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播州冉氏事迹考.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o****C
  • 文档编号:194440213
  • 上传时间:2021-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播州冉氏事迹考播州冉氏,以现存文献考之,宋淳祜十年(1250年)《冉彦正墓志》、咸淳四年(1268年)《杨文神道碑》记载冉彦正、冉从周父子事,为其发端其次,《宋史》余玢传、《续资治通鉴》理宗纪记载冉琎、冉璞兄弟故事则详,播州冉氏声名遂显而明景泰《寰宇通志》、天顺《大明一统志》,成化、正德、嘉靖、万历方志,辗转记述,渐多遗漏,进而讹误清及民国,史志笔记,叠加记载,播州冉氏事迹,文献层层累积,遗漏讹误,复甚于前乃至中式科名,父子关系,张冠李戴,支系误接今搜罗诸家记述,交互比对,试作考辨,明其真伪,补其遗漏,缀连故实,力图梳理出较为准确、可信的冉氏父子、兄弟事迹冉氏族属,或以为苗谭其骧《播州杨保考》谓“至今言播州人才者,郑黎以前,厥推冉氏按冉氏非汉亦非杨保,属冉家蛮冉家蛮者,苗族也播州之冉,出珍州其移居时代,当在杨保有播之后琎、璞、从周虽居于播界,以播士显于世,间犹称珍籍云其子孙仍还居正安(《府志》古迹)或与酉阳冉氏关联,类同土家李泽民、李泽君《土家族抗元英雄冉琎、冉璞》通过珍州冉氏将播州冉氏与酉阳冉氏关联,再以酉阳冉氏族为土家族,推出播州冉氏亦为土家二说皆为推测,细考并无确据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开笔即云:“宋冉氏派自濮阳,公之父口口始游播而家焉。

      足见冉氏来自中原笔者以为,濮阳在今河南东北部,播州冉氏来此地,难以苗族、土家族论之冉从周,或谓为珍州人由是播州冉氏,详其籍贯,则为珍州道光《遵义府志》郑宜传谓:“郑宜,字垂裳弱冠为诸生,家贫,昼耕夜读尝以州自改流无以科目着者,而罗云师辈又以州无人,借籍以显,益肆力经史,尝终夕不寐知州汪曾垣过其门,召见,叩其志曰:‘宜得为珍州冉从周,足矣’汪大喜,日:‘果尔,余当迎君于驷马桥’后果中康熙辛卯四川乡试,汪迎之如约,颜其楣日‘破天荒’自后设教闾里,弟子岁常数十州人知力学,取科第者,皆宜倡之也今考从周父子、二冉兄弟里居、葬地,均非珍州,其为播州人,殆无疑义谓其为珍州者,盖因冉从周历官珍守,子孙世居故也前据道光《遵义府志》,冉氏子孙居正安,绥阳本邑无人从周、二冉里居绥阳,宋为播地子孙别居正安,宋为珍州后以子孙世居之地逆推先祖籍贯,是为从周、二冉为珍州人说法之来今道真县上坝乡,清正安州地播州冉氏子孙,宋元鼎革,隐德弗耀,别居珍州正安,即为此地清人于钟岳诗《长官司上坝场示冉氏诸生》:“旧俗相沿重读书,家家种树绕茅庐高低田水明如镜,深浅云林可绘图幽处自应人罕到,空山惟听鸟相呼不知画地为军阵,可有当年琎璞无?”是证冉氏子孙之居正安情形。

      而冉氏后人,别居珍州之外,散居播州遵义,时或有之明何乔新《勘处播州事情疏》载:成化二十二年三月,杨爱往冉家上坟冉家,即道光《遵义府志》“古迹”记载之冉家林,其侧即为官坟嘴、俗称皇坟的杨氏墓葬群,其地当为播州冉氏零星散居之地播州名士,为冉琎、冉璞兄弟,一在郭县,一在城郊乾隆五年《贵州通志》卷七“古迹”、乾隆二十四年《绥阳志》“古迹”均有平木山,民国《绥阳县志》则称平母山今其乡人称为平木台、平母台山、台合一,亦称平木台山或平母台山平母台的地名来,今人李泽民、李泽君等言之甚详:“冉琎、冉璞生于绥阳县洋川区雅泉乡青山村平母台山中平母台原叫平木台,因琎、璞兄弟一为前母所生,一为后母所生继母贤淑,明达事理,待琎如己出,视兄弟如一人,当地人遂改平木台为平母台之后,还有贫母台的称呼,见《冉琎冉璞简介》一文,说冉醚三岁死了母亲,一年后有了一位后母不久,降生同父异母弟冉璞,冉父不久也因病逝去后母是个很贤惠的人,照顾冉琎胜过照顾亲儿子冉璞,辛苦地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使他们成了了不起的人才为了纪念冉母这位杰出妈妈,人们把冉家住地一带叫成了贫母台宋元以降,今存文献,不见从周记载有明至清,记载始多,然多重复,并无新增。

