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特色.doc
6页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特色摘要:张爱玲的人生之路是悲惨而孤寂的,可她的创作之路无疑是成功的,在她的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她们或可怜、或可恨,但最终她们都只是屈服于男权的一群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本文粗略的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个归类 关键词:张爱玲 女性形象 悲剧形象 张爱玲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在这个天才女作家的笔下,塑造的最多的便是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例如其中有为了婚姻煞费思量的白流苏;无力反抗却又不甘,最终抑郁而亡的冯碧落;彻底的物质主义者,为了享乐可以牺牲一切的 梁太太……张爱玲曾在《传奇》再版序言中说过“将来的荒原下,断瓦颓垣里,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她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到处都是她的家张爱玲称这些女性为“蹦蹦戏花旦”那样的女人,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打定了主意,就会夷然地生存下去是的,张爱玲的笔下并没有所谓完美的女性,有的只是一群追求各种欲望的女性;只是一群面临封建社会的压迫、残害而努力、小心地让自己夷然活下去的女性本文粗略的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个归类 一、 柔弱的“菟丝花” 柔弱的女子都好似菟丝花,大多是以婚姻为最终目标,依附于家庭这棵大树上。
《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说过“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此话虽过分,但是,“对于一种无爱或者一个不以爱为前提的婚姻,对于以结婚为立身之本的‘女结婚员’,他说出了实话,道出了真相这些女性可以不要爱情,可是她们需要找能够支撑自己的支柱,因为婚姻是她们唯一的事业,于是她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菟丝花,依附丈夫或物质金钱而生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茉莉香片》中的冯碧落、《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这些女性形象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成为了缠绕于寄主身上的藤类,无法追求自由也不想追求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表面上似乎是一个“新式女性”,她敢于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毅然地离婚回到娘家可是她骨子里还是非常传统的女性,她渴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生活的窘境正如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说“《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二、 压抑的变态者 在张爱玲的笔下,还有这样一类女性,她们被物欲和情欲逼成心理变态的一些压抑的变态者。
她们无从解脱,只能沉沦于心理变态的怪圈中《金锁记》中的七巧正是变态者中的典型 为了姜家的财富七巧嫁给一个残废了的姜二少,姜家又因为她低下的身份而瞧不起她,这种没有温度、没有感情、甚至可能连男欢女爱都没有的生活她一过就是三十年 “她的青春年华,她的无法遏止的欲望,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消耗殆尽,凋萎了,枯竭了 ”她想爱,她追求季泽,可最终看穿了季泽的真面目;她想恨,她埋怨兄嫂,可那些终究是她的骨肉亲人爱不能爱,恨无从恨,无法解脱于是那卖掉她一生换来的几个钱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当人生所有的欲望都比不上金钱时,七巧就戴上了黄金的枷锁,她的人生也就成了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如果说七巧的前半生还有可怜之处,那么她的后半生则是可恶了那时的七巧完全是一个疯子,她用变态疯狂的方式来报复,可是举目四望,她又能报复谁呢?只有她那对瘦小单薄的儿女看看她都对儿女做了什么?因为儿子长白“在外面赌钱,捧女戏子” , “后来渐渐跟着他三叔姜季泽逛起窑子来” ,所以七巧不得不替长白娶亲, “娶了一个袁家的小姐,小名芝寿 ”可是对这个亲自选定的儿媳,她并不宽厚成亲之日当众奚落,婚后更是百般羞辱她让儿子整夜伺候抽烟,打听儿子儿媳的私事,并把这些事宣之于众,最后甚至“变着方儿哄他吃烟” ,送丫头给长白做小,这种种的行为无非是为了拢住儿子,因为“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
