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报告实验准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4660038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 oo — — — 二 oo 学 年 度 学 期 实 验 准 备 报 告 篇二:实验准备报告单 篇三: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 实验准备:硬纸盒、黑布、玻璃板、干土、湿土 实验目的: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实验步骤:1、纸盒里装上土,一半干土一半湿土,中间要有明显的界限;2、把蚯蚓放 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3、纸盒里装上土,两边都是湿土,一端用不 透光的纸盒罩住4、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爬向哪一边实验记录:蚯蚓爬向湿土没有光的一面 实验结果: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实验名称:研究土壤实验准备:纸杯或塑料杯、小铲、塑料袋、放大镜、烧杯、纱网或筛子、琉璃棒、土块 实验目的: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 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实验步骤:1、在校园或田野里找一些土壤,带回教室;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 把土壤颗粒分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3、把一些土倒入水中, 我们发现了什么?4、搅拌水 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实验记录:杯中的土壤有四层,最底层是沙砾,往上是沙、粉沙、黏土。

      实验结果: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实验名称:观察水实验准备:烧杯、水槽、水、量筒或量杯、天平、牛奶 、蜂蜜、油 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性质实验步骤:1、观察烧杯中的水2、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3、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 的水放入口中实验记录: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果: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名称:物体沉浮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实验准备:水槽、水、一些常见物体(最好是不同材料)、塑料筒、橡皮泥或锡(铝)箔 纸、土块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沉浮实验步骤:1、水槽中装一半水,把空瓶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2、把空瓶子灌满, 使它沉下去;3、把空瓶子里装满石块,使它沉下去;4、把空瓶子里装入沙子,使它沉下去; 5、把橡皮泥裹在瓶外面,使它沉下去6、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使它浮起来7、把橡 皮泥放在木板上,使它浮起来8、把橡皮泥放在泡沫上,使它浮起来9、把橡皮泥放在空 瓶子里,使它浮起来实验记录: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 实验结果: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借助别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

      实验名称:观察空气 实验准备:水槽、水、塑料袋、扇子、粉笔、吸管、土块等 实验目的:了解空气的性质 实验步骤:1、观察烧杯中的空气2、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空气 实验记录: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实验结果: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准备:水槽、水、纸、瓶子、漏斗、钩码等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步骤:1、往装满水的瓶子里吹气;2、往塑料袋里吹气 实验记录:1、水溢出来;2、袋子鼓起来实验结果: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准备:鼓、鼓槌、橡皮筋、纸盒、尺子、锣、音叉、豆粒、烧杯、水等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 实验步骤:1、空纸盒去掉盖,把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敲鼓 3、敲音叉后接触水面实验记录:1、皮筋在震动2、鼓面震动,豆粒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花溅 起音叉震动 实验结果: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准备:水槽、水、砂纸、石块、 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目的:探究气体、固体、液体能传播声音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到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2、用手轻敲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 到声音为止。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敲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 槽实验记录:1、听到声音 2、听到声音、 3、听到声音 实验结果: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固体、液体传播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 实验准备:三块带孔隙的硬纸板、蜡烛、火柴、手电筒、塑料管 实验目的: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步骤:1、将 3 块带孔隙的硬纸板排成一排,每张硬纸板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 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2、在最后一张硬纸板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 一张没打孔的硬纸板作为屏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硬纸板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 的光射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4、把第二张或第三张硬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 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硬纸板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实验记录:1、在 3 中,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纸屏上的电筒光2、在4 中,我们在纸 屏上发现了:什么也没看到实验结果: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名称: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准备:平面镜、带孔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步骤:1、打开手电筒的开关,让光从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光是怎样照亮书的?2、 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书立起来,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书上?3、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怎样才能让电筒 光照亮书后面的玩具? 实验记录:1、光是直接照亮书的。

