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49991150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7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简称晋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 290 公里,南北长约550 公里,总面积为15.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00万人,辖 11个市、119 个县(市、区)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是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LAS记载的 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 70%以上在我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 多处,旅游资源十 分丰富如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壁画、运城关帝庙、永济普救寺、洪洞广胜寺、 黄河壶口瀑布等驰名中外山西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 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山西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山区、丘陵区约占80%,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 济发展。

      省城太原有对外航线 42 条,可直通全国 30 个城市和香港山西工业经济属资源导向的重型结构,国有工业企业 的产值、重工业产值、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 70%山西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是世界年产1 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储量 2600 多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六五”期间,国家将山西确为全国的能源重化 工 基 地 经 过 十 多 年 的 建 设 , 目 前 已 初 具 规 模 全 省 煤 炭 年 产 量 3 亿 多 吨 , 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煤炭调出量为2 亿多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总量的五分之四铝矾土储量约 5 亿多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铝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可 望成为我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山西的煤炭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远销日本、朝鲜、泰国、英国、法国、美国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原煤、焦炭、电石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洗精煤居全国第三位,铁矿石、硫铁矿居全国第四位,生铁、 铁合金、矿山设备居第六位,合成洗涤剂居第七位,铜、变压器居第八位,发电量、钢居第九位素有“煤都”美称的山西省,尤其以煤炭而闻名于天下。

      境内主要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河东煤田、 沁水煤田、霍西煤田等六大煤田且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地好、埋藏浅和易开采等特点其中大同煤田是全国 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原煤、焦炭、 电石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洗精煤居全国第三位山西的煤炭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远销日本、朝鲜、泰国、英国 法国、美国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铝矾土储量也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此外,居全国首位的还有芒硝、耐火粘土、珍珠岩和镓;居第二 位的有石灰石、锗、长石、铜、钴等铁矿石、硫铁矿居全国第四位,生铁、铁合金、矿山设备居第六位,合成洗涤剂居第 七位,铜、变压器居第八位,发电量、钢居第九位硅、金、银、钼、石膏、硫铁矿、石墨、金红石、石棉等矿产也都有综 合开发价值,开发前景十分诱人花岗岩、大理石、云母等储量也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山西水资源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 1000 余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和漳河黄河流域在山西境内的面积有97138 平方公965 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道长度在150 余公里以上的有8条(不 包括黄河)。

      其中汾河源于管涔山麓至河津注入黄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全长 500 余公里山西河流,属于黄河水系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积5913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但 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故形成夏季排洪、旱季断水的局面山西境内河流由于受多山地影响,河道自然落差一般较大,尤其在 河流出省境地段,理论上的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因而水力资源的利用率 不大,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以小型为主以储量和开发比较,清漳河、沁河、滹沱河、浊漳河的条件较为优越,水能 储量占到全省的 80-90%山西省的主要水资源是河川径流,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当地降水,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 文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 142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约93.1 亿立方米,但可 采水资源只占 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在全国各省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5,相当于 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 4.3%;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的 9.3%。

      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省可分为三类区:腹部盆地高 开发区,东部山地中开发区,西部沿黄低开发区 集中,用水量大,水资源程度最高这里由于地下水的高强度开采,盆 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除局部地区尚有零星开发潜力外,盆地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已基本枯竭1984 年,本区域之河川径流 利用程度已高达 67.5%,其中汾河上中游区及桑干河区分别高达75.4%和 71.7%,临汾及运城盆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已高达 80%东部山地中开发区:包括阳泉、长治、晋城、忻定等地区区域内工农业有一定的基础,水资源也已有一定 程度的开发,但潜力较大1984 年,全区河川径流利用程度仅有 12.6%,其中滹沱河为 39%,漳河为 18.2%,沁河、丹 河最小,仅为2.71%,全区岩溶大泉开发利用程度仅有7.2%西部沿黄低开发区:包括晋西、晋西北山区该区域工业基 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水资源贫乏,大部分河流系源短流急的山区季节性河道,难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1984 年仅为9.86%,当地岩溶泉水基本上尚未开发山西省已建成842 座(大中型58 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有汾河水库,册田水库、漳河水库、关河水库、后湾水库、 文峪河水库等,塘、坝、池、泊数以万计,总库容量达42.6 亿立方米,控制全省地表径流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能调蓄水量 约 20 亿立方米。

      这些水库可灌溉农田 400 余万亩 新建和扩建万亩自流灌区 108 处(其中大型 6 处);建成万亩机电灌 站 74 处(其中大型 6 处);配套机电水井 9.09 万眼加上分布在各地的小型水利设施,全省水浇地面积已发展到 1666.6 万亩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途径偏关、平鲁、朔州、神头,宁武、静乐、娄烦、古交8 个县(市、区),穿过吕梁山区.万家寨引黄工程经过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水系的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汾河和海河水系的恢河引黄工程由总干线 (万家寨大坝向东至偏关县下土寨分水闸)、北干线(下土寨分水 闸向东和向东北至大同市赵家小水库)、南干线 (下土寨分水闸向南至宁武县头马营)和联接段(头马 营向南至太原呼延净水厂)组成总干线引水总量12 亿立方米,其中由南干线向太原市供水6.4亿立方米,由北干线向大同 市、朔州市供水5.6 亿立方米 万家寨水利枢纽为引黄工程的起点,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防洪、 防凌万家寨水库总库容为 8.96亿立方米,每年向内蒙供水 2亿立方米,向山西供水 12 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 1080 万千瓦 主要解决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一 项大型引水工程。

