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河东区名校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调研试题附答案.doc
19页天津市河东区名校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 B.C. D.2.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3.如图所示,阳光斜射到容器里,BC是容器壁AB的影子,若向容器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影子BC的长度将(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无法确定4.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5.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 )A.速度快 B.音色好 C.音调高 D.响度大6.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 sB.中学生身高16dm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0mmD.运动会上中学生200米跑时间大约为20min7.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2:3,时间之比为3:5,则两车行驶的速度之比为( )A.10:9 B.9:10 C.2:5 D.5:28.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9.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0.1(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10.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B.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11.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12.下列措施能加快蒸发的是( )A.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C.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1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0kg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C14.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5.在城市居民小区附近的高架桥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板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车辆行驶安全B.阻隔车辆产生的噪声C.使声音更集中传得更远D.减少对居民小区的光污染16.某船的正前方有一陡崖,船在静止不动和以速度v=10m/s向着陡崖航行两种情况下,分别对着陡崖鸣笛,都在5s后听到回声,如果当时的气温为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止时船的鸣笛位置和陡崖之间的距离为850mB.运动时船的鸣笛位置和静止时船的鸣笛位置之间的距离为50mC.声音在15℃的空气中比在0℃的空气中传播要快一些D.听到回声是由于反射的声波和原声时差在0.1s以上,回声反射也适用光反射定律17.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措施不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居民楼使用双层玻璃 B.机动车在医院、学校附近严禁鸣笛C.期末考试时学校附近建筑工地停止施工 D.在电影院观影要把调为静音18.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C.激光具有能量 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不是噪声B.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其音调会发生变化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C.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21.某小组凤堂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王空盘土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2)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3)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4)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94.2gC.小明按(1)(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比真实值偏大D.小聪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22.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面“折”笔B.彩虹C.树荫下圆形光斑D.白塔在水中的倒影2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24.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纳米、微米、毫米 B.毫米、纳米、厘米C.毫米、纳米、微米 D.毫米、微米、纳米25.老师对小芳说:“请你发言时大声一点其中,“大声一点”主要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2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27.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28.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还剩半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C.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为原来的2倍 D.蜡烛质量、体积均减半,但密度不变2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谷物摊开晾晒B.湿衣服晾在向阳处C.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D.用保鲜膜包裹水果30.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则剩下的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纯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
32.(2016·吉林卷)图是小雪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增加几个尼龙搭扣的小勾面,这些密集而弯曲的小勾面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33.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妈妈指着水中的鱼问小明,这又是光的什么形成的呢?小明告诉妈妈这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3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_____热(选填“吸”或“放”),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利用了氯乙烷有较低的_____点35.摄氏温度是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3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现象37.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的, 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小明可以听出来电视机里是哪一位主持人,是因为每个 人的_________不同。
38.如图所示,来自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若不戴眼镜,还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人应该_____(填“靠近”或“远离”)物体39.如图甲所示,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如图乙所示的电视遥控器,没对准电视机的接收窗口,而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遥控,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40.小天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时使用温水水浴法加热除了使得冰块受热均匀外,还具备的优点是______,实验中除了需要观察记录温度和时间外,还需要观察记录______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晶体/非晶体),在图中AB阶段______(需要/不需要)吸热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丙、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 g,体积是_____ mL,盐水的密度是_____ kg/m3。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4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1)实验前,需要选择焦距恰当的凸透镜实验室有A、B两种凸透镜,图甲是平行光通过两种凸透镜后,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