      景泰《寰宇通志》卷六十九“播州宣慰使司科甲”谓:“冉从周,播州人,宋嘉熙二年周坦榜进士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播州宣慰使司”亦日:“冉从周,郡人举进士时呼为破荒冉家历官为珍州守,有善状成化、正德、嘉靖、万历方志沿袭上说,记载多同嘉靖《四川总志》卷“十四播州宣慰使司”记载:“冉从周,嘉熙进士,时号为破荒冉家历官珍州守,有善状从周之号破荒冉家,谓其嘉熙进士,开播名士中式之先至其科分,景泰《寰宇通志》谓嘉熙二年,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则谓其登嘉熙四年(1240年)庚子科进士考诸史籍,未闻有登嘉熙四年进士第者,而中嘉熙四年庚子举则有之《吴郡乡举题名碑》有嘉熙四年庚子科举赵强等一十三人,《江西通志》卷五十一“选举三”有嘉熙四年庚子解试秦发等人由是,从周之破天荒,到底是中举抑或进士?至于科分,到底是嘉熙二年抑或四年?诸处记述,皆极权威,矛盾如此,已难考定淳祜三年(1243年),余玠为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向朝廷举荐冉琎、冉璞兄弟,宋廷以冉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冉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为了抵抗蒙古军的入侵,冉琎、冉璞参与了合州钓鱼城的建筑《宋史》余玠传记载余玠、二冉参与筑城事特详,而他人参与筑城之事略而不书。

      至于他处,余玠、二冉之外,诸人筑城之事,偶有所见,亦数字略过,致以修筑钓鱼城击败蒙军进击之功,多归余玠、二冉考诸载籍,四川重庆府合州钓鱼城,除淳祜三年四川宣谕使权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玢、权发遣合州二冉外,之前尚有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彭大雅、合州守甘润,之后还有宝祜二年(1254年)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景定四年(1263年)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张珏等先后四次修筑而二冉功绩,则在看清钓鱼城为川渝抗蒙战场重心,进而参与城池设计,组织迁移治州等诸人分工合力,川渝抗蒙山城防御体系乃得以完成至若钓鱼山寨,筑城建议、城池设计,当推甘润、二冉诸人采纳决策、城防规划,则在大雅、余玠诸人调集民力,组织施工,功归甘润、王坚、张珏诸人而独甘润兴筑钓鱼山、青居山、紫金山三城,勋劳为多新修《绥阳县志人物》,首传即为冉琎、冉璞兄弟传云,南宋宝祜元年(1253年),余玠遭投降派陷害,二冉兄弟也卸职回播,冉琎郁闷而卒宝祜六年,蒙军兵分三路,夹攻南宋蒙哥率军十万之众兵临四川,开庆元年(1259年)进抵钓鱼城下,合州军民英勇抵抗,蒙军败北冉璞闻讯,狂欢而卒县志遂定冉琏、冉璞分别卒于1253年、1260年。

      笔者疑惑,县志之于二冉卒年,定在宝祜、开庆元年,未知何据文末既谓冉琎之卒,在宝祜元年(1253年),开篇却注为1258年一文之中,错出如此行文随意,亦见一斑乾隆《贵州通志》卷七:“宋二冉墓,在绥阳县朗水里冉琎为合州知州,冉璞为合州通判,俱祀乡贤乾隆《绥阳志》“丘墓”卷:“二冉墓,在郎水里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冢墓”:“冉琎墓,在绥阳郎里七甲凤凰山下汪家园其子孙居正安,本邑无人,墓久圮嘉庆五年,邑举人周霖过其墓,见石椁,中广,可容一人遂人窥之,棺髹漆如新,以铜环双纽悬石上,前署金字,为冉琎名始知是先贤,令掩其石而封之棺上又有金字七言绝旬一首,霖曾录出今霖殁,无从问矣冉璞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与其子从周同兆,今碑记无存按,二墓,通志题云宋二冉墓,注在郎水里县志亦然今考在郎里者为琏墓,而璞墓乃在金里,前志并误绥阳朗里七甲,今绥阳县儒溪区高坊子五星村1952年兴修水利,琎墓复毁当时曾于墓中发现金饰一件,玉器十八件金饰被变卖,玉器为当地十八农户瓜分做墓室的石板上还有铭文,可惜被用来铺筑水沟,至今湮没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