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毛概自主学习题目和答案.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18622251
  • 上传时间:2019-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概论》课自主学习提纲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具体而言:[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与历史地位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 建设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1] 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2] 内在逻辑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前途和步骤1)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4) 前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5) 步骤: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是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和任务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反对“一次革命论”和 “二次革命论3.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答: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依据:1)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想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2) 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3) 以毛泽东为主的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问题,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⑴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改造经验: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⑵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3.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4)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5)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各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因此解决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这两种方法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5)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团结全国各地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1)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 构建社会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