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分结构巧应用》教学设计.docx
2页《总分结构巧应用》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第12课《庐山的云雾》主 题:祖国山河课 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生丽娟/纬五路第一小学大河校区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3)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采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结构严谨,比喻和联想贯穿始终,课文重点是庐山云雾的特点文中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段落总分结构清晰,是很好的读写结合训练点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上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钢笔使用基础,但要做到规范、端正和整洁,还有一定的难度。
2)基于阅读: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理解,但是在阅读中缺乏总结和提炼完整信息的能力3)基于习作:学生乐于语言表达,但书面表达能力需要加强,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三年级上期的孩子能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是大部分的语言过于枯燥无味,习作缺乏条理性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找出文章中的总写和分写的句子2、加强学生对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作用和效果的认知3、能够初步将所学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运用到习作中评价任务1、通过朗读、观察交流,准确找出文章中总写和分写的句子,并体会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效果2、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完成学习单的共学部分3、通过小练笔,初步学会运用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进行习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分钟)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设计意图:以课文第二课时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回顾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为学生学习构段方式打好基础环节二明确定义探究方法(7分钟)活动一1、找出总写的中心句和围绕中心句分写的具体内容2、能找出围绕中心词“千姿百态”具体分写内容的关键词语3、体会分写内容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完成目标一)能够抓住中心句及段落中的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庐山的云雾》中第二自然段,初步感知总分结构以及分写内容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完成评价目标一)设计意图:《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具有鲜明的总分结构的特点,以这段话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掌握这种构段方式的表达效果环节三辨析结构巩固认知(11分钟)活动一出示不同类型的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辨别总分结构段落的具体构段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完成目标一)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并联系段落内容,回忆所学,回答总分结构构段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完成评价目标一)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和归纳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分为哪几种类型,让学生熟练掌握,为后面的练习及习作打基础活动二1、出示段落内容,学生辨析是否为总分结构2、根据后面的内容以及所学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让学生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写的中心句完成目标一)学生能够根据所学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抓住关键词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写的中心句完成评价目标一)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给这段话添加中心句是先扶着孩子们走,为后面的放手独立练习打基础。
环节四品味阅读练习反馈(20分钟)活动一1、按要求完成学习单共学部分,圈画出总写的中心句和分写的具体内容2、展示交流完成目标二)能够准确找出文章里总写的句子和分写的句子完成评价目标二)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行找出不同类型的段落中的总写的句子和分写的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种构段方式的理解与巩固活动二1、围绕“我们学校的大课间真热闹呀!”完成学习单延学部分,体现不同的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2、反馈评价完成目标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进行习作完成评价目标三)设计意图: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的一次拓展性评价,学生既要能使用这种构段方式阅读文章,更要能使用它进行习作要学用结合,读写结合环节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1分钟)推荐阅读《九寨沟》《田园诗情》(完成目标三)积累阅读,巩固所学完成评价目标三)设计意图:学用结合,让学生在掌握这种构段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既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又能加深学生对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的印象板书设计总分结构巧应用总 概括 分 具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