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周光召与理论物理研究所.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6301877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42.0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l特稿l周光召与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牟克雄 陈晓松吴岳良1960年代初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规划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科学的春天1978年6月正式成立关于所长人选.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钱三强强调指出:“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应当具有世界级高水准的科学价值观和敏锐的学术眼光能够高屋建瓴地出点子,领导和组织科研;他不但要精通物理学,还要融会边缘学科的最新成果,他的思路应当活跃在学术探索的最前沿首任所长彭桓武先生是这样的最佳人选彭桓武所长推荐的第二任所长周光召先生也是这样的最佳人选老所长力荐的所长人选关于彭桓武先生担任首任所长我们曾听彭先生本人说过,由于钱三强先生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指定他为所长,该报告又得到邓小平批准,所以他才勉为其难担任的彭先生一直认为周光召是担任理论物理所所长的最佳人选周光召是彭先生的研究生又长期和彭先生一道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在“两弹”研制中,彭先生对周光召的领导组织才能非常认可为了理论所的进一步发展,彭先生力荐周光召继任所长1982年8月,彭桓武在向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院长写的第二份辞职报告中,是这样举荐周光召的:近日来.原二机部九院九所所长周光召同志调任我所研究员一事已定。

      经与所内院内各有关同志商议,大家均建议由周光召同志继任我所所长职务周光召现年53岁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做研究生,1954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即任北京大学讲师1956年被派驻莫斯科联合核子研究所参加科研工作他在粒子理论中作出很好成绩受到国际间同行的尊重1961年调回国参加二机部九院核武器研究,对核武器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设计的方法具有建树历任理论部主任、九院理论所即九所所长等职1981年被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近年来又在粒子理论和统计物理理论方面工作周光召同志是我的研究生(1951—1954年),后又长期和我一道进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他具有优秀的学习成绩.经过国际竞争性的基础科研锻炼,也经过迫切任务性的国防科研锻炼,能体会和处理理论与实验、科研与实用的结合问题除工作富有创造性和学风严谨外他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一定的行政领导和对外斗争、联系的经验所以,为进一步发展我所的工作,我现在正式建议由周光召同志担任我所所长并免去我的兼所长职务我仍留在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的岗位上再挣扎几年,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周光召于1983年7月接替彭先生任所长至1990年,并连续九届担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在是所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周光召先生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办所方针、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都倾注了心血,产生了深刻影响办所思想: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周光召先生来所任所长后,将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团队精神和学术民主氛围带到所里,提出“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办所思想,创造了一个学术民主、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研究所软环境在这一办所思想指导下理论物理所逐步发展壮大关于办所思想,周光召在2008年理论物理所建所30周年之际有一段回忆:理论物理所从成立以来就是希望为全国的理论物理工作者服务的.不仅它本身聚集了一批理论物理学家还邀请了全国主要的一些理论物理学家作为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希望建成一个平台,能够加强全国的理论物理界的合作.共同来发展中国的理论物wwwIk既唧ag.com{科学l 3l特稿SPEClAL理的事业理论物理所特别强调要办成一个开放的研究所所以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的开放研究所开放的意思首先就是对国内各大学、各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开放.同时也逐步地对国外的一些同行要开放所以理论物理所从彭先生开始,就是本着这样一个方针办所的我是继承彭先生的思想来办这个所的对此,曾任理论物理所第一至第三届开放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戴元本也有一段回忆:我所从1985年开始成为开放所,面向全国开放。

      当时由周光召同志兼任所长在他的提议和倡导之下我所确定了目标:将我所建设成一个开放流动面向全国的一流研究所198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评估组对理论所的学术情况以及理论所的基础和开放的想法进行评估.认为理论所有条件成为我国理论物理研究的基地,并且能够成为一个开放所,完成开放所应该起的作用,因此我所在1985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开放所学术会议按照周光召先生的办所思想.理论物理所开放所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开放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委员2/3来自所外,1/3来自所内,常务委员会成员所内所外各半,两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都来自所外第二,面向全国接受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并给予经费上的资助第三,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确立一些重点研究课题,并且开展面向全国的学术活动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前期.国内各个研究单位的经费都很紧张,举办学术会议很闲难,甚至出差经费都成问题所以理论物理所举办这样一些面向全国的学术活动在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受欢迎理论物理所本着忠实贯彻开放的精神.如课题组的负责人既有本所的,也有所外的每次学术活动都尽量请到国内外的同行共同参加,该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第四,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在开放所成立前一年(1984年)已开始建立了理论物理博士后流动站.这也是开放所很重要的活动之一理论物理所是全国最早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第五,订阅理论物理方面的国际期刊由于经费问题,这在当时很困难但对来访学者帮助很大,使他们能尽早看到国外研究的新成果理论物理所还与国内外各单位交换预印本(3c章发表以前.印出来用于各机构之间交换用的文本)以便尽早了解国际上的研究进展这些现在从网上都可以找到,但在当时却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常常有一些外单位的同行4}科学{2009年7月(61卷4期)到理论物理所来查阅这些预印本作为开放型研究所.理论所把联合全国理论物理学界的力量共同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研究作为首要任务为此,理论所每年用开放经费支持若干个开放研究课题,所内外研究人员均可申请开放课题分中心课题及非中心课题两类30年来,全国有3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了开放课题研究理论所开放办所方针薪火相传.为历届所领导坚持发扬,也为年轻一代研究人员继承1996年,理论所引进的第一位杰出青年就利用自己获得的杰出青年基金(30万元).发起组织“跨世纪物理学前沿高级研讨会”系列会议彭桓武、周光召等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积极参与、支持这一活动。

