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写作实践教学互动反馈探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63203434
  • 上传时间:2021-0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写作实践教学互动反馈探讨 互动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反馈是有效实现过程教学,落实有效互动的关键环节互动反馈在写作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存在于“写—评—改—再评—再改—又评……”的教学模式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当前写作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教师或者学生单一、单次反馈教学模式,忽略反馈信息接受程度,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教学难题落实“教师+同伴”互动反馈是有效解决写作实践教学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分析写作教学互动反馈落地执行难题,提出“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设计与实施的逻辑基础和解决策略 一、“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反馈主要包括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教师反馈是指教师评阅学生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具有“专业、全面、系统与权威的特点,学生认可度高”[1];同伴反馈是指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协商看法、提供修改建议,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对写作质量负更多责任”[2]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具备互补性和一致性,需集二者优势开展写作实践教学根据反馈主体反馈时间和反馈作用的不同,我们将反馈类型分为“教师+同伴”同时进行的互动反馈和“教师+同伴”交叉进行的互动反馈。

      (一)“教师+同伴”同时进行的互动反馈 教师和同伴同时提出反馈信息,并与学习者进行协商反馈双方对反馈内容进行确认、质疑与澄清学习者根据两者反馈信息,完成修改稿后再一次反馈给教师和同伴,征求进一步修改意见和建议,多次反复,形成最终稿这种反馈适用于教学反馈的中期阶段,是发挥同伴反馈关键作用的助推器,适用于难度适中的写作实践 (二)“教师+同伴”交叉进行的互动反馈 这种反馈可以是在教师反馈基础上的同伴反馈,也可以是在同伴反馈基础上的教师反馈包括两种反馈形式:以教师反馈为主,同伴反馈为辅的反馈;以同伴反馈为主,教师反馈为辅的反馈每次反馈后学习者都要进行修改,然后交由下一位反馈主体进行审阅并反馈,然后再一次修改经过不断质疑、解疑、澄清与确认,形成最终稿教师反馈为主,同伴反馈为辅的教学反馈适用于教学反馈试行阶段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多模仿教师进行反馈,适用于解决难点较多的写作任务;同伴反馈为主,教师反馈为辅的教学反馈适用于教学反馈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同伴反馈流程与技巧;适用于完成较简单的写作实践任务 二、“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难题分析 (一)用户网思维不落地 “教师+同伴”互动反馈不仅仅是给定项目让学生写作,教师和学生参与修改就可以了。

      实操过程中,每个写作实践项目的设计、互动反馈过程的引导、反馈结果的点评等都影响着“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现写作课程教师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写作实践项目,转变师生主体间关系,运用互联网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调研,挖掘、分析和使用调研数据,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学习兴奋点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写作实践项目而目前互联网所体现的应用写作实践项目更新速度慢、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满足学生诉求,这就很难与学生认知产生实质性互动 (二)激励管理不健全 “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实践教学的落地执行,需要教师有大量的课下时间进行点评、复评和引导,而如何量化和考核教师课下劳动成果,凸显写作教学的特色,则需要在教学激励管理方面给予明确规定如何引导学生认真、积极参与互评,对教师的写作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教学中相关方面的管理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写作质量影响因素的自觉关注度 “教师+同伴”反馈,前期投入较大,反馈主体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明确反馈目标、反馈点,但随着反馈次数增多,学习者慢慢学会自我监控和写作反思,意识到影响写作质量的要素,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二)锻炼团队沟通与协调能力 在同伴反馈阶段,一方面,同伴要尝试站在评论者角度谦虚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包容学习者提出的任何质疑,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来明确反馈点而当反馈结果得到老师与同伴认可时,团队写作动力和凝聚力会更强 (三)提升学习自信与责任意识 对写作水平低的学习者来说,同伴给出的写作反馈,尤其是写作格式反馈,简单易操作,方便他们快速上手,增强了“写作自信”;教师给予的肯定则是他们持续修改的动力对于同伴来说,尤其是高水平反馈同伴,反馈中找到了“被尊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意识 四、“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逻辑基础 用户思维是“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逻辑基础用户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换位思考,发掘用户的真正想法和需求学生是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的用户,每个用户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都不同,要尊重和研究学情,才能有效开展互动反馈教学所以,写作教师需要提前设置问卷进行线上、线下调研,运用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学生写作教学互动反馈的学习诉求、学习障碍、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紧抓学习痛点、痒点和兴奋点,设计互动反馈实践教学项目。

