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网络成瘾论文: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析.doc
6页大学生网络成瘾论文: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析 摘要:网络是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提供极大的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牛的网络成瘾问题分析了大学牛网 络成瘾的含义、标准和危害,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提出了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网络的发明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足不出户便可游历世界”己不再是梦想,网络使人们成了 “地球村”的村民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益的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大学生网络成瘾便是其中 之一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种病态表现, 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和原因,探索大学牛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有利丁•大学牛的 健康成才,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一、大学牛网络成瘾的含义、标准与危害大学牛网络成 瘾是指大学生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 障碍网络成瘾综合症(IAD)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医生依凡•葛 尔柏格(Ivan Goldberg)在1997年确立其理论化病态并且正 式承认其研究价值,将其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 行为的冲动性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 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产生学业荒废、人际关系疏远等 不良后果[1]。
依凡•葛尔柏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 准:(1)下网后总是不忘网事;(2)不满足上网时间;(3) 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 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5)总是想借助于网络缓解压力;(6)视上网比学业史重 要;(7)为上网而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 惜支付巨额网费;(9)不愿向亲友吐露频频上网的真相;(10) 下网后有焦虑、失落感只要满足以上10条中的5条,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 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 28.9%从学历层次 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4.3%o 2 000多万在校大学 生中,95%左右是网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大学牛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有:(1) 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网络成瘾,容易使人 的新陈代谢、正常牛物钟遭到破坏,使人身体虚弱,严重网 瘾者还会出现神经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同时还会引发焦虑 症、忧郁症2) 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网络成瘾容易挤山原本属于 学习的吋间,容易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3) 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中充 分张扬个性,获得心理满足,认为现实人际交往可有可无, 拒绝融入社会4) 导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弱化网络成瘾者容易 在网络游戏和暴力、色情网站中放纵自己,弱化道德意识,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5) 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网络内容复杂,良莠 不齐,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杂陈于网上,容易使 辨别力较弱的网瘾者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错位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一) 网络自身的强大吸引力的影响被称为“第四媒体” 的网络以其大信息量、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匿名性、 安全性对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并构成了他们生存的“第二空间”与传统媒体不同,在网络媒体面前,大学生 不仅仅是读者,而且是演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 网络之中,网络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牛的心理需耍和社会需 要,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世界与 现实牛活的区别,导致他们对网络不同程度的依赖二) 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独生子女成长方式的影响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处于基本成熟、逐步 稳定的阶段伴随着牛理的成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还 缺乏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渴望被人 理解,但心理上乂具有一定的闭锁性。
而且我国大学生中独 生子女比重极大,因为缺乏与兄弟姐妹年龄略有级差的同辈 的交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3]他们 大多在优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 对他们的期望极高,希望按自己的意志去培养他们,结果给 独生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都容易使他们到 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网上的互动生活二)高校宽松的生活环境的影响高校的生活环境比较 宽松,大学生可轻易在宿舍里面使用宽带网,有较多的自由 支配时间,有较多的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又可摆脱父母对自 己的监控[4]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生 活比较单调,学生之间又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在 遭遇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就业危机时,往往把网络作为宣 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四)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 站、网吧多如牛毛,这为大学生求学提供了便利,也为大学 生网络成瘾提供了诱因由于我国网络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黄、赌、毒”等非法网站 沉渣泛起,社会不良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 等在网上泛滥这些因素很容易让大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 世界中迷失方向。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一)把高校作为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阵地高等院 校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自然就成了防 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成 瘾问题,将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 文明教育;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互动 [5];对有网瘾的大学生,不能歧视,要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 理和心理治疗一•)建设和谐家庭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 大,独生子女的成长方式和父母对他们的不恰当教管方式容 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迷恋互联网建设和谐家庭,是防 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 孩子的理想和兴趣,与孩子平等相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互 联网;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以免给孩子造 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发现孩子有网瘾症状或其他心理疾 病时,应及吋与学校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三) 净化网络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 监管力度,明确网络媒体在网络建设中的主体职责;有关部 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过滤,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国 家要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规范网络 行为。
四)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乐观向上的生活 态度,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 大学生要端正上网目的,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养成良好的上 网习惯;发现自己有网瘾症状时,应积极调整心态,逐渐弱 化对网络的依赖参考文献:[1] 李国强,李丙文,刘彩召•关于大学生网瘾戒除工作的 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S1).[2] 牛其然•大学生网瘾的诊断与防治体系探讨[J].河南科 技,2010, (3).[3] 张敏,苏益南•大学生网瘾预控机制研究[J].三峡大学 学报,2009, (5).[4] 李恩军•大学生“网瘾”现象及应对措施浅探[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6).[5] 汪路金.堵、疏结合,拒绝“网瘾” 论高校防治大学生“网瘾”的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0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