      2、在桌子上放一块平面镜,就可 以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书上3、用两面平面镜,用一面平面镜把电筒光反射到另一面平面镜, 另一面平面镜再把电筒光反射到书后面的玩具上 实验结果: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名称:彩虹实验实验准备:三棱镜、喷雾器、肥皂水实验目的:探究彩虹的成因 实验步骤:1、拿一个三棱镜让灯光照在镜面上慢慢转动它,观察现象;2、对着阳光吹 出肥皂水实验记录: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看 到各色泡泡实验结果: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实验名称 :用干电池、开关、灯泡和导线连接电路 实验准备: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开关、曲别针、纸、金属夹子、胶布 实验目的:探究电路的组成实验步骤:1、把电池按要求装在电池盒里;2、把灯泡拧在灯座上;3、接通电池与开关, 再接通开关与灯泡;4、合上开关实验记录:小灯泡亮起来了 实验结果: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组成的 实验名称:鉴别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准备:铝丝、铜丝、铁钉、气球、木条、玻璃、电池、电线、开关、小灯泡 实验目的: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步骤:1、将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连接起来,2、分别用铝丝、铜丝、铁钉、 气球、木条、玻璃代替导线,看哪些材料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记录:铝丝、铜丝、铁钉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叫导体,否则叫绝缘体 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实验准备:大铁钉、电池、电线、小铁钉 实验目的:验证电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强弱有关 实验步骤:1、用长500和 2000毫米绝缘导线各制作一个电磁铁,用一节电池做2-3次 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书上2、用 2000毫米长的导线制作的电磁铁拿一节和二节电池做2-3 次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实验记录:1、2000 毫米导线的电磁铁的磁力强;2、 用二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强实验结果:加多圈数、加大电流,可以加大磁铁的磁力 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实验准备:几种常见形状的磁铁、铁钉、细线、支架、大小针、玩具小车等 实验目的:验证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按照课本37 页的图示,线圈缠绕方法不变,导线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 改变观察电磁铁两个极是否有变化;2、按照课本37 页图示,线圈缠绕方向不变,导线两端 连接电池正负极,线圈缠绕方法改变,观察电磁铁两极是否有变化 实验记录:有变化 实验结果: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导线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改变或者线圈缠绕 的方向改变,它的两极都会随着改变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因素 实验准备:玩具小车、秒表、盒尺或米尺 实验目的: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实验步骤: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从挂 一个垫圈开始,直到小车动起来;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 变化的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小车的运动是从慢到快的,垫圈,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温度 实验准备:烧杯、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冷水、热水、温水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温度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加入 280 毫升热水(80 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 80 毫升 冰水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3、将两只温度计分 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 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实验记录: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 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实验结果: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 方实验名称:水的蒸发实验准备:玻璃杯、布、水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蒸发 实验步骤:1、用湿毛巾擦拭小镜子,观察镜子上水的变化。

      2、把水抹在手掌上观察水 的变化,观察室处晾晒湿衣服实验记录:水不见了 实验结果: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实验名称:水蒸气遇冷凝结 实验准备:酒精灯、玻璃片、试管夹、温水、烧杯等 实验目的:探究水蒸气遇冷凝结 实验步骤:1、对着小镜子哈气,观察小镜子上产生的现象;2、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放 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烤热的玻璃片,进行观察实验记录:1、镜面上有小水珠;2、冷玻璃片下有小水珠,热玻璃片下没有小水珠 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实验名称:模拟雨的成因 实验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冰块、烧杯、小碟等 实验目的:探究雨的成因实验步骤:1、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温逐渐升高至沸腾观察烧杯内壁2、加热烧杯 内的水,在烧杯口上罩上盛有冰块的小碟实验记录:1、烧杯内壁上逐渐积满了小水滴,而逐渐变大,从烧杯口滴下形成雨2、 小碟下有许多小水滴,小水滴越集越多,滴下形成雨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多了形成雨 实验名称: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实验准备:几种不同的液体、小药瓶、烧瓶、橡胶塞、吸管、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 冷缩装置、气球、瘪乒乓球、玻璃弯管、烧瓶、烧杯、热水、冷水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1、将盛有红墨水的烧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2、加热前膨胀球放入铜圈, 膨胀球通过铜垫圈加热膨胀球3、将瘪乒乓球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实验记录:1、红墨水在细玻璃管中升高,再放入冷水中液面下降;2、膨胀球膨胀,不 能用铜垫圈漏下;3、瘪乒乓球鼓起来实验结果: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水的溶解实验实验准备:烧杯、水、玻璃棒、固体粉末(如食盐、砂、白糖、粉笔末、纯碱、面粉等)实验目的:探究水能溶解一些固体物质的特性 实验步骤:1、先将烧杯放入水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砂、白糖、粉笔末、纯 碱、面粉,先观察几种材料的形状、颜色等,再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搅拌后 静止一会,观察现象实验记录:食盐、白糖、纯碱在水里看不到了!砂、粉笔末、面粉在水里没有变化 实验结果:食盐、白糖、纯碱溶解于水,砂、粉笔末、面粉不能溶解于水 实验名称:过滤实验 实验准备:铁架台、烧杯、漏斗、水、玻璃棒、几种固体粉末、滤纸、玻璃片、棉签等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名称:铁生锈的原因 实验准备:放大镜、铁钉、带盖的玻璃瓶、水、盐或醋、干燥剂 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实验步骤:1、把铁钉分别放在试管里,在第一个瓶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