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温忠麟解读(共18页).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2655583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心   理   学   报   2006, 38(3:448~452    A cta Psychologica S i n ica  收稿日期 :2005-06-29*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05J ZD00034、 全国教 育科学 “ 十五 ” 规划教育 部重点课题 (DBA 以及香港 中文大学资助   通讯作者 :温忠麟 , E -m ail :w enz l @s cnu. edu . cn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温忠麟1, 2  张   雷 3  侯杰泰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 广州 (2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 香港 (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 香港 摘   要   研究了有中介的调节效 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 两种模型都 涉及到中介 变量和调 节变量 分别 讨论了这两种模型的分 析方法 , 两者基本上都是按中介 效应模 型的分 析步骤 , 但其 中都有 一步要做 调节效 应的分 析 还讨论了同时包含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和有调节的中 介变量 的混合 模型 最后 , 作 为示范 例子 , 用混合 模型分 析儿童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结果发现 , 如果混合模型中的调节都设定是线性的 , 那么调节 变量对因 果关系是二 次调节 。

      关键词   调节效应 , 中介效应 , 有 中介的调节变量 , 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 混合模型 分类号   B841. 2   针对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在文献中常被混用和 换用的情况 , 温忠麟等人从研究目的 、 关联概念 、 典型模型 、 变量的位置和功能 、 效应的估计和检验方法 等角度 , 对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 调节效应和中介效 应以及相应的模型做 了系统的比较 [1] 该文连同较早的一篇讨论中介变量检验程序的文章 [2], 不仅 让读者可以较好地区分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 而且 对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有了一个比较全 面而明确的了解    不过 , 他们研究的模型要么是调节模型 , 要么是 中介模型 就是说 , 模型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 , 只涉及一种第三变量 过往有关调节变量和中介变 量研究的文献 , 几乎都有这种局限 但许多实际问 题中碰到的模型 , 可能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介变 量 例如 , 文 [1]中的案例要研究的是儿童行为对 同伴关系的影响 , 分别考虑了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 管教方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结果说明教师喜欢程 度是中介变量 , 而教师管教方式是调节变量 。

      内行 的读者会怀疑 , 喜欢程度和管教方式可能同时对同 伴关系有影响 , 所以研究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介 变量的模型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 本文讨论 了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以及两者 兼有的混合模型 1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如果一个模型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 , 涉及的 第三变量不止一个 , 可能会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 介变量 这些变量出现在模型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 不同的模型 , 联系着不同的统计背景和意义    设要研究学 生行为 (X 对同 伴关系 (Y 的影 响 以往的研究发现 , 老师的管教方式 (U 是调节 变量 , 老师对 学生的喜欢程度 (W 是中介变量 [1] 据此可以建立如图 1所示的模型 我们知道 , UX 是 调节效应项 , 如果它影响 W , 而 W 影响 Y , 说明调节 效应 (至少部分地 通过中介变量 W 而起作用 , 称这 样的调节变量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m ediated m od -e r a t o r Baron 和 Kenny [3]提到过这一概念 , 但没有 讨论如何分析这种模型 可以仿照文 [2]中的中介 效应检验程序检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 。

         以依次 检验为 例 , 有 中介 的调 节效 应显著 意 味着 :  (1 做 Y 对 X 、 U 和 UX 的回归 , UX 的 系数显 著 ; (这 一 步 说 明 U 对 Y 与 X 关 系 的 调 节 效 应 显著   (2 做 W 对 X 、 U 和 UX 的 回归 , UX 的系 数 显著 ;  3期 温忠麟 等 :有中介的 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449    (3 做 Y 对 X 、 U 、 UX 和 W 的回归 , W 的系数 显著    如果在第 (3 步中 , UX 的系数不显著 , 则 U 的 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中介变量 W 而起作用    从上面分析步骤可知 , 检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时 , 先要检验调节效应 , 然后检验中介效应 图 1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2  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在知 道管教 方式 (U 是 调节 变量 、 喜欢 程度 (W 是中介变量以后 , 也可以建立如图 2所示的模型 与图 1的 模 型 不同 的 是 乘 积 项 , UX 换 成了 UW 考虑 X 对 Y 的 影响时 , W 仍然 是中介 变量 但 U 不是 Y 与 X 关系的调节变量 , 而是 Y 与 W 关系 的调节变量 。

      就是说 , 经过 W 的中介效应受到 U 的 影响 , 所以称 W 为有调节的中介 (m oderated m edia -t o r Ja m es 和 B rett [4]提到过这种模型 , 但没有给出 分析方法 可以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调节效应 检验方法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    以依 次检验 为例 , 有调 节的 中介 效应显 著意 味着 :  (1 做 Y 对 X 和 U 的回归 , X 的系数显著 ;   (2 做 W 对 X 和 U 的回归 , X 的系数显著 ;   (3 做 Y 对 X 、 U 和 W 的回归 , W 的系数显著 ; (到此为止说明 W 的中介效应显著   (4 做 Y 对 X 、 U 、 W 和 UW 的回归 , U W 的系数 显著    从上面分析步骤可知 , 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时 , 先要检验中介效应 , 然后检验调节效应 3  混合模型   一个复杂的模型 , 可能同时包含了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图 3所示的就是这样 一个混合模型 (m i x ed m ode l 要研究的是 X 对 YY 图 2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量 , U X → W → Y 表明它通过 W 影响 Y , 从这个角度 看 U 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

