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7页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2 分)A.蝉蜕(tuì) 花圃(pǔ) 木屐(jī) 玉簪花( zān ) 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zǎn ) C.桑葚(shèn) 臃肿( yōng ) 骊歌(pǔ ) 掸子( dǎn ) D.菜畦(qí) 倜傥(tìtǎnɡ) 拗过去(aǒ) 弥漫(mí)2.将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的写在田字格内 (4 分)来势凶凶 害人听闻 人迹浫至 性子很燥3.下面句子中,标点不正确的是(2 分)( A )A.“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B.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 C.“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 D.丑小鸭说他想他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6.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共 7 分) ①想方设法了解共同烦恼:成长的烦恼都有哪些?某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答案他们把这些烦恼归结为 4 类,并把相关情况制作成表格请你用简明语言概括表格所包含的信息烦恼类型 来自自身 来自家庭 来自学校 来自社会七年级 40﹪ 26﹪ 20﹪ 14﹪八年级 44﹪ 25﹪ 19﹪ 12﹪九年级 49﹪ 22﹪ 18﹪ 11﹪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则越来越少。
二、阅读与鉴赏(36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一)伤仲永(13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7.解释加点的字4 分)(1)未尝识书具( 曾经) (2)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3)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 (4)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8.下列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B )(2 分)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9.翻译下列句子2 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10.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 分)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 分)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1 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1.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是( C)(2 分)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B.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2.文段从听觉、味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写景使百草园有声有色有趣,请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句来说明这种多角度描写的方法3 分) 听觉 味觉 视觉 13.文中写了四件在泥墙根一带的生活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 分) 翻砖见蜈蚣、按斑蝥脊、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三)(12 分)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嘿,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
睡吧我哽咽着说:“睡吧15.文章第二节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的 专注 而 凝止 ,还写出了父亲守望时间的 长久 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 2 字的词语,共3 分);枕着父亲的臭脚同眠等 17. 表明夜逐渐加深,衬出父子怕影响对方而久久不能入睡16.文中,父亲和儿子相互体贴,找出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事例各一个,用简明语言加以概括2 分)父:怕自己打鼾影响儿子睡觉子:枕着父亲的臭脚同眠 17.文中对夜色、月色有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2 分)表明夜逐渐加深,衬出父子怕影响对方而久久不能入睡18.选文结尾写道:“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父亲为什么会这样?(2 分)父亲思子心切,多日不见后终于相见,爱子之心情不自禁流露出来三、写作实践(44 分)20.阅读下面习作,按要求进行评点和修改4 分)细雨飘落的季节,我喜欢用笑脸映衬绽放的花朵;树叶飘飞的季节,我喜欢用歌声追随秋天的梦幻;寒风呼啸的季节,我喜欢用爽朗的笑声迎接瑞雪的降临人生路上,每一天我都喜欢用笑脸去面对,因为,乐观是我追求的品德 记忆中,儿时的我,脸上无时无刻写满笑容。
与生俱来的开朗性格给予我乐观的生活态度儿时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总是盼望着长大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长大了,上学了,肩上有了学习的担子,笑容似乎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有些模糊了我发现镜中的自己眼里布满了惆怅,我感觉自己好像登上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走到半山腰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好像再也没有力气向上攀登我脸上的微笑不见了我竟然再不知道乐观是什么困难把我打败了,一张张考卷上一个个令人难堪让人羞愧的分数不时地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咸咸的泪水我真的就不可救药了吗?我的前途一片黑暗吗?模糊中我看见了镜中自己哭泣的脸,这是我吗?记忆中的笑脸哪里去了?不,我喜欢那张属于我的乐观的笑脸,我要微笑着面对生活渐渐地,我在学习、生活中找回了往日的微笑在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的成绩提高上来了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以乐观的态度在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我已坚信:我只要勤奋,就一定能成功1)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评价这篇文章的主要优点2 分)(2)文章还有明显的毛病,请指出,并说说你的修改意见2 分)21.人活在世上就有经历,有珍藏,有记忆……我们经历了阳光,经历了花季;经历了坎坷,经历了顺利;经历了痛苦,经历了磨砺……我们长大,我们成熟,我们心中珍藏了多少美好的记忆,我们总想高歌一曲。
请拿起你的笔,驰骋在“生活”的大道上,以“ ,成为我的黄金记忆”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言之有事”,“言之有情”参考答案(一)一、积累与运用 1 B 2.略 3. A 4——5.略 6.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则越来越少(答案不唯一)7.(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以宾客之礼相待8.B9.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10.(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11.C 12.略 13.翻砖见蜈蚣、按斑蝥脊、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4.略15. .如:专注、凝止、长久 16.如:怕自己打鼾影响儿子睡觉等;枕着父亲的臭脚同眠等 17. 表明夜逐渐加深,衬出父子怕影响对方而久久不能入睡18.如:父亲思子心切,多日不见后终于相见,爱子之心情不自禁流露出来。
19.略20.(1)略(2)结尾与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不一致,应围绕“乐观”一词来谈感受结尾一句可改为:“但我已坚信:我只要乐观,就一定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