      全省目前发现的矿泉水共 200 余处,计 350 余个出露点,经过勘查评审通过的矿泉水产地 100 处左右,投产的有 20 余 家以锶、偏硅酸型矿泉水为主,还发现有锌、锂、碘、硒、溴矿泉水批准矿泉水储量约3 万立方/日,约合0.1095亿立方/ 年山西野生动物资源 种类较多,但多数种属的个体数量很少,分布范围狭窄只有 87 种分布较广泛,近80 的种属个 体数量已很少,或在深山密林中有很小的种群,如大鲵、猕猴等山西省动物区系组成非常丰富现已发现的陆栖动物已达380多种,其中兽类79种,鸟类 280种,两栖爬行类25种,大都分布在山西北部大型动物有金钱豹、雪豹、梅花鹿、狼、野猪等在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 种,二类保护动物14 种,三类保护动物24 种除国家保护的各类动物外,还有许多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动 物如水獭、豹、果子狸等名贵的毛皮动物;兔、野猪、斑翘、野鸡、山鹑、爪鸡等肉用动物;麝、狐、青羊、中华鳖等较 贵重的药用动物;雕翎等价值较高的羽毛动物以及蝙蝠,啄木鸟,莺类等各种有益动物全省有70 多种兽类,其中绝大多 数为北方种,常见者为鼠形啮齿类动物,大型动物很少不论是动物的种类还是数量。

      全省都以北部地区为多鸟类约有二 百七十多种,其中分布广而又少常见的有雉科的雉鸡、石鸡、斑翅山鹑,鸦科的红嘴山鸡、喜鹊,以及我国特产褐马鸡和百 冠长尾雉还有在内蒙等地繁殖而来山西省越冬的大鸨和不定性冬侯鸟毛腿沙鸡,春夏有由南方迁来我省繁殖的杜鹃、黄鹂、 黑卷尾等山西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从东南部耐暖湿性逐步向西北过渡到耐寒干性,由夏绿阔叶林动物群—林灌草原 动物群—干草原动物群依次有规律地更替省境南部中条山地区, 在气候上是半湿润温带地区,植被为夏绿阔叶林,区内动 物区系组成的特点是南方耐温暖动物向区内渗入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有猕猴、花松鼠、兰矶鸫、褐河鸟、山麻雀、暗绿绣 眼、黄咀白鹭等两栖爬行类有大鲵、无指盘臭蛙、隆肛蛙、淡眉角蟾、菜花烙铁头与大壁虎此外,沿季风区向北伸入至 全省的,还有果子狸、豹、社鼠、黄鹂、黑卷尾、山椒鸟等省境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为半干草原地带,多受蒙古高原气候影响,加之在地形上与蒙新区又无明显屏 障阻隔,因而动物区系的组成特点是以耐旱、耐寒的动物群为主,如沙百灵、蒙古百灵、五址跳鼠、 黑线跳鼠、 荒漠毛 鼠、小毛足鼠与长爪沙鼠等,还有随季风向南渗 入的石鸡、斑翅山鹑、凤头百灵、毛腿沙鸡、阿拉善黄鼠、子午沙鼠等。

      省境中部为林灌草原地带,是南北两带相互渗入 的过渡地带,而以北方型动物为主华北区特有动物在山西又主要分布于这里如褐马鸡、棕色田鼠,其次还有高地型种类如 胡兀鹫、贺兰山红尾鸲、赭红尾鸽等山西省珍稀的野生动物单位数量较少,濒危物种较多,山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全省已建立了 历山、蟒河、芦芽山、庞泉沟等自然保护区据近百年来调查的文献记载,全省有陆栖脊椎动物约 420 种,占全国总数的 20.5%左右,其中兽类70 种,鸟类316 种,两栖爬行类34种属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有褐马鸡、梅花鹿、丹顶鹤、娃娃 鱼等近3 0种土地资源 山西的地形复杂,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境内除中南部的几个盆地和谷地地形较低以外,海 拔大都在 1,000 米以上,与其东部的华北大平原相比,呈现强烈的隆起形势整个地形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高低起伏异 常显著最高的五台山之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 米,最低的在垣曲县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低相差2,800 多米山西地形,纵观全貌,中部为一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自北而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东西两侧为隆起的山地:东有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西有洪涛山、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和 吕梁山及普西黄土高原,山西山地多,平川少,其中,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