七巧 “背着长安吩咐长白下帖子请童世舫吃便饭 ”并以 “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 ”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谎言彻底葬送了女儿的婚姻虎毒不食子,这样疯狂的母亲,如此狠毒的心肠,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七巧的一生“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炼狱的一端紧接着地狱,殉体者不肯忘记把最亲近的人带进去的 ”七巧的一生是个悲剧,可是她又亲手创造了自己儿女的几个悲剧 “她生命的悲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引起我们的恐惧和怜悯;事实上,恐惧多于怜悯 ” 三、 薄命的可怜人 自古红颜多薄命,张爱玲的笔下,总有那么一些女子,或天意,或人为,成为被命运作弄的可怜人《花凋》中的川嫦和《半生缘》中的曼桢就是如此 《花凋》中的川嫦是最小的一个女儿,被称为“爱音乐、爱静、爱父母”的她终年穿着蓝布长衫,有着“极其丰美的肉体,尤其美的是那一双华泽的白肩膀”,可是她在家中实在没什么地位,因为“她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天生要被大的欺负,下面又有弟弟,占去了爹娘的疼爱,因此她在家里不免受委屈川嫦自身又没有什么自立的本事,“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郑川嫦可以说一下地就进了‘新娘学校’。
按照“女结婚员”培养的她原本会有一桩美好的姻缘,可是命运不济,她生了痨病未婚夫等了两年才有了别的女人,也算是有耐心了只是她的家人的耐心却被这痨病一天天拖没了,一天吃两个苹果成了家人的说嘴,开始计较买药的钱,母亲为了保住私房钱,便忍心看着女儿慢慢死去父亲哪怕去看她,也是“浓浓喷着雪茄烟,制造了一层防身的烟幕面对这样的命运,“她受不了这痛苦她想早一点结果了她自己可就连这都没法子成功,因为她买不来安眠药,只能“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一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她要重新看看上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川嫦还做了两双鞋,用一只脚试鞋,还说:“这种皮看上去倒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三周之后,川嫦离世这个可怜女子的一生,并没有真正欢乐的时刻,年少时被姐姐欺负,好不容易有了似乎较美好的婚事,可是她又得了痨病她也曾努力地想活着,可是连最卑微的活下去都做不到,不能不令人感叹一句红颜薄命! 《半生缘》中的曼桢更是让人忍不住掬一把同情泪曼桢在作品中是善的化身按照‘善即是美’的观点,她的身上有一种沉毅、娴静、纯洁、令人痛惜的美曼桢是个温婉的女孩,她努力地活着,可是活的太累,一辈子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活一开始,她可以说是为家人活着,为了家人,她除了工作还兼了两份工;为了家人,她不愿早早的嫁于恋人世钧,两人之间仅有的闹矛盾也是为此。
在个人感情上,她和世钧的相处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热情,有的只是细水长流的温馨,然而就是这淡淡的温馨也不长久,就好像是阴雨连绵的日子里,老天勉强给了一丝阳光,可紧接着来的是更强烈的雷霆暴雨曼桢人生的雷雨就是姐姐曼璐的设计陷害,生生让曼桢的人生之路转了一个大大的弯如果没有发生那样的事,曼桢和世钧就这样相处下去,其实未必会走到一起世钧的软弱无能,曼桢的家累,沈家家长对曼桢的偏见“这种人家出身的人,除非长的真丑,长大了总是吃这碗饭的——这些都是两人结合的绊脚石可是在这些阻碍的荆棘长成之前,他们就被生生分开,导致两人一辈子舍不下、丢不掉、忘不了,平白添了一桩心事她也后悔过,觉得“这是她自己掘的活埋的坑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哪怕最后离了婚,再碰到世钧的时候,终究只能说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薄命至斯,可怜可叹!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这许多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女子形象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经历,那些扭曲丑陋的灵魂背后似乎应该有更让人深思的东西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或许能更多的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物 参考文献: 1、子通 亦清 主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版。
2、余斌:《张爱玲传》,海南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 3、袁良骏:《张爱玲论》,华龄出版社,2010 年 2 月版 4、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年 5月版 5、金宏达 《平视张爱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 7 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