      此后,外所的“杰出青年”接力开办这样的研讨会.结果发展成为今天中国物理学会的“全国秋季学术会议”在开放办所方针的指导下,理论所于1998年成为中科院创新工程试点的首批12个单位之一,2004年被中科院选为首批进行国际评估的4个研究所之一在路甬祥院长支持下2005年9月成立了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卡弗里(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格罗斯(D.Gross)为主席的第一个国际顾问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美国卡弗里基金会于2006年6月在理论物理所落户了亚洲第一个卡弗里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KITPC)到目前为止,KITPC已成功运行7个项目(program),把理论物理所向全国开放提升到向国际开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谋求科学院的生存与发展1984年周光召调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兼任理论物理所所长其间,正值中国科技改革起步,也是中国科学院面临诸多压力的网难时期当时有高层领导对中国科学院的存在价值提出疑问要求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技术开发和产品研究上来,而不应该在基础研究花很多力量②还有人说,国家投给中科院那么多钱像石沉大海,连个泡都不冒,中科院还要不要存在?一些著名高校校长联名上书要取消科学院。

      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卢嘉锡感受到巨大压力④周光召在1984—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期间,不得不在这种压力下,谋求中国科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他集中主要精力于中科院的改革,转变原有封闭、不流动的科研体制,解决科技与教育及经济脱节问题他提出“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办院方针,既倡导有条件的研究所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办公司(如中国科学院联想计算机一—’1●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l特稿i公司就诞生于这个时期),也倡导研究人员密切联系教育他以身作则.兼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85年10月,清华大学恢复理学院,他兼任清华理学院院长直至2007年卸任对于中国科学院从事基础研究为主的发展方向,他在院长任上,实现了由Xljd,平、方毅等领导人制定的发展规划,如1988年10月16 Et.高能物理所建成的电子对撞机实现正负电子对撞:1988年12月建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1989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和工程验收;1987年建成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1989年发出同步光,成为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光源现在中科院的大科学工程的主要布局始于那个时期而对于纯理论的研究所周光召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开放研究所的理念,中科院数学所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于1985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开放所,它们的成功运行为后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经验倡导国际交流增进国际合作周光召在杜布纳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极大关注.于1960年代成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1964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首次邀请两位中国人参加.其中一位就是周光召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从1950年代未就开始注视周光召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光召的情况非常关切两人在第一次返回祖国时都希望会见这位只闻其名、未谋其面的物理学家后来,他们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周光召应邀首次访美时,得到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热情接待周光召担任理论物理所所长期间.倡导广泛的国际交流他凭借自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以及与海外华人物理学家的友谊,为理论物理所邀请到许多国际上的知名同行专家来所交流与合作。

      1984年12月,在周光召推进下,理论所负责筹办了“杨振宁一米尔斯规范理论学术研讨会”1986年10月,在周光召积极推动下.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在理论所中关村小院挂牌成立,李政道担任中心主任建立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以鼓励、帮助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做出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全世界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6月李政道、周光召、杨振宁一同参加理论物理所建所30周年所庆庆典,让所有与会人员感到无比欣慰主持“理论物理若干重大前沿课题研究”1987年12月至1991年12月,周光召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了“理论物理若干重大前沿课题研究”该项目由理论物理所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联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大学物理系等单位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年100万元的支持在当时科研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这一项目帮助我国理论物理事业渡过困难时期并取得很好成绩从理论物理所科研档案中,可以查阅到当年申请该项目时是这样阐述其意义的:理论物理学立足于全部物理实验的综合.以演绎和数学推理的方法,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说明并揭示实验事实,预见新的现象,推动整个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世界观提供科学的根据。

      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是原子能、半导体、信息、激光、航天、电子等新技术和高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训练有素的理论物理队伍,又是国家的一支战略预备队必要时可以用来解决重大的国防和建设问题美苏两国和西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