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牛郎织女2.doc
2页13牛郎织女一、回忆情节,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流传千年,一定是有一定缘由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或许能找到答案2.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板书: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老牛、喜鹊)学生用一两句话来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开头 经过 (高潮) 结果3.在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角色值得我们评价?二、走进故事,品评人物1.【学习单一】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走进这个故事,说说你对角色的认识和评价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结合文本内容,用词语概括角色的特点或品质2.学生自读圈画思考3.组织交流:预设一:牛郎(1)能吃苦第一小节苦,你能不能吃?牛郎呢?文章没直接写(织女见……)(2)心眼好第二小节把牛照顾得很周到怎么看出他的心眼好?牛郎把老牛当人看,一个细节足可以看出牛郎的心眼好读有关的语句,边读边想象,补充画面3)勤劳预设二:织女(1)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彩锦2)美丽善良、不势利、不贪财: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追问:那么她看中的是什么?)引导提升:A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留在人间就留在人间呗,为什么还要加个决心?(词义,留下来应该是轻松、开心的,为什么要以坚定不移的意志来下决心呢?)(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承受天规的严厉惩罚……)B你觉得织女下决心追求的是什么?板书:追求自由幸福预设三:老牛知恩图报:指点牛郎找到织女,死后留下牛皮以备急用。
前后对照,找“恩”和“报”,了解故事的一个特点:伏笔预设四:王母娘娘:(1)心狠手辣:抓回在人间生活幸福的织女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2)不近人情:拔下玉簪往背后一划,……(3)自私自利:逼着织女没日没夜地织彩锦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理解,从维护天庭尊严的角度,可以怎样来看?(1)不徇私情:外甥女也要遵守天规2)严守天规:天规就要遵守,否则如何管理天庭?(3)也通人情:允许牛郎织女每年见一次总结提升: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人物便有不同的看法4、总结:刚才我们走进课文,读出独特的感悟,谈了对角色的独特认识和评价三、跳出文本,读出自我话题1:1.接下来,我们讨论关于主人公的有意思的话题:你觉得牛郎织女他们般配吗?师:是呀,男耕女织!生:我觉得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纱,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真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呀!我觉得他们很般配!师:你从他们幸福生活中读出了他们很般配!出示: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师:多么幸福多么般配的一对,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的美好姻缘,或者来祝福一下他们的美好姻缘!你准备怎么说?2.话题 同学们能不能也来说说自己的话题:交流自己的话题,小组交流,指名发言。
四、品读高潮,展开想象 10、11是故事的高潮(板书),请用讲故事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读一读1.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此时,牛郎和他的孩子会怎样呢?正是这一划,划开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划破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更划碎了牛郎和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从此,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了幻灯)看到这个“望”字,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遥远,思念,此时无声胜有声……)2.正如东汉乐府诗《迢迢牵牛星》中所写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啊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词 ?师:你读这首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五、个性感悟,明确价值1.齐读结尾:这个民间故事能流传千年,这到底是为什么?(教人向善、学习牛郎和织女的精神、表达了老百姓反抗不合理封建制度的愿望……)牛郎织女成为一种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联系七夕节2.你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结尾?四大民间故事的结尾都有相似点,推荐阅读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四大民间故事中的其它三个,并讲给身边的人听。












