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管理理论课件.ppt
33页3当代管理理论,1,第三章 当代管理理论与挑战,3当代管理理论,2,主要内容: 1.管理理论丛林 2.西方管理理论的整合(简) 3.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略) 4.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和挑战(略,3当代管理理论,3,第一节 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理论丛林形成的原因 (一)管理理论丛林提出 哈罗德孔茨 1961年12月 管理理论的丛林 1980年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学、系统科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不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对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理论的统称,3当代管理理论,4,二)管理理论丛林形成的原因 1.语义混乱 2.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域涵盖范围没有取得一致 3.对前人的总结看成“先验的假设”而摒弃 4.曲解和摒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5.管理者缺乏沟通,3当代管理理论,5,二、当代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一)管理过程学派 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在有组织的集体中让别人和自己起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最初的代表人物就是法约尔 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若干职能。
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计划到控制,再从控制到计划,表明了过程的连续性控制职能确保组织达到其计划的目标,3当代管理理论,6,二)人际关系学派 20世纪60年代 人类行为学派演变而来 研究组织中的个人和人的行为动因 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X-Y理论 管理方格论等,3当代管理理论,7,三)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分化而来 研究群体中的人的行为和群体行为方式 梅奥 阿吉里斯 巴纳德,3当代管理理论,8,四)经验主义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研究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基本观点是,否认管理理论的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究”、“比较研究”中导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析管理他们特别重视关于某个公司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和程序等方面的研究,3当代管理理论,9,五)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注重对人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对人际关系学派和群体行为学派的修正 组织成效取决于组织中个人的成效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合作,管理者是其中的关键,3当代管理理论,10,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特里司特 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也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收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3当代管理理论,11,七)系统管理学派 组织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
卡斯特,3当代管理理论,12,八)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论点有: 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即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 提出了决策应遵循的准则主张用“令人满意的准则”去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原则” 分析了决策的条件管理者决策时,必须利用并凭借组织的作用,尽量创造条件,以解决知识的不全面性、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竞争中环境的变化性问题,3当代管理理论,13,九)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也被称为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伯法等人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及其符号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以达到企业目标因此,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3当代管理理论,14,十)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权变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权宜应变该学说认为,在企业管理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
要求管理者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好的管理方式,3当代管理理论,15,十一)经理角色学派 明兹伯格 通过观察经理的世纪活动来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经理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3当代管理理论,16,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的整合,一、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兴起 20世纪80年代 日本企业兴起 (二)企业文化概念 P55,3当代管理理论,17,三)企业文化构成肯尼迪企业文化 企业环境 价值观 英雄任务 礼节和仪式 文化网络,3当代管理理论,18,四)企业文化的类型 1.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科特 (1)强力型企业文化 (2)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 (3)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3当代管理理论,19,2.特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 (1)硬汉型文化 (2)工作娱乐并重型文化 (3)赌注型文化 (4)按部就班型文化,3当代管理理论,20,二、全面质量管理(TQM,一)提出 20世纪50年代末 通用电气费根堡姆+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 (二)概念 P57,3当代管理理论,21,三)内涵 1.高度关注顾客 2.持续改进 3.关注过程 4.改进组织各项工作质量 5.精确测量 6.向雇员授权,3当代管理理论,22,三、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美国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指出未来组织所应具备的最根本性的品质是学习试图推动人们刻苦修炼,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 要使组织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必须具有以下五项修炼的扎实基础,3当代管理理论,23,1)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强调把各个独立、片断的实践联系起来看,以发现其内在的互动关系 (2)自我超越 五项修炼的基础强调要认识真实世界并关注于创造自己最理想境界,并由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产生不断学习的意愿,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 (3)改善心智模式 人们要学习如何改变自己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摈弃陋习,下力气强制和约束自己进入新的心智模式,破旧立新,3当代管理理论,24,4)建立共同愿景 所谓共同愿景,是指能鼓舞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愿望和远景,或者说是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愿景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共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愿景”强调的是大家共同愿意去做的远景 (5)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就是组织化的 学习或交互式的学习 团队学习是适应环境突变 的最佳方式唯有大家一起 学习、成长、超越和进步,才能让组织免遭冲击,创造持续佳绩,3当代管理理论,25,学习型组织突破了原有方法论的模式,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以动态思考代替静止思考。
该理论试图通过一套修炼方法提升人类组织整体动作的“群体智力” 现代企业和其他许多组织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只有增强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种种变化,未来真正出色的组织将是能够设法使组织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也就是“学习型组织,3当代管理理论,26,四、企业再造,所谓企业再造,是指为了获取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衡量的显著的成就,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 来源于美国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合著并于1993年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宣言一书,3当代管理理论,27,企业再造的原则与方法: 紧密配合市场需求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 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 以新的、柔性的、扁平化的和以团队为基础的企业组织结构取代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 强调信息技术与信息的及时获取,加强企业与顾客、企业内部经营部门与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企业再造是围绕业务流程展开的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是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再造不是对现有的东西稍作改良要治本,重新做,要脱胎换骨要做到脱胎换骨,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思路,3当代管理理论,28,五、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研究最早始于美国。
90年代中期,知识管理蓬勃发展目前,知识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3当代管理理论,29,1)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看做是最重要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 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成败的不仅仅是企业掌握了多少显知识和物化了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那些隐知识转换为显知识隐知识集中储存在人的脑海里,是个人所获得的经验和技能的体现、结合与创造性转化和发挥知识管理就是要有效地实现这两类知识的转换并在转换中创新,它使企业能够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3当代管理理论,30,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重视对组织成员进行精神激励 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知识管理强调运用知识进行管理 传统管理是经验管理,而经验只是知识中的一个层次管理科学产生后,管理的知识也是不完整、有失偏颇的在知识管理中,管理的知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有机统一的,它要求管理者能够掌握并在管理过程中综合地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使得管理活动卓有成效将知识视为组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3当代管理理论,31,3) 知识管理的实施 设立知识总监 从市场和客户那里获得信息和知识 建立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网络和知识联 以知识创新为基础设立职位 建立学习型组织,3当代管理理论,32,第三节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略,3当代管理理论,33,第四节 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和挑战(略,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1、全球化 2、工作人员多样化 3、道德 4、激励创新和变革 5、全面质量管理 6、授权 7、工作人员两极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