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栽培:姜栽培.ppt
22页姜栽培姜栽培一、概述一、概述 姜别名生姜或姜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在姜别名生姜或姜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以肉质根茎为食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以肉质根茎为食用 在国内分布极广,除西北、东北外,中部及南部在国内分布极广,除西北、东北外,中部及南部(广东、浙江)均有种植,北方则以山东为主要产(广东、浙江)均有种植,北方则以山东为主要产区在山东又以莱芜、枣庄、滕州、宁阳、临沂、区在山东又以莱芜、枣庄、滕州、宁阳、临沂、临沭、郯城、莱西等栽培面积大,其中以莱芜姜,临沭、郯城、莱西等栽培面积大,其中以莱芜姜,高产优质,颇负盛名高产优质,颇负盛名 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经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遍提高广大姜农的科学种姜水平,在原亩产1400-1500公斤水平上,已发展到平均亩产2077公斤,少数高产地块亩产达3000公斤 二、优良品种表现 姜营养丰富,其根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姜营养丰富,其根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CaCa、FeFe),还含姜辣素(,还含姜辣素(C C1717H H2626O O4 4)、姜油酮()、姜油酮(C C1111H H1414O O3 3)、姜稀酚()、姜稀酚(C C1717H H2424O O1212)和姜醇()和姜醇(C C1515H H2626O O),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
可做香),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可做香辣调料,亦可加工成姜干、姜粉、姜汁、姜辣调料,亦可加工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和酱渍等各种食品,是中药中的常酒、糖渍和酱渍等各种食品,是中药中的常客,还可做香料和药材,是医药上良好的健客,还可做香料和药材,是医药上良好的健胃、祛寒和发汗剂、解毒、温中,食之可促胃、祛寒和发汗剂、解毒、温中,食之可促进胃液分泌,起到健胃调和气色作用进胃液分泌,起到健胃调和气色作用 莱芜姜不仅产量高,而且在品质方面,具莱芜姜不仅产量高,而且在品质方面,具有姜块肥大,色泽鲜亮,外形美观,姜丝细有姜块肥大,色泽鲜亮,外形美观,姜丝细少,质地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营养少,质地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营养丰富,耐贮耐运等特点,据对营养成份的分丰富,耐贮耐运等特点,据对营养成份的分析可知,其挥发油含析可知,其挥发油含量较高,每量较高,每100g100g鲜重鲜重含含0.25ml0.25ml,因而风味,因而风味佳、辛味浓,与其它佳、辛味浓,与其它产区的姜相比,其淀产区的姜相比,其淀粉含量亦高,因而耐粉含量亦高,因而耐贮性好,可久藏而不贮性好,可久藏而不变坏 姜不同品种营养成份姜不同品种营养成份品种 干物质% 可溶性糖% 淀粉% 粗Pr% Vcml/100g鲜重 挥发油ml/100g鲜重 莱芜姜 14.8 4.76 8.88 9.68 13.34 0.25 枣庄姜 16.63 2.55 8.0 16.74 0.22 宁阳姜 13.2 5.34 6.84 7.98 0.20 滕县姜 15.5 2.02 5.78 10.0 0.23 广东疏轮大肉姜 8.0 4.65 0.82 9.81 0.19 三、品种三、品种 中国自古栽培姜,优良地方品种颇多,如广东疏轮大肉姜,浙江的红瓜姜,安徽铜陵白姜,云南玉溪黄姜,四川竹根姜等,主要分布于江南诸省。
从明代开始,逐渐向北方扩种,山东为北方的主要产区,其中莱芜的特产区,主要品种有大姜和片姜两个品种 (一)片姜(或扇面姜)(一)片姜(或扇面姜)为当地主栽培品种,生长势强,一般株高为当地主栽培品种,生长势强,一般株高60-80cm60-80cm,叶色,叶色翠绿,基部紫红,分枝性强,通常翠绿,基部紫红,分枝性强,通常10-1510-15枚枚/ /株,多者株,多者2020枚枚以上,属密苗类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多而排列紧密以上,属密苗类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多而排列紧密,节多而节间较短,类似掌状,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节多而节间较短,类似掌状,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基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一般单株重根基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一般单株重300-400g300-400g,重量高达,重量高达1kg1kg左右 片姜在生长过程中,对片姜在生长过程中,对栽培条件比较敏感,如气栽培条件比较敏感,如气候适宜,肥水充足,则地候适宜,肥水充足,则地上部发生分枝多,地下根上部发生分枝多,地下根茎姜球也多,常成双层或茎姜球也多,常成双层或多层排列,形似马蹄,故多层排列,形似马蹄,故称称“ “马蹄姜马蹄姜” ”,而在土壤瘠,而在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条件下,薄、肥水不足的条件下,地上分枝少,根茎姜球亦地上分枝少,根茎姜球亦少,多呈单层排列,只向少,多呈单层排列,只向两侧生长形似扇子,因而两侧生长形似扇子,因而称称“ “扇面姜扇面姜” ”,莱芜一带,莱芜一带5 5月月上中旬播种,上中旬播种,1010月中、下月中、下旬收获,一般亩产旬收获,一般亩产1500-2000kg1500-2000kg,高者,高者3000kg3000kg。
(二)大姜(二)大姜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80-100cm80-100cm,叶片,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数少,通常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数少,通常每株每株6-106-10枚,属疏苗类型,根茎姜球数量少,但姜枚,属疏苗类型,根茎姜球数量少,但姜球肥大,节少而稀,外形美观,产量与片姜相近,球肥大,节少而稀,外形美观,产量与片姜相近,但由于用种量大,生产上栽培较少但由于用种量大,生产上栽培较少 四、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四、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温度(一)、温度 1 1、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姜对温度反应敏感,因姜起源于南方热带森林地区姜对温度反应敏感,因姜起源于南方热带森林地区,使它形成了喜温暖而不耐寒,不耐霜的习性使它形成了喜温暖而不耐寒,不耐霜的习性姜的生长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发芽期、幼姜的生长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 1 1)发芽期)发芽期 此生长大约需此生长大约需40-5040-50天,只占全期总生长量天,只占全期总生长量的的0.24%0.24%,种姜在,种姜在1616以上即可开始发芽,以上即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期极慢,发芽期长,幼苗生长以但发芽期极慢,发芽期长,幼苗生长以22-22-2525为好。