      学习痛点:基于成果导向调研,学生必须要学会的写作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毕业从事工作的必备技能,或者能够解决学生第二课堂工作难题,或者能提高学生日常生活质量等学习痒点:采用学生喜欢的话语叙事方式,轻松解决学生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痛点包括建立高校师生间交互主体性话语模式、转译符合高校学生语言习惯的话语符号叙事方式、动态调整课堂互动方式、专业引导和解决互动难题,实现写作实践教学由刺激性互动向自觉性互动的转变学习兴奋点:学习痒点基础上的意外惊喜,针对学习进步、学习态度认真、准时或超常完成写作反馈任务的学生设置包括及时公开的口头和书面表扬、加分奖励等 五、“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难题解决策略 (一)借鉴用户思维设计有用、有趣的互动项目 根据用户思维要求,开展成果导向调研,提炼学生就业岗位写作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写作水平设计互动教学项目,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教师所教文种的写作是工作和生活必须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企业要求秘书人员会写转发性通知教师的写作实践项目设计为“如何将学院的通知转发到班级”学生在熟悉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写作,真实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另外,根据调研结果需求,结合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写创意性方案、邀请函等,解决学生第二课堂写作难题的同时,提升了写作项目设计的有趣性。

      同时,要转变话语叙事方式,用符合学生语言习惯的话语符号叙事方式呈现互动项目 (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 1.课前发布教学资源尝试完成写作项目教师课前推送写作实践重难点微课、PPT等教学资源,提前发布课中写作实践项目,学生根据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源,尝试完成写作实践项目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写作过程的疑难问题2.课中培训反馈者同伴开展反馈工作为了提高反馈效率,教师需要对反馈者同伴进行提前培训培训反馈者同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馈技能培训即如何根据老师指定的反馈量表,确定反馈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引起反馈者注意反馈者同伴根据课堂所学以及教师提供所学文种的反馈量表要素对他人作品进行反馈反馈者同伴通过向他人反馈,可以反观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监控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二是反馈技巧培训即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有效展示、澄清和确认反馈点,解决反馈冲突三是反馈流程培训根据写作项目难度,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明确反馈分组名单、反馈任务要求、反馈任务分工、反馈进度安排等,开展反馈工作教师通过现场观察、疑难解答与引导等方式,对反馈的形式、内容、技巧、效果等进行分析和讲解学习者通过与反馈者沟通,澄清、确认反馈点,并进行修改。

      同时站在质量监控者角度,对修改后的作品进行再一次检查和完善,形成最终稿作业,上交作业平台3.课后进一步反馈与调整,达到写作与教学新要求教师在作业平台批改学生作业,记录学生写作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集中性反馈和一对一反馈,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作业,直至达到企业写作能力要求相邻写作水平学生互为同伴能够起到较好的互动效果根据本次写作项目成绩和学习者性格特点、沟通习惯等,在尊重学习者意愿、明确分组原则基础上及时调整互为同伴名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下一次互动反馈实践项目 六、开展“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的反思 “教师+同伴”反馈,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的优势,在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写作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者的其他能力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有效落地需进一步反思以下问题: (一)建立、健全配套激励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行动指南教师+同伴”反馈多稿写作教学模式的顺利执行,需要授课教师花费较大的精力,在教学制度制定方面要凸显写作课程教学的特点,量化多稿反馈作业修改过程,开展形成性和结果性评价 (二)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取反馈模式 不同教学模式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难点的多少等选取合适的反馈模式。

      但是,教学反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自主写作能力教师反馈过于详细,同伴得不到必要肯定,容易使学习者陷入被动依赖反馈状态教师反馈重在引导和设疑,引发学习者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才是反馈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与对错误的纠正能力同样重要 在反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反馈点,即准确指出同伴作品存在的问题,同伴也进行了正确的修改而且要重视学习者对错误识别能力的培养,即能够识别出同伴提出的错误修改意见,并纠正同伴的错误学习者只有正确识别反馈信息并进行有效纠正,才能提高写作学习自觉性,取得较好的反馈效果教师+同伴”互动反馈写作实践教学一方面发挥了教师反馈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作用;另外一方面引导学习者从评价者身份监控同伴作品到读者身份自我写作能力监控,进行写作反思与修改,自觉提升写作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实施前期投入精力大,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同伴反馈作用逐渐凸显,学生写作自觉性逐渐增强,教师时间精力付出会逐渐减少,因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实践教学方式 作者:陈倩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