      X → W → Y 表明 W 是中介变量 , U W → Y 表明 U 是 Y 与 W 关系的调节变 量 , 从这个角度看 W 是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图 3  混合模型4  儿童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 — 混合模型分析   要研究的是学生行为 (X 对同伴关系 (Y 的影 响 变量及其数据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张雷教授主持 的儿童同伴关系研究 (本文只用到部分变量和部分 数据 这里只简 单地给出有关变量的符号 、 含义 和计分方法 , 有关的研究背景和量表及其施测方法 等说明请参见文献 [5] 学生行为 (X 是被试的违 纪捣 乱行为 , 包括 9个题目 (如挑起争 斗 、 欺 负同 学 、 说脏话等 , 使用同伴提名法 , 即对每个题目 , 要 求被试写出班上有题目所述行为的同学姓名 (最多 列出 3个 而被试在 X 上的得分是 9个题目上被 提名的总次数 同伴关系 (Y 是被试受同学欢迎的 程度 , 也使用同伴提名法 , 就是同班同学有多少人将 其列入喜欢的名单 (每人所列的喜欢名单没有名额 限制 为了消除 班级大小的影响 , 上述采 用提名 法测量的变量数据做了下述 “ 加权 ” 处理 , 做法是以 班级为单位 , 将变量乘以 (平均每 班人数与所在班 (U450  心    理    学    报 38卷 任老师的管教方式的评价 , 也有 9个题目 (如班主 任愿意听我们的意见 , 班主任的期望和要求明确清 晰 , 等等 , 采用 5级记分 :完全不真实 (0分 到完全 真实 (4分 , 用 9个题目得分的均值作为 U 的得分 。

      老师对学生的喜欢程度 (W 由班主任为被试打分 , 也是 5级记分 :一点都不喜欢 (1分 到非常喜欢 (5分 , 使用间隔 三个月的两次问卷结果的均值作为 W 的得分 被试人数 N =595   考虑到要分析调节效应 , 将变量 Y , W , X , U 做 中心化 , 即各自减去其样本均值 然后产生乘积变 量 UW , UX 数 据分析 中需要 Y , W , X , U , U W , UX 的协方差矩阵和均值向量 , 见表 1 由于是中心 化数据 , Y , W , X , U 的均值是零 , 但 UW , UX 的均 值不是零 理论上 UW 的均值等于 U 和 W 的协方 差 , 但由 于 计算 时 的舍 入 误差 , 两者 可能 不 完全 相等    文 [1]已经明确了管教 方式 (U 是调节变量 、 喜欢程度 (W 是中介变量 , 所以这里考虑分析如图 3所示的混合模型 使用 LI SREL8. 3, 选用广义最 小二乘估计方法 由于样本容量大 , 广义最小二乘 估计与极大似然估计的结果非常接近[6, 7] 各路径上的回归系数的原始估计值见图 4, 全部系数都是显著的 (*表示 0. 05水平上显著 , **表示 0. 01水 平上显著 。

      表 1  中心化变量的协方差和均值变量 Y WXUUWUXY 18. 87W 1. 130. 45X -9. 78-2. 2094. 25U 0. 630. 09-0. 220. 56UW 0. 480. 04-0. 360. 040. 37UX 5. 52-0. 555. 580. 53-0. 9255. 25均值0. 000. 000. 000. 000. 10-0. 23   从图 4可以看出 , 管教方式 (U 的直接调节效 应显著 (从 U X → Y 的系数 0. 144, t =6. 68 喜欢 程度 (W 的中介效应显著 (X → W 的系数 -0. 022, t =-8. 53; W → Y 的系数 2. 199, t =8. 75 由 U X → W 的系数 (-0. 009, t =-2. 68 显著和 W → Y 的 系数显著可知管教方式 (U 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 即除了直接调节效应外 , U 通过 W 还对 Y 有间接调 节效应 由 U X → W 的系数显著 , U 是 X → W 的调 节变量 , 再由 U W → Y 的系数 (1. 308, t =4. 98 显著 , U 是 W → Y 的调节变量 , 从而 X → W 和 W → Y 的图 4  混合模型的回归系数中介过程受到 U 的影响 ,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喜欢程 度 (W 是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

         为了分析混合模型的中介效应的大小 , 可以将 图 4中的回归系数 (直接效应 列成表 2的前两行 ,并利用它们计算预测变量经过 W 对 Y 的中介效应 (表 2的第三行 中介效应等于预测变量对 W 的 直接效应乘以 W 对 Y 的直接效应 2. 199 最后一列 是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 , 可以衡量中介效应的 相对大小 [8] 其中 , X 经过中介 W 对 Y 的效应与 X 对 Y 的直接效应之比是 0. 87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学生违纪捣乱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