为好 (2 2)幼苗期)幼苗期 从展叶至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群众所从展叶至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群众所说说“ “三股杈三股杈” ”为幼苗期的形态标志,需为幼苗期的形态标志,需65-7565-75天天,这一时期内完全依靠母体营养转到新株能,这一时期内完全依靠母体营养转到新株能够吸收和制造养分此期生长量较小,幼苗够吸收和制造养分此期生长量较小,幼苗期只占生长量的期只占生长量的7.83%7.83%,生长时期以,生长时期以20-2520-25较为适宜较为适宜 (3 3)旺盛生长期)旺盛生长期 从三股杈以后至收获,为茎叶与根茎旺盛生长期从三股杈以后至收获,为茎叶与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器官形成主要时期,需,也是产品器官形成主要时期,需70-7570-75天,在莱天,在莱芜植株三股杈时,正处于立秋前后,是姜生长过程芜植株三股杈时,正处于立秋前后,是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此期生长量约占全生长量的中的重要转折期此期生长量约占全生长量的91.93%91.93%,此期因需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此期因需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的温差,以白天保持间保持一定的温差,以白天保持2525左右,夜间左右,夜间17-1817-18为好,为好,1515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
死 2 2、各生长时期积温及昼夜温差、各生长时期积温及昼夜温差全生长期一般约需活动积温全生长期一般约需活动积温36603660,需,需1515以上的有效积温以上的有效积温12151215 在姜生长期间,每天的昼夜温差对其生长有重要在姜生长期间,每天的昼夜温差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尤其在根茎旺盛生长时期,白天温度较高,影响,尤其在根茎旺盛生长时期,白天温度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养分,夜间温度低,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养分,夜间温度低,可减弱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的运可减弱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的运输和积累,输和积累,9 9月上旬至月上旬至1010中旬,是根茎迅速膨大时中旬,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此期日较差期,此期日较差1010,有利于根茎的生长的充实有利于根茎的生长的充实 3 3、温度对姜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姜光合作用的影响 姜属喜姜属喜T T性植物,在性植物,在2020光合速率最高,当光合速率最高,当25-25-2828时,其光合速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时,其光合速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超过3030以上,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当以上,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当T T升至升至3535,光合速率只有,光合速率只有2020的一半,的一半,4040只有只有1/31/3,由此可见,姜对高由此可见,姜对高T T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若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若温度过高,则对光合作用不利。
过高,则对光合作用不利 (二)、土壤条件(二)、土壤条件1、对土质的要求 姜最适于栽培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肥沃,有姜最适于栽培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而便于排水的土壤上,姜对土机质丰富,通气良好而便于排水的土壤上,姜对土质有广泛的适应性,但不同土质对姜的产量和品质质有广泛的适应性,但不同土质对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影响 砂性土:一般气性良好,保水肥力差,有机质含砂性土:一般气性良好,保水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往往产量低,但生产的根茎光洁美观,含水量低,往往产量低,但生产的根茎光洁美观,含水量较少,干物质较多,姜干旺晒干率较高量较少,干物质较多,姜干旺晒干率较高 粘性土:一般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力粘性土:一般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肥效持久,因而产量高,根茎含水量多,品质强,肥效持久,因而产量高,根茎含水量多,品质细嫩,可溶性糖、维生素细嫩,可溶性糖、维生素C C及挥发油含量均高于轻及挥发油含量均高于轻壤土或砂壤土,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则比较接近壤土或砂壤土,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则比较接近 土质土质 干物质干物质% % 可溶性糖可溶性糖%淀粉淀粉%纤维素纤维素%VcVcml/100ml/100g g鲜重鲜重 挥发油挥发油ml/100ml/100g g鲜重鲜重 砂壤土砂壤土 16.53 4.64 8.63 5.74 4.4 0.21 多砾质多砾质轻壤土轻壤土 16.53 4.64 8.68 6.53 4.62 0.20 重壤土重壤土 14.18 6.09 8.54 6.05 6.6 0.25 2 2、土壤酸碱度对姜生长的影响土壤酸碱度对姜生长的影响 幼苗期对土壤酸碱度影响适应性较强,种植在幼苗期对土壤酸碱度影响适应性较强,种植在PH4-9PH4-9范围内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差别不甚明显,范围内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差别不甚明显,从幼苗生长后期开始,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从幼苗生长后期开始,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后,不同后,不同PHPH对其生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其生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 PHPH为为7 7时,植株最高,平均为时,植株最高,平均为80cm80cm,收获时平,收获时平均每株具均每株具169.5169.5片叶,比片叶,比PH9PH9的处理高的处理高3 3倍。
在中性倍在中性和微酸性条件下,平均每株分枝数和微酸性条件下,平均每株分枝数12-1412-14,而酸性,而酸性条件下分枝较少,每株只有条件下分枝较少,每株只有10.210.2枝,但在碱性和强枝,但在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