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3950367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3.96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固固 体体 废废 物物 处处 理理 与与 处处 置置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报报 告告 书书题目题目: :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 院 系: 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 环境工程 11-1学 号: 2011300186 学生姓名: 田雷 指导教师: 刘少敏 2015 年 1 月 20 日垃圾填埋场设计1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地球与环境学院 院系 环境工程 教研室学 号2011300186学生姓名田雷专业(班级)环境 11-1设计题 目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设 计 技 术 参 数1、设计常德市垃圾填埋场,人口 15 万 2、人口机械增长率,1.53%;自然增长率 1.02% 3、垃圾压实密度,0.6kg/ m3 4、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1kg/(人*天)设 计 要 求1、确定填埋场厂址 2、确定填埋场库容、种类等参数 3、设计渗滤液、填埋气收集系统及处理处置方式工 作 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垃圾填埋场平面设计图一张 3、垃圾填埋场气、液收集系统布置图一张 4、垃圾填埋场剖面图一张工 作 计 划1、周一、周二收集资料 2、周三,设计报告书书写 3、周四,图纸绘制 4、周五,整理与总结参 考 资 料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 号”文指导教师签 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垃圾填埋场设计2学生姓名: 田雷 学号: 2011300186 专业班级: 环境 11-1 课程设计题目: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语人:年 月 日目目 录录第一章 概述1 一、设计原则1 二、设计编制依据1 三、项目背景2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2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3 第一节 自然地理3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4 第三章 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5 第一节 垃圾填埋场选址5 一、填埋场的选址原则5 二、本设计场址的选址6 第二节 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7 一、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7 二、服务面积及垃圾产量8 三、库容9 五、覆盖厚度9 第三节 填埋场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9 一、堤坝填筑9 二、防渗系统.10 三、导气系统.13 第四章 填埋作业工艺.14 第五章 渗滤液处理工程.16 第一节 垃圾渗滤液特征.16 第二节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17 一、渗滤液的产生量.17 二、调节池容积的计算.17 三、渗滤液处理工艺.18 第六章 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19 一、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19 二、填埋气体收集方式.19 三、冷凝液收集和排放.19 四、气体输送系统.20 五、填埋气体的利用.20 六、设计概要.20 第七章 配套工程21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23 第一节 环境保护.23 第二节 环境监测.24 第九章 封场工程.25 第十章 小结.260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一、设计原则一、设计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本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搞好能源转化,提高利用率,减少占地,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配套技术3.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及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4.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务求实效二、设计编制依据二、设计编制依据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 号”文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2349-90)1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1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1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三、项目背景三、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

      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在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故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工程四、设计的主要内容四、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2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3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1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

      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常德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 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 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 112°17′52″)市境东西极宽 174.6 公里,南北极长187.2 公里,常德市总面积 18190 平方公里2 2、地形地貌及地质、地形地貌及地质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地形地貌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积 677.61 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 24.8%,平原面积 978.98 万亩,占总面积的 35.9%,水面 220.76 万亩,占 8.1%,丘陵岗地 853 万亩,占总面积的 31.2%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

      由此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貌轮廓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远古代武陵运动以来,已经受多次构造运动远古代末,市境为一广阔的古海槽,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武陵山区随江南古陆上升,海水退出此时,常德、临澧、石门等县成为陆地印支运动,使全区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燕山运动,奠定了区内地貌轮郭的基础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新构造运动对现在地形影响最大,使西部地区继续上升,导致侵蚀作用强4烈,形成构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稳定,引起强烈的堆积和微弱的侵蚀、剥蚀、形成流水地貌;东部地区间歇沉陷,湖积盛行,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湖积~人为地貌和生物地貌常德市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部倾斜,地貌类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岗地-流水堆积平原和湖积围是平原的顺序展布常德市有海拔 800 米以上的山峰 515 座(澧县 1 座、石门县 469 座、桃源县 45 座),其中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 43 座,最高峰壶瓶山标高 2098.7 米3 3 河流水系河流水系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潕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 1033 公里(湖南 568 公里),流域面积 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 51066 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 393.3 亿立方米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 388 公里,流域面积 18496平方公里(湖南 15505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 131.2 亿立方米4 4、水文与气象、水文与气象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常德市年平均气温 16.7℃,年降水量 1200-1900 毫米,无霜期 272 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 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 16.8℃中部丘陵区、5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

      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 1500 毫米以上6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常德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常德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的产业,已建成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津市工业园等 11 个县级工业园区 2012 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03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 14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2013 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264.9 亿元,增长 10.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323.7 亿元,增长 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1102.4 亿元,增长 1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0.2%;其中工业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