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内涵.docx
3页第一节概述、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与人的需要、兴趣、态度、信仰等有着密切关联, 但又是比它们更深层次、更概括化的心理现象价值是一个在哲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对其的界说也众说不一,但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倾 向于接受的观点是: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 主体的需要以及主体的需要被客体满足的关系,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个人为社会所作 出的贡献;自我价值是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所谓价值观(value),是指个体在满足自我和社会需要的价值活动中,形成的用于区分 事物好坏、善恶、益损、美丑、是非等的观念系统构成价值观的主要要素有三个,即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手段价值目标是指个体追求的贯穿于自身一切行为活动中有其动因作用的最终目的它是价 值观的核心,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价值评价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的意义 大小作出的判断价值评价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价值手段是指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它是实现价值目标的保证,并直接关 系到个体采取怎样的行为方式。
二、 价值观的类型1、 斯普兰格的分类斯普兰格(Spranger,1928)即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 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2、 莫里斯的分类莫里斯(Morris,1956)将人的价值归纳为13种生活方式3、 罗克奇的分类罗克奇(Rokeach,1968,1973)包含了 18项价值4、 我国学者的分类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恋爱价值观、幸福 价值观等人生价值观是价值观系统中的核心价值观三、 青少年的人生观及其形成过程1、 准备阶段个体会自发地接受种种关于人生的看法,对于人生有了一些零碎、肤浅的看法,但还未 真正思考人生问题2、 观察阶段由于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逐步了解,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逐步开始悉心观察社会、 自然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并逐渐对事物产生了一定的看法,同时关注到人生问题3、 探索阶段个体对社会的观察更加广泛和深入,并开始接触各种社会现象当他们感到一些社会现 象与头脑中已有的“理想”状态存在距离时,便会产生心理矛盾,这时他们便会认真思考, 独立探索,以寻求人生的意义4、 定向阶段个体已经能有意识地、较全面地认识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并形成较鲜明的看法,显示刘 人生观的基本定向。
5、 确立阶段青少年通过社会实践对人生看法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出现了对人生信念和人生 理想的思考,逐渐形成了稳固的人生观四、人生价值观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1、 导向作用2、 动力作用第二节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一、 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自身的内部因素是个体社会化 的内因,而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外因内外因相互作用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得 以形成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是影响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因素既是青 少年自身的内部因素,它既包括随年龄增长积累的知识经验,也包括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身 心变化,其中身心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发生剧变的时期其次,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后,青少年具有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对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 形成和发展来说,社会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家庭环境起着奠 基作用二、 我国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1、 从感性的价值判断向理性的价值判断发展2、 价值观的内容日益丰富3、 个人价值和自我意识呈现强化的趋势4、 价值目标趋于现实,价值取向强调实用5、 在价值选择上依然具有较强的从众性6、 在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上强调自我奋斗三、 影响青少年的各种人生价值观1、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在表面上强调追求个人的本性,但为了追求个人享乐,享乐主义者将不 顾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因此享乐主义人生观在实质上是资 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2、 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强调一切以个人为中心,认为个人的价值在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 地位,个人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3、 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服从于个人主观的意志和欲望,人生的意义在于 满足个人欲望的程度,人生的价值在于“方便”和“有用”4、 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是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大多数人民群众的 实际思想水平而提出的,它强调人们在重视实效和物质利益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它鼓励人们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但同时要兼顾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它肯定独创、 进取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反对盲从和独断;它激励人们参与竞争,但同时主张和谐、公平和 平等的原则5、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实现共产主 义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第三节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 缺乏共产主义理论素养,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不够,没有树 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2、 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在政治价值观方面出现过激言行3、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人主义思潮蔓延4、 缺乏正确的榜样5、 功利性的人际价值观二、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方面的1、以正面引导为主,帮助青少年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2) 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3) 奉献与索取的关系(4) 义与利的关系2、 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身心特点(1) 青少年需要的特点(2)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3) 青少年情感的特点(4) 青少年个体差异性3、 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方面的(1) 说服发(2) 榜样法(3) 实践法4、对价值观的改革建议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该采取多层次的教育。
从教育内容上看,可以为围绕价值观这一主题,根据不同需要适当变化教育内容,进行 立体化教育从教育形式上看,应当使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这是由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的丰富性所 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喜欢花样翻新,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价 值观方面的教育和时,应采取丰富多采、生动活泼、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科学性、 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增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