月,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点评】八字胡、厚嗓音、个儿不高……同事眼中的南仁东,虽然显得有些普通,但强大的气场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由他领衔的“天眼”工程,在调试期就一口气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宇宙正在更大范围内被“认出来”相比于浩渺宇宙,人类深感渺小;由于不懈的探索精神,人类又何其伟大正是因为我们迈进的每一小步,星空才渐显清晰就像以南仁东为代表的天文学家们,不满足于中国当时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的状况,敢于提出方案,要建造一个单口径500米的望远镜梦想有了蓝图后,他们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地图,拄着竹竿、挽着裤腿,几乎踏遍西南山区的所有洼地,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建成后的“天眼”,如同在金属巨耳里听宇宙的呼吸,“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踏过平庸”,因为执着坚定有人问,“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项热爱的事业,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为了一份回报家国的赤诚……南仁东凭借20余年、8000多个日夜的坚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让“天眼”凝视苍穹踏过平庸”,因为勇于突破在FAST项目中,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画图、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无线电,而南仁东几乎什么都懂,他更善于发挥项目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由于涉及天文、力学、机械工程等各个领域,关键技术又无先例可循,他们只有突破工程极限,才能创造奇迹事实证明,FAST能监测百亿光年外最微弱的信号,将在未来领先世界前几天,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之所以能改变中国面貌,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他们的名字叫作南仁东、黄大年、黄群、钟扬……他们拓展着科学的边界、燃烧着无悔的人生,毕其一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梦、国家的梦、人类的梦,我们也因此能看得更宽广更深远人物】捐资助学的崔崑院士以奉献书写不凡的人生程远州2018年11月12日04: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物】捐资助学的崔崑院士【故事】近日,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在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中,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
该助学金自设立以来,崔崑院士夫妇已经捐资600万元谈及捐资助学的初衷,崔崑教授说,“就是要捐款回馈社会”而崔崑夫妇生活上非常节俭,崔崑教授一件衬衣穿了30年,还住在学校的院士楼里,没买房子,没请保姆,家具陈旧,电视甚至都不是液晶的对受助学生,崔崑教授有一条要求——学习勤奋努力点评】有人说,崔崑教授是“国之脊梁”何谓?青年时立志报国,中年时践行不渝,耄耋之年依旧持续奉献、照亮人心,所谓鞠躬尽瘁、师者风范正是像崔崑教授这样这样的“国之脊梁”还有很多一位身患癌症都不舍得用进口药的经济学家,没有把千万家产留给儿女,而是用来托举西部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他就是清华大学的赵家和教授;一位把一生献给共和国跳伞事业的“军中传奇”,80多岁了,依旧蜗居农房、吃用从简,却将攒下来的1000万元都捐给了家乡,支持教育事业,她就是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对于他们,人生之精彩不只是体现在奋斗的前半程,也闪耀在奉献的后半段有人或许会说,他们劳苦功高,一生奉献,完全可以让晚年更舒适惬意,而不必过得如此清苦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境界与格局,视烛照他人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所以在人生的晚年也不遗余力去做这正是一种赤子之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竭尽一生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对于我们而言,将这样的精神接力棒传递下去,才能让他们的奉献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诗人说,“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然后才能获得生命”以奉献书写人生年华、绽放生命芳华,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盈,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大写的人人物】“强度人”赵峻峰始于强度,成于高度谷业凯2018年07月25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物】“强度人”赵峻峰【故事】在上海浦东祝桥镇巨大的试验厂房里,停放着一架专供测试用的大飞机在保证飞机结构安全的强度试验团队眼里,这架编号10001的验证飞机接受的每一次挑战极限、超越极限的考验,重要性都不亚于一次首飞作为C919飞机副主任设计师,赵峻峰每天穿梭在厂房的地轨间,小到增压舱气密试验时一个个堵孔是否安装到位,大到前期试验时机体配平是否精确,都要逐一把关他还常常在中午休息时,独自驾驶升降车,或复查蒙皮开孔是否满足要求,或趴在机翼上检查胶皮带的位置是否正常点评】材料是航空工业的基础,航空材料需要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强大的承载能力国产大飞机C919要锻造出强壮的“筋骨”,除了依靠坚实的航空材料,更离不开耐压力、抗疲劳、精益求精的强度试验团队,赵峻峰就是这其中的一位“强度人”共产党人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以赵峻峰为代表的C919强度试验“兄弟团”,为了铸就中国大飞机的“钢铁脊梁”,把自己炼成了“特殊材料”13000多个测试点,静强度、动强度、疲劳试验、鸟撞试验……他们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答案,从肉眼无法分辨的变化里做分析,让每个试验结果、每项工艺反馈、每处设计更改都得到执行和落实大到整架飞机,小到一个钉子,“在家里坐着也会想着怎么解决技术难题”,赵峻峰不仅在一项接一项的试验中体现着“强度人”的韧劲,更在认真踏实的工作中彰显出共产党员的本色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孔繁森高原跋涉8万多公里,苦思发展